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大朗小學 黃影途
實施小組合作閱讀任務提高小學高年段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大朗小學 黃影途
高年段的閱讀教學工作是當前小學英語教師的教學難點。小組合作學習作為極富創意與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為現代教學系統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針對在高年段小學英語小組合作閱讀中存在的問題,精心設計讀前、讀中、讀后的小組合作閱讀活動,以此提高高年段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小組合作;高年段英語;閱讀教學
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紀70年代初興起于美國,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實質性進展的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它是一種結構化的、系統的學習策略,由2—6名能力各異的學生組成一個小組,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從事學習活動,共同完成小組學習目標,在促進每個人的學習水平的前提下,提高整體成績,獲取小組獎勵。由于它在改善課堂內的社會心理氣氛、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促進學生形成良好非認知品質等方面實效顯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并成為當代主流教學理論與策略之一,被人們譽為“近十幾年來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自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開始,我國也出現了合作學習的研究與實驗,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構建了以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核心的課程目標體系。本次英語課程改革的總體思路是建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系統而持續漸進的英語課程體系。該課程體系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最終目標。倡導體驗、實踐、參與、交流與合作的學習方式,以描述學生“能做什么”為主線,強調學生用所學的英語做事情,在做事情的過程中發展語言能力、思維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長期的教育教學中我們發現,小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越往高年級,對英語的學習越不感興趣,特別在閱讀學習中,很多學生不愿意對篇章進行閱讀,特別對于學困生來講,閱讀英語篇章成了他們的負擔。主要原因是教師的英語課堂缺少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閱讀活動。如果教師能開展多樣化的小組閱讀游戲活動,他們會興趣盎然,對英語的閱讀學習興趣大增。
合作學習認為,生生互動是教學活動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合作學習主張通過學生對學習過程的主動參與,培養其自主意識、自主能力和自主習慣,鼓勵學生主動思考和主動探究。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使教學生動化,讓學生在合作討論中,領悟閱讀的過程,掌握閱讀技巧。合作學習作為閱讀教學過程中一種十分重要的互動方式,充分開發和利用了教學中的人力資源,為現代教學系統注入了新的活力。
目前大部分的小學還無法實現十幾人的小班教學,教師想單憑一個人的力量在短短40分鐘讓全部學生掌握所學的知識是有難度的,但是如果學生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閱讀,讓學生在小組閱讀中解決困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高年級的小學英語閱讀對學生的個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合理的小組分工,把原有的一個人的問題變成大家的問題,可以起到集思廣益的作用,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并興趣盎然地在小組中主動地參與活動。
小組合作學習把學生的個別差異作為一種積極的教育資源加以利用,做到讓優生“吃得飽”,中等生“吃得好”,后進生“吃得了”的分層效果,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使每個學生都能在閱讀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合作學習由于采用的是異質分組方式,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興趣、知識面寬度都不一致,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間、師生間的互相啟發、相互討論,在不斷的合作交流中知識不斷生成、不斷建構,進一步形成了合作精神和培養了思維的創造性,有利于學生素質的提高。
(1)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部分教師在課堂上大量簡單重復、孤立枯燥的語法操練,使學生產生厭倦的情緒,導致語言閱讀能力低下。即便有時開展小組閱讀活動,形式也很單一,只限于朗讀和表演故事,生生互動較少。
(2)進入高年級后,由于教學內容和教學難度的加大,學生之間的成績差距不斷拉大,出現了兩極分化的現象,導致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習喪失信心和興趣,面對大量的英文生詞和英文文段望而生畏。
(3)相當部分的教師把閱讀教學簡單等同于閱讀理解的訓練,閱讀的目的被異化,使學生對閱讀產生厭惡情緒,因而無法通過小組合作的閱讀活動來增加語言輸入,提升語言運用能力。
(4)小組活動中英語水平較差的學生得到的幫助少,表現不自信或有時候讀不懂,參與熱情低,成績提高緩慢。
讀前階段,教師設計活動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激活學生的已有知識,為他們即將閱讀的內容做鋪墊。此階段的目的是掃除閱讀障礙,將文章的主題呈現給學生,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師創設的情境中。筆者設計的常見讀前小組活動有預測、激活背景知識、快速閱讀等。可以通過設置懸念、提問等方式讓學生參與到小組討論活動中并大膽地對文章進行預測。如看圖猜測、讀標題想象、截取部分看似無關聯的人或物進行預測、截取部分段落進行猜測等等,并巧設“Free talk”“Games”“Revision” 把難點解決。
(1)小組交流,看圖猜測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二級語言技能目標是“能聽懂簡單的配圖小故事;能借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或小短文”。這就告訴我們,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關注文本圖片,通過“讀圖”引導學生展開閱讀,以真正提高其閱讀綜合能力。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適時地指導學生觀察插圖,利用插圖提供的線索,讓學生結合自身知識和生活經驗對文本內容進行預測。通過“閱讀前”的讀圖活動,獲取關鍵信息,為進入文本作好鋪墊。
比如教科版六年級下冊Unit 6 See you at the party中,學生觀察圖片并帶著問題What will Xiaoling and her friends do this weekend? Will they have fun? 進行小組討論,對課文進行初步的簡單預測,然后小組選出代表用句子I think they will…匯報本組通過閱讀圖片所得到的預測,從而自然導入新課并讓學生快速領悟學習的篇章。

