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冠+黃威楨
【摘 要】本文提出健全大學生黨員能進能出機制是強化獨立學院學生黨員隊伍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的重要舉措,是保障和提升獨立學院學生黨員發展和教育質量的需要,認為在工作中必須嚴把“入口”,暢通“出口”,協同并舉,構建和完善退出配套機制,嚴格標準,落實責任,反饋幫扶,試點先行,逐步推進,不斷探索適合獨立學院學生黨員能進能出的機制,促進獨立學院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提高。
【關鍵詞】獨立學院 學生黨員 能進能出機制 路徑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8C-0032-03
健全大學生黨員能進能出機制,保障黨員隊伍教育管理質量,優化大學生黨員隊伍結構,是強化獨立學院學生黨員隊伍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的重要舉措,是保障和提升獨立學院學生黨員發展和教育質量的需要。本文探索獨立學院學生黨員能進能出機制的路徑,以促進獨立學院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提高。
一、嚴把“入口”,不斷提高黨員發展質量
(一)德行考核,嚴格黨員進入標準。將發展黨員的“入口”嚴格把握好,保證能夠加入黨員隊伍的是當代青年大學生中的優秀分子、先進分子,是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重要基礎和前提。獨立學院在學生黨員發展過程中要重點突出大學生的先進性,不能簡單地把“好學生”“成績優異”作為入黨的門檻。要完善大學生黨員的發展標準,將大學生的政治理想信念、工作學習情況、日常行為舉止、集體作用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核,杜絕把入黨作為撈好處的政治資本的人入黨,努力做到全方位嚴格考核,綜合準入,不以數量充質量,讓不符合標準的人“難進”。同時,更重要的是要針對性地引導大學生通過多形式的政治學習,進行理想信念、組織觀念、黨員條件和黨性修養的教育,堅決摒棄“功利型”動機入黨者,轉變學生觀念,幫助學生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動機,樹立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
(二)規范程序,把好黨員發展關鍵。發展黨員必須嚴格按照黨章,將發展程序規范化,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將比較優秀的大學生吸引到黨組織中來,這樣才能從根本上保證黨員發展的質量。首先,在推薦環節上,共青團組織要加強對廣大團員青年的思想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嚴格考察優秀團員的全方位表現,不能僅僅停留于“表面”,而不深入群眾。同時,要建立起推薦發展連帶責任制,保障推優工作的實效性,而不是濫竽充數,搞形式主義。其次,在考察黨員方面,要深入了解清楚入黨積極分子是否確實具備了入黨的各種條件,而不能僅僅從入黨積極分子期間表現出來的愿望和態度來決定,更多的要注重其真實思想和具體行動,必須是言行合一。同時,在考察階段,要按照黨章規定,做好兩次公示和三次培訓。再次,由于獨立學院的實際情況不一樣,黨組織要善于結合黨章,創新性地建立符合自身發展需要的黨員發展教育管理體制,不斷完善黨員發展體系,做好制度文化育人,不斷提高黨員發展成效。
(三)教育培養,提高黨性修養的水平。黨性作為一個政黨固有的本性,是該政黨階級性的最集中和最高的體現。中國共產黨黨員的黨性就是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要想提高大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對大學生黨員進行一系列的關于黨員黨性修養的教育和培訓是非常有必要的。提高大學生黨員黨性修養,首先,依托黨的組織生活會,通過黨的組織生活會發揮黨性修養教育功能。各級黨組織要大力搭建和創新教育平臺,注重督導檢查,以責任制的形式,認真將“三會一課”工作任務落到實處,實行公開考核機制,充分發揮好組織生活教育平臺的作用,引領大學生黨員在組織的家庭生活中形成良好的黨性。其次,以黨校培訓為載體,充分發揮黨校的培訓功能。黨校的培訓和課程設計應該注重與時俱進,突出時事并且結合當代大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結合黨的最新文件精神,創新性構建大學生入黨啟蒙教育、入黨積極分子培訓、預備黨員培訓以及黨員發展后續管理教育“四體一位”培訓體系,注重理想信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和黨的基本知識和發展歷程教育,在教學過程中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利用新媒體時代的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通過講座式、互動式、探討式、專題輔導、實踐性教學等方式,不斷調動學生學習黨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黨課教學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響力,使學生對黨的教育從感性認識不斷提升到理性認識,切實提高黨性修養。
