張世強
摘要伴隨科學技術和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各項基礎設施建設也在不斷的完善,從而帶動了的經濟發展提高了國民生活水平,以及促進了交通運輸行業的發展。為了保證交通運輸的安全性和便利性,不斷的增加公路工程項目的建設數量推動交通運輸行業的發展。
關鍵詞公路軟土路基處理 施工方法
軟土地基,作為公路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常見的一種地質類型,其土質含水量相對較高,透水性和排水性比較差,這使得公路工程的承載力和施工質量因此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因此,對軟土路基的處理方式進行全面探究,提出科學合理的施工方式,對于提升公路工程的施工質量具有極大的意義。
在公路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要解決公路變形和不穩定等相關問題,一定不能將軟土直接作為工程的路基來使用,需要在設計和施工過程中,采用適當的方法手段對軟土路基進行加固處理,從而有效的降低路基自身荷載密度提升軟土路基的穩定性和承受力,使其可以充分的滿足相關設計指標要求,減少沉降與變形等的概率。與此同時,在施工設計階段,設計師應該盡可能降低路堤的設計標高,選擇質量相對較輕的材料來填筑路基,減輕軟土路基需要承受的荷載力;選擇符合路基或者是改良土壤質量的方法手段來處理路基,通過在路基中設計基礎樁來幫助其分擔來自路面的荷載力;當整個初始階段工程竣工后,施工人員還需要調整和修補不均勻的沉降差。在施工過程中,工作人員還需要加強對以下幾個施工環節的處理:保證土壤中的水可以通過通道順暢的排除出去,即保證排水板插入的深度、不同排水板之間的距離以及鋪砂層的厚度等都符合相關標準要求;保證軟土地基可以一直處于強度逐漸增加并固結的樁體中,施工人員可以以軟土路基在各個施工階段自身的強度為依據,確定需要填土的厚度以及施工機械設備的類型;保證軟土路基的填土已經完成壓實處理,并在軟土路基自身承載力允許的范圍之內,盡量提早進行填土的碾壓工作;當軟土路基的固結度達到了90%以上之后,其自身的沉降量便已經基本穩定,此時,施工人員需要開始進行路基整形工程的施工,并且在整形施工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還需要將各項施工內容和相關數據信息完整的記錄下來,為竣工后的審核工作提供參考。
基于以上軟土路基處理技術,現提出以下施工方法:
1.高壓噴射注漿施工。高壓噴射注漿施工主要是將化學中的注漿技術和利用高壓射流完成切割工作的施工技術相結合,是加固軟土路基的一項施工技術。在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首先,施工人員使用鉆機鉆進到事先預定好的深度中;再利用帶有特殊噴射嘴的注漿管在高壓作用下將水泥漿液噴射出去,并以噴射過程中產生的噴射流來攪動和切割土地;然后,使鉆桿邊能在后沿著旋轉邊不斷的提升,從而形成一個由水泥土構成的均勻圓柱狀固結體,進而達到提升軟土路基自身承載力和防滲透性的施工要求。
2.凍結施工。凍結施工是一項使用范圍較廣、施工效果比較有效的施工技術,其主要是通過二氧化碳膨脹,或者是液態氧、或者是利用普通的制冷機械設備和封閉式液壓系統連接到一起的方法,讓冷卻液能夠在軟土路基內部流動,從而達到凍結軟土路基、提升軟土強度和穩固性、降低軟土自身壓縮性的目的。路基工程施工之中。一般來講,該施工方法可以適用于任何類型的軟土土質施工中,特別是那些地下水位較高,或者開挖的深度大于7~8m的公路軟土路基工程施工之中。
3.壓密注漿碎石樁施工。相對來講,壓密注漿碎石樁施工主要是相關人員通過對軟土地基施工現場的地質情況進行分析計算和試驗研究之后,確定的一項適用于公路軟土路基的施工方法。施工人員通過先在碎石樁體中進行低壓注漿,當水泥初步凝結后,在向樁體以及樁體周圍的土層中進行高壓注漿,從而形成注漿碎石樁,進而達到改變樁體周圍土體以及樁體之間土質構成的目的,使公路軟土路基能夠形成復合路基。這樣一來,不僅不會對原有的路基性質和功能造成較大的影響,還能夠滿足公路軟土路基更高的施工要求。
4.復合路基施工。復合路基施工主要包括:旋噴樁、粉噴轉和碎石樁三大種類。其中,旋噴樁的造價相對較高,且無法有效控制樁體形成的質量。在處理橋頭及其周邊的軟土路基施工中使用此類型樁體,便可以有效的提升橋背土體的填筑速度,降低竣工后路基出現沉降問題的機率。此外,如果施工人員選擇使用粉噴樁來進行軟土路基的施工,那么其軟土層的厚度就應該在10m以上、填土的設計標高需要在八米以上、兩個粉噴樁之間間隔的距離為1m、噴粉量為50kg/m,從造價上來看,此種施工方法每平方米的造價大約是壓密注漿施工方法的2-3倍。
總之,公路軟土路基工程項目的施工處理技術要求相對較為復雜,其整體施工行為系統性較高;并且,由于該項工程的施工跨度較大,所以,其在施工過程中還會涉及很多的領域技術問題,使得對于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相對較高。此外,由于施工路段的地理環境與地質情況會對道路建設的施工質量產生極大的影響,在施工之前仔細考察路段的相關實際情況,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來完成軟土路段的處理和施工工作,保障整個公路工程項目建設施工的質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