What will Xiaoling and her friends do this weekend? Will they have fun?
(2)小組啟發,讀標題想象
根據課文標題想象。這是最簡單易行的一種預測方式,這種預測極少走偏,一般能夠比較準確地抓住本單元或課文的中心意思。通過小組討論和交流,不但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主參與能力。如在六年級下冊Module 5 Travel aboard, Unit 9 Where will you go?中,學生在學習課文文本前,教師先讓學生看課題Where will they go?小組圍繞這個問題討論并匯報I think...will go to…。這樣既讓學生通過小組活動進行了預測,又讓學生盡快獲取了四個小朋友要去的國家,從而快速進入學習文本的內容。

(3)小組互助探究,激活背景知識
在理解文本過程中,小學生的閱讀認知是基于對相關主題和內容已有的背景信息和生活經驗,他們的閱讀過程就是背景知識與閱讀文本相互作用的過程。當他們對課文的主題有一定了解時,這些相關背景知識和經驗會幫助他們在閱讀過程中更容易、更有效地理解文本信息和作者意圖。如在教科版六年級下冊Unit 9 Where will you go?閱讀新課前,筆者結合教材的內容主題和學生的知識積累與生活經驗提出陳述,要求學生在小組互相交流中做正誤判斷。學生要判斷這些陳述正確與否,就必然激活自己對各國國旗、首都城市、象征性事物等背景知識。學生在小組中互相討論和啟發探究,培養了交往和合作探究能力。
Read & judge:
( )It is white, red and blue. On this fl ag, we can see fi fty little stars and some stripes(條紋) . This is the national fl ag of Britain.
( )Sydney is the biggest city of Australia. And Sydney is also the capital city of Australia.
( )The panda is the national animal of China. It lives in Sichuan. What’s the national animal of New Zealand? It’s the kiwi.
( )It is the second biggest country in the world.And it is famous for the maple trees. This country is France.
在讀中階段,教師設計活動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所閱讀的內容并對所獲得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在此階段,教師重在培養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通過感知閱讀語篇材料,驗證其預測是否正確,在小組合作討論中對文中的信息進行邏輯推理與分析判斷,從而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可以采取猜“謎語”、排列句子或段落順序、快速閱讀搶答比賽、帶著問題聽故事捕捉信息、復述表達文章信息、讀文章選擇正確的配圖、完成表格或填空等小組合作活動。下面介紹筆者在課堂教學中運用的其中幾種小組合作閱讀案例。
(1)小組合作猜“謎語”
運用謎語進行小組閱讀活動,把課堂教學的目的性和趣味性結合起來,能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進入學習的狀態。如在學習animals這個話題時,教師設計如下讓學生閱讀小文本猜動物的謎語,讓學生先在小組中閱讀謎語,形成統一答案,然后進行匯報。通過小組內閱讀文本,感知描寫動物的句子,激發了學習的興趣,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2)小組協作,組句成文
在教科版六年級下冊Unit 2 Waiting for another hare中,教師給每個小組一些凌亂的紙條,每條上面有一個英文句子,記錄著本課的完整故事,要求小組合作將這些句子重新排列,并貼在固定的卡片上,從而成為一篇小短文。在這種小組活動中,成績優異的學生在探討的過程中幫助了較弱的同學一起閱讀理解了課文的故事,學生之間互相啟發,把彼此的想法清晰化和條理化,培養了協作交流的合作精神。