(四)責任追究,確保黨員發展的效果。黨員發展問題關系重大,離不開制度的制約和指導,而現有的制度中,大部分是指導如何入黨推優、發展黨員、教育黨員、管理黨員,但是關于黨員的發展、教育和管理的責任連帶追求機制較為缺乏,也沒有形成系統化,導致黨組織在發展黨員的過程中有部分同志抓住漏洞,僅僅根據程序發展黨員,沒有嚴格按照程序全方位地考察學生、評價學生,在工作中抱著發展不合格與我無關的態度,嚴重影響了黨員發展的質量。因而,健全進出機制務必須不斷完善黨員發展機制,構建責任追究制度,對于發展黨員過程中出現不合格者,要實行黨內處分,甚至行政處分等方式來進一步約束黨務工作者,提高黨員發展質量,確保黨員發展成效。
二、暢通“出口”,及時嚴肅處置不合格黨員
(一)構建出口機制,營造黨員先進性教育的良好環境。嚴格把控黨員“入口關”是保障黨員發展質量的保障,構建“出口”機制則是實現黨內自我凈化的關鍵。在大學生黨員隊伍中,難免有少數黨員難以抵御社會不良風氣的誘惑,黨的理想信念動搖、黨員責任和義務落實不到位,甚至出現違紀違規行為,如果對這部分人不能及時地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引導,若情節嚴重者沒有及時進行“退黨”的處理,那么黨員隊伍中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彰顯就很有可能遭受到影響,這樣也不利于黨的戰斗力和凝聚力的發揮。因此,在發展黨員的工作中,要始終注重把好“出口關”,試點先行,逐步推進,黨內同志要自覺主動地進行自我凈化,增強自律自省意識,充分認識到嚴肅處置不合格黨員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如果不能及時解決不合格學生黨員的脫黨機制,不合格學生黨員則會作為一個隱患長期地存在學生群體當中,給普通學生帶來不良的影響,嚴重影響到黨員的光輝形象。當然,除了正式黨員外,那些不合格的入黨積極分子也要施行退出機制,對于考察不合格的預備黨員要及早處理。政治思想不端者、黨課曠課和缺考者、違反校規校紀者、日常行為與黨員要求相悖者要直接取消入黨積極分子身份,不予以繼續考察發展。endprint
(二)構建民主評議機制,提高黨員退出機制的公信力。構建民主評議機制要注重突出評價內容,科學合理地運用評價結果。同時,建立好入黨評價指標、入黨積極分子評價指標、預備黨員轉正評價指標、正式黨員評價指標、黨員后續教育成效指標,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四體一位”評議體系(公開引導—及時反饋—科學利用—成效檢驗),一定要實現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的考核黨員發展和黨員的后續教育。同時,做到堅持以大學生黨員為主體,學生干部和普通同學為輔,保證參與人員的覆蓋面,為黨員的考評提供客觀、公平和開放的參考依據,不斷地提高學生黨員質量,為黨員發展、管理、教育甚至退黨增加公信力。當然,大學生黨員的民主評議機制只能作為直觀參考,不能作為唯一的評定依據,仍需進一步細化和量化指標、統一權重,根據自身黨建工作的推進進程進行更深入的實踐與運用。
(三)構建履職考評機制,促進組織和個體的共同發展。構建履職考評機制的關鍵是通過規范考核內容、量化考核指標、改進考核方法,努力提高履職考評的科學性,強化考核結果的可操作性,從而有效地為大學生黨員隊伍建設的質量以及“退黨”程序提供科學依據。對于大學生黨員主要是每年要開展一次基層黨支部所有成員的年度總結和考核,量化指標,總結行文。在考評內容上,要注重堅持黨章規定和大學生行為準則相結合,學習成績和綜合素質相結合,理論學習與實踐鍛煉相結合,考評結果要和預備轉正、評優相結合,使得學生黨員在考評中成長和改進,以評促學,以評促改,不斷增強他們自身的黨員身份意識,端正黨員的形象。同時,各基層黨委也能結合考評結果對大學生黨員作出具有針對性的教育和引導,這樣既可以增進黨員教育的成效,還能增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成效,從而促進黨組織和學生黨員個體的共同發展。
(四)建立黨員警示告誡機制,穩步推進退出機制工作。黨員退出只是為了保障在我們的黨員隊伍中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這一本質要求,并不是黨員發展的初衷,構建黨員能進能出機制的關鍵也是在于提高黨員的質量。因而,在運行退出機制的過程中要建立健全黨員警示告誡機制,形成緩沖區。我們要本著教育引導大學生黨員為主的原則,對于公眾評議不合格的黨員,提前進行警示告誡,并登記定時跟蹤教育反饋,關鍵要注重對其思想的引導和行動的考察,對于還有繼續留在黨組織的愿望,并愿意接受黨組織教育批評,誠心要改過自新的不合格黨員,黨組織可以通過限期其改正,限期滿后能改過自新者清除出“黑名單”,并積極跟蹤,對于限期滿而仍未符合黨員標準條件的,黨組織應當及時嚴肅勸退或者清退其出黨,或者予以黨內除名,以達警示作用。
三、協同并舉,構建黨員退出的配套機制
