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逄潤鵬 蔣鑫富
施潔凈:紹劇里的中國夢
◎本刊記者 逄潤鵬 蔣鑫富
初秋的午后,走進紹劇藝術研究院。這里唯一一座略顯陳舊的小樓里,三樓靠里一點的位置是演員們的練功房,武生小演員們正在對著鏡子練功,旁邊的師傅不時給予指點。
2008年6月,紹劇成功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談起紹劇400多年的歷史和成就,作為紹劇代表性傳承人、黨的十九大代表,施潔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她的一言一語、一顰一笑,舉手投足間,自帶的舞臺感馬上就來了。
施潔凈辦公室的墻上掛滿了她演出的劇照和領導接見的合影,書柜里陳列著各類獎牌。浙江省優秀小百花獎、浙江省金桂表演獎、浙江省勞動模范、第25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第27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每一只獎杯的背后,都有一個不同的故事。串起這些故事,略微可以讀懂施潔凈如何從余姚農家走向中國戲劇表演藝術的最高殿堂。
1985年,16歲的施潔凈初中尚未畢業,就跟隨父親從余姚老家到紹興參加紹劇二團的考試。從小喜愛戲劇的她憑著一曲越劇《梁祝》中的小生唱段贏得了考官的青睞。
不是科班出身,沒有專業背景的施潔凈,進團后就直接跟著老師現場學習。剛入團那會,施潔凈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出門演出。除了演戲,大家臺上臺下融為一體,整個劇團的凝聚力非常強,她的學習進步很快。
“做戲先做人”是梨園名言,施潔凈時刻謹記于心。
進團后不久,她登臺飾演的第一個角色是花旦。演了半年后因身材高挑、嗓音高亢雄渾轉行小生,一年多后又同時兼演老旦。
三年的時間里,施潔凈飾演了三個行當。
往事如煙,她不由感慨:“當初,18歲的少女飾演老旦,自己內心也曾掙扎過,感覺壓力很大,沒想到第一場下來就得到了老師們的表揚。藝術角色需要集體的襯托,紅花最需綠葉配。非常幸運,劇團里有那么多老師給予我幫助和鼓勵。”

施潔凈在新編紹劇《秋瑾》中的劇照。
天賦和努力是相輔相成的。藝術道路上,沒有誰可以僅憑天賦就能成功。“業精于勤”的道理每個人都懂,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沒有專業系統學習的施潔凈深深明白自己的短板在哪兒,所以只能“勤以補拙”。“戲劇表演很苦,但是一天不練自己知道,兩天不練師傅知道,三天不練觀眾知道,我們需要保持一顆敬畏的心。”施潔凈如是說。
進入紹劇團的30多年時間里,施潔凈“以勤為伴”,每天都堅持練功。年輕時別人花2小時練功,她總是多加1小時;加上每年上百場的演出,施潔凈一年365天都與紹劇相伴。因為這份熱愛和勤奮,她還差點付出生命的代價!
傳統上七八月份,因為天氣太熱,老一輩藝術家都會“封箱”。
2002年夏天,施潔凈依然在慈溪演出《楊門女將》,1000多人的劇場,觀眾坐得水泄不通,劇場的空調卻突然因故不能使用。天生愛出汗的她頂著兩三斤重的頭飾,穿著十幾斤重的演出服登臺。結果,因為身體水分和鹽分流失過多而當場暈倒在舞臺上。被緊急送往醫院時,施潔凈幾乎全身麻木,呈現出了急性休克狀態。醫生診斷后表示,如果不及時救治,會出現生命危險。回憶起往事,她表示:“現在想想,還心有余悸!”
可當時,劇組提出讓她回家休息時,竟然被拒絕了。理由很簡單:晚上還有演出。施潔凈說:“晚上要演的《雙陽追狄青》是新戲,每個角色都是唯一的,沒有人可以頂,只能自己上。大熱天,觀眾已經買票來看我們的紹劇,作為一名演員,上臺演出是最起碼的職業道德。”在她的堅持下,演出如期進行。
施潔凈表示:“紹劇是我畢生的事業,也是我的第二生命,我將全部身心撲在紹劇的發展上。”
2007年,是秋瑾就義100周年。新編紹劇《秋瑾》上演,并獲得了當年的浙江省新劇目大獎,施潔凈獲得第10屆戲劇優秀表演獎。《秋瑾》是施潔凈的第一個原創大戲,也是其藝術生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秋瑾》取得成功后,2008年全國兩會期間,《秋瑾》在長安大劇院獻禮,獲得一致好評;2009年,《秋瑾》在臺灣上演,一時轟動寶島;2011年,《秋瑾》在北京國家大劇院上演;隨后,又走進北京大學……
從2007年到2011年,施潔凈飾演了5年的秋瑾。可誰知道,一開始她竟不是《秋瑾》的演員人選。因為,按照規矩,一般應該由花旦飾演女角,再加上秋瑾的角色屬于青衣,而施潔凈擅長的是小生和老旦。
偏偏秋瑾渾身充滿陽剛之氣,施潔凈的唱腔正好符合秋瑾的形象需要。因此,演了近20年小生和老旦的施潔凈再次挑戰自我,飾演了青衣秋瑾。
雖然已在紹興生活了20余年,但是除了革命先烈外,施潔凈對秋瑾的認知并不比別人多。為了更好地把握角色,她查閱了所有能找到的資料;走訪了秋瑾曾經生活過、革命過的地方。
隨著了解的加深,秋瑾的形象也逐漸完整。同為女性的施潔凈慢慢從心底里開始敬佩起了秋瑾,被秋瑾的家國情懷和理想抱負所深深折服。排練末尾,秋瑾就義時所表現出的母性光輝,更是讓她潸然淚下。
施潔凈表示:“一位革命女子,在英勇就義時,面對自己的孩子所展現出的母性回歸,讓整部戲的感情沖到了頂點,這也是戲中最難把控的部分。”憑著多年的舞臺功底,她再次實現了自我的藝術突破。
2008年汶川地震救災中,邱光華駕駛的救援直升機因天氣原因墜毀,機組5人全部遇難。新聞報道后,舉國悲痛。
2009年,為紀念犧牲的烈士,中國劇協和紹劇團共同創作了新編紹劇現代戲《生命的飛翔》。40歲的施潔凈第一次嘗試出演現代戲,在劇中飾演英雄70歲的母親。
前期采風過程中,劇組來到邱光華生前所在的部隊,了解當初救援時的情況;到訪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邱光華的家鄉,拜訪英雄的母親。
期間的所見所聞,讓施潔凈深深地反思。在角色的代入和轉換過程中,她不止一次地反問自己:“英雄們在革命年代、在救援時刻、在犧牲的瞬間,他們的內心都在想些什么?”秋瑾本可以逃跑,邱光華本不需要親自參與前線救援,那時那刻他們都是為了別人能夠更好!
施潔凈表示:“英雄不常在,但英雄的精神長青。作為十九大代表,自己的職責就是要認真工作,踏實演戲,在紹劇表演中將英雄的情懷和精神傳播發揚,用紹劇講好中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