(3)小組復述,表達文章信息
對課文進行復述,講述故事,是高年段閱讀教學的重要環節,是閱讀教學的升華。主要有填空復述、思維導圖復述、列表復述、關鍵詞復述和插圖復述。這里主要介紹填空、思維導圖和插圖復述。
①小組合作,閱讀填空復述文本
這種方法是教師提供主要的框架和脈絡,只需要學生在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的基礎上,填入關鍵信息,運用簡單的語言就能完成。如在學完五年級下冊對話課文Unit 11 Can you tell me the way?之后,筆者設計了如下鞏固課文的小組活動:根據對話課文的內容用合適的單詞填在橫線上,使文章完整。
Ben and Janet want to go to the _______ , but they are _______. So they go and ask a lady the way. The lady tells them they should go straight ahead, then turn_______ at the ______ crossing. The hospital is on the_______, next to their _______ . They can ______ it.
首先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填空,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接著學生在小組里核對答案,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交際能力;最后小組展示答案,培養學生的言語表達能力和協作能力。
②小組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復述
思維導圖有利于學生的課文內容復述。在新課文的小結部分,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通過畫思維導圖來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回顧和總結。這種方法一方面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學習材料的印象,另一方面,這種對學習材料的深度加工可以增加學生長期記憶的可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例如:筆者在教科版小學英語Unit 12 Christmas后,先帶領學生運用思維導圖一起總結回顧,然后讓學生在小組內看著這張思維導圖進行復述,學生在復述的過程中通過思維導圖的清晰呈現,對想要復述的內容一目了然,很容易地就在小組活動中有序輸出語言,提高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

插圖是小學英語教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高年段的語篇閱讀教學的作用很大,利用插圖可以很好地提升學生的復述能力。插圖可以有效地將整篇的文章銜接自然,將整個英語語篇整合在一起,讓每個小的知識點都通過插圖有一個聯系點,從而成為一篇整體的文章,這樣學生在記憶時一邊想象插圖的內容,一邊記憶知識點,讓知識的記憶更加方便。如讓學生復述Waiting for another hare這個故事時,教師讓學生看圖片,利用小組合作學習,讓小組長分配好任務,小組成員輪流說句子,讓平時不敢開口的學困生在其他組員的幫助下,克服心理障礙,展現自我,在合作中培養了他們的自信心。

讀后階段是一個開放性的練習階段,教師設計活動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將所讀到的內容和自己已知的內容或自身的感受建立聯系,并在此基礎上用所學語言或內容闡述自己的觀點或表達情感??梢圆扇〔稍L,答小記者問,充當啄木鳥醫生判斷教師提供的信息正誤,根據文中所提供的信息歸納 、改編等小組活動。
(1)采訪
該方法是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課文內容進行采訪。采訪內容可來自課文,也可跳出課文,學生根據實際情況問答,邊問邊填好設定的表格,再綜合運用語言進行匯報。該活動提供了學生提問的機會,因而互動性強,激發了學生參與的主動性。如在學習Hobbies這個話題時,筆者設計了如下的小組采訪活動:
第一步:運用以下的問句:What’s your hobby?Why?以小組為單位分工合作去采訪其他小組成員的愛好和原因。