(一)構建黨員退出票決制,提高黨員退出公信力。大學生加入中國共產黨,對于其個人的成長是一種鞭策作用,也會是一種正能量的傳遞,但是對于被黨組織開除或者清退而言,則是一種消極的因素和影響。在黨員發展的程序中,有票決制,在黨員退出過程中也應該構建票決制,以提高黨員退出的公信力和警示作用,達到不斷凈化黨組織內部環境的效果。為了能夠更加科學合理、更加及時處置不合格的學生黨員,應與吸收黨員程序一樣施行“黨員退出票決制”,如每年定期地以“不記名投票”方式來決定有悖于黨員標準、言行有失等的黨員去留問題,參考標準要嚴格按照是否履行了黨章規定的黨員權利與義務,從而不斷推進退出工作的穩步開展,保障退出工作的有效運行,也提高黨員的危機意識和警示效果。
(二)構建申辯復查制度,提高退出機制的科學性?!吨袊伯a黨黨員權利保障條例》第十一條明確規定:“在黨組織討論決定對黨員的黨紀處分或者作出鑒定時,本人有權參加和進行申辯,其他黨員可以為其作證和辯護。”因此,我們在實施黨員退出機制的過程中,應該嚴格按以《中國共產黨黨員權利保障條例》為指導方向,同時結合獨立學院自身的實際情況,構建行之有效的身邊復查制度,嚴格按照規定對退出黨員及時進行復議、復查,確保是否在執行的過程中嚴格按照黨章的規定清退、勸退,并對退出同志做出有效的回復,從而不斷地增強黨員退出機制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三)構建跟蹤幫扶機制,發揮跟進教育導向作用。大學生黨員的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性工作,也是一項系統性工作,而大學生黨員的后續再教育更是要跟上黨的步伐,與時俱進,不斷加強管理和創新。然而,在獨立學院當中普遍存在“重黨前培養,輕黨后教育”的不良現象,從而在大學生黨員中出現了“入黨后言行松散,與入黨前表現不一致”的情況。跟蹤幫扶需要建立在嚴格審核和認定不合格黨員的基礎上,并以此作為主要依據進行勸誡教育、跟蹤幫扶,使其接受教育,主動整改。因此,構建跟進教育機制應當成為今后黨建工作的發展方向,使得更多的青年學生黨員能加強自我修養和自我提升,增強黨員隊伍的戰斗力和凝聚力。在不合格黨員退出后,構建如“3+1”模式跟進榜樣示范教育形式,借助優秀黨員的典型,不對合格黨員進行教育引導,即由一名黨支部委員、黨小組組長和黨性較強的普通黨員三人組成幫教小組,從“政治上牽動、思想上促進、行動上帶動”的模式,聯手后續教育不合格黨員,使不合格黨員能繼續在黨組織的教育和培養上快速恢復黨員的先進性,得到黨性的洗禮,盡快改正不良思想,爭取重新成為一名合格的中共黨員。
(四)完善退出宣傳引導機制,營造良好社會環境。先進性是中國共產黨的本質屬性,中國共產黨黨員的本質要求就是時刻發揮出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同時黨的先進性本質也決定了黨必須可以能進能出。黨員被勸退或者清退只是說明本人不符合共產黨員的標準,并不代表其以后不先進,先進性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并非永恒,我們要以發展的觀點看待退黨黨員,這就要求我們在退黨機制的運行過程中,始終注重的是輿論的宣傳和引導,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宣傳引導機制,借助輿論宣傳的理論逐漸轉變社會公眾對退黨人員的傳統觀念,為黨員退出機制營造出良好的社會環境,同時也要借助宣傳引導的作用,使廣大黨員始終明白黨員的退出是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的常態化必然結果,讓大學生黨員時刻銘記黨員的特殊身份,樹立起危機意識,擔當起黨員應該肩負的責任和義務,在青年學生當中作出應有的貢獻,為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也應該作出相應的行動和姿態,不斷為黨組織增光添彩。
【參考文獻】
[1]中國共產黨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2]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Z].
[3]中國共產黨黨員權利保障條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陳勁松.構建大學生黨員全程教育與培養體系的探索與實踐[J].新視野,2013(5)
【基金項目】廣西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4年度廣西高校黨建工作研究專項課題“獨立學院學生黨員能進能出機制問題研究”(2014ZZZ047);廣西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4年度反腐倡廉建設理論研究專項課題“獨立學院校園廉政文化建設研究”(2014ZJ109)
【作者簡介】覃 冠(1987— ),男,壯族,廣西河池人,桂林理工大學博文管理學院輔導員,研究方向:高校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黃威楨(1990— ),女,壯族,廣西南寧人,碩士研究生,廣西民族大學輔導員,研究方向:高校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
(責編 黎 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