Name Hobby Reason Ben playing football interesting
第二步:閱讀采訪表格,然后仿照以下的語言小組匯報采訪結果。
Two pupils in Group. One likes swimming. They think swimming is fun. One pupil likes reading…
(2)在拓展閱讀中運用拼圖閱讀(Jigsaw reading),鞏固新知。
Jigsaw Reading的操作方法,通常是把語篇分解成若干個片段,并將這些片段分發給不同的學生,讓學生通過閱讀片段加以推理分析,與他人進行信息溝通,形成小組進行討論,從而對信息進行整合,把文章復原完整,進一步加深對于語篇的理解,提高閱讀的能力。實施 Jigsaw Reading 策略中,在閱讀提取文本信息后,同位小組之間形成信息差,需要通過互動交流信息,各學習小組協作完成閱讀任務。由于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更喜歡不斷變化的信息交流活動。因此,我們可以預設更豐富有趣的交流閱讀信息的小組活動。
例如:在學習了旅游的話題后設計的拼圖閱讀任務:
①初次分組,獨立閱讀以下文本。全組先分為A和B兩個Jigsaw group(圖一),兩組分別閱讀Ben和Janet的旅游材料,獨立思考,填寫表格(圖二)。在分組時,要注意學生的差異性,做到“強弱搭配”。

(圖一)

Name Where How When What Ben(group A)Janet(group B)
Summer holiday is coming, Ben and his friend Janet are very excited. Because they will go traveling on holiday. Ben plans to travel to the USA with his parents on July 10th. They will fl y to New York. In New York,they will visit Wall Street and go to some other famous places.
But Janet will go to Washington D.C., the capital of the USA. They will go there by bus on August 2nd.She will visit the museums and learn more about the history of the USA.
②再次分組,同學互教。學生獨立閱讀自己的文章后,交換位置,變成expert group(如下圖所示),持有相同閱讀材料的學生,坐在一起討論相同的任務,核對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中下生遇到困難時,可以向小組中成績好的同學求教,互助學習,而不是坐在課堂上無事可做。這既滿足了好學生爭當小老師的愿望,又解決了中下生在教師面前羞于開口的難題,充分調動了

③歸回原組,交流信息。學生再次分組,回到自己的Jigsaw group,學生之間存在著信息差,A學生和B學生必須通過提問、交流來獲取對方的信息。
④檢查總結,引申話題。在拼圖閱讀活動結束后,教師設計有效的活動來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查缺補漏、強調重點。同時對相關話題進行引申,加深學生認識,給學生自由發表主觀看法的機會。
(3)手抄報或圖畫書設計
手抄報或圖畫書設計一般通過小組活動來進行,小組成員可以根據各自的特長進行分工,例如字寫得漂亮的同學可以負責書寫部分,會畫畫的同學可以設計版面,成績較好的同學負責一些有創意的句子等。在此活動中,學生既發揮了自身特長,又鍛煉了團體協作能力。
一部分教師不管教學內容是否需要,教學設計是否合理,每節課都拿出一部分時間進行小組討論,追求課題上的熱鬧氣氛,這樣沒有特定目的小組討論,白白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時間。
在閱讀過程中,有些內容比較難,教師設計的任務過于單一,部分基礎較弱的學生得不到教師的及時指導,對于自己在小組內的任務不太積極。基礎好的學生也不太去關注別人,合作互助的意識不強,因此后進生得不到同伴的指導和幫助。
有些教師由于分配任務不細致,所以課堂上只看到學習好的同學在說,平時開口不多的同學在討論中仍然一言不發,小組合作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所以教師要對小組進行合理的分配,讓組長把具體任務落實到位,讓每個組員有事可做,有話可說,充分發揮小組的作用。
在學生充分自學的基礎上,教師要善于引導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搜集信息,發現問題及時指導,并重視信息反饋。
卞曉明,藺雙,錢小芳等. 2016. 小組合作在小學生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的行動研究[J]. 基礎外語教育(4).
陳琳,王薔,程曉堂. 2012. 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陳則航. 2016. 英語閱讀教學與研究[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郭植梅. 2013.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研究結題報告集[M]. 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劉莎. 2015. Jigsaw Reading策略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施[J].課程教學研(3).
桑建洪. 2015. 小學英語閱讀課讀前活動設計[J]. 教學與管理:小學版(8).
印雯雯. 2016. 活用思維導圖 提高課堂效率[J]. 校園英語(19).
★本文是廣州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立項課題“小學英語話題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任務設計的實踐研究”子課題“小學英語高年段小組合作學習閱讀任務設計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1201533237的結題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