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蕓
【摘 要】本文以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調查高職院校師德師風建設現狀及存在問題,并深入分析問題的成因,提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建議:建立師德師風教育領導機制,建立和完善學習培訓制度,建立師德師風建設主題活動制度,建立科學的師德師風評價機制,完善監督制度和后勤保障。
【關鍵詞】高職院校 師德師風 現狀 調查 對策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8C-0019-03
高職院校承擔著培養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一線的高技能合格人才的任務,需要一支具備復合型素質的教師隊伍,而在教師素質之中,師德師風尤為重要。因此,如何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就成為高職院校面臨的一項非常重要的課題。本文以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調查高職院校師德師風建設現狀及存在問題,并深入分析問題的成因,提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建議。
一、調查目的與方法
(一)調查目的。以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為例,通過調查,了解職業院校師德師風現狀,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和建議,以此提高職業院校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師德素養,從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水平。
(二)調查方法。以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和學生為調查對象,采取抽樣調查的方式,問卷主要涉及師德師風現狀、職業道德素質、師德師風建設必要性認識及對策建議等方面。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690份,收回有效問卷1610份,有效率達95.3%。具體數據見表1、表2。
表1 被抽樣調查的教師的基本數據(教師問卷)
任課類型 公共課教師 專業基礎課教師 專業課教師
比例(%) 23.7 25.7 50.6
年齡分布 30歲以下 30歲到40歲 40歲以上
比例(%) 28.5 43.9 27.6
職稱 教授 副教授 講師 其他
比例(%) 2 16.6 43.9 37.5
表2 被抽樣調查學生的基本數據(學生問卷)
年級 大一 大二 大三
比例(%) 47.1 47.5 0.4
二、調查結果分析
(一)師德師風評價結果。從調查情況來看,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師德師風總體情況良好。絕大部分師生對目前學院教師的職業道德素質比較認可,但是,在師德整體水平上也還存在一些問題。從統計數據看,教師對自身的評價和學生對教師的評價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教師自評較高,學生評價相對較低,且學生每一項指標的評價均存在“差”評,這是需要引起足夠重視的。具體數據見表3、表4。
表3 師德師風現狀調查結果(教師問卷)
現狀 很好(%) 較好(%)) 一般(%) 差(%)
工作態度方面 59.3 37.5 3.2 0
衣著和語言方面 51.8 45.1 2.8 0.4
對待學生態度方面 54.6 40.7 4.7 0
引導和培養學生方面 48.2 39.1 12.3 0.4
教育教學改革方面 46.2 45.5 8.3 0
人際關系方面 57.3 38.7 4.0 0
工作作風方面 66.4 30.0 2.8 0.8
社會公德方面 61.3 34.4 4.3 0
禮儀和作風方面 60.9 34.4 4.3 0.4
表4 師德師風現狀調查結果(學生問卷)
現狀 很好(%) 較好(%)) 一般(%) 差(%)
工作態度方面 56.7 34.3 8.9 0.1
衣著和語言方面 57.7 33.4 8.5 0.4
對待學生的態度方面 53.1 33.9 12.2 0.7
引導和培養學生方面 52.1 33.5 13.6 0.7
教育教學改革方面 51.7 32.9 14.2 1.1
人際關系方面 54.5 34.0 11.0 0.5
工作作風方面 62.3 29.0 8.0 0.7
社會公德方面 60.1 30.1 9.2 0.6
禮儀和作風方面 62.5 28.1 8.8 0.7
從表3、表4統計數據可看出,教師和學生的問卷中都設置了同樣的問題,分為“很好”“較好”“一般”“差”四個選項。教師和學生的問卷數據統計中“很好”或“較好”的評價比例較高,說明教師和學生對師德師風都有較高的評價。數據統計反映出,教師和學生評價均有“差”評的幾項包括衣著、教學語言、引導和培養學生、工作作風、禮儀等。特別是學生問卷中,對教師的教育教學改革“差”評率為1.1%,為所有指標中差評率最高的一個項目。綜合以上幾個項目,學院教師在教學上還有待改進。
(二)教師重要素質調查結果。從數據統計結果看,當勾選教師重要的素質有哪些因素時,教師和學生一致認為“職業道德”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工作和教學能力”,其他幾個選項所占比例極小,這說明在教師和學生心目中,德才兼備的才是好老師,而“德”是首要的素質。具體數據見表5、表6。
表5 教師認為教師重要的素質調查結果(教師問卷)
工作和教學能力 職業道德 人際關系 創新能力 研究水平 其他(填寫)
39.5 54.2 2.8 3.2 4 0
表6 學生認為教師重要的素質調查結果(學生問卷)
工作和教學能力 職業道德 人際關系 創新能力 研究水平 其他(填寫)
23.1 51.5 13.0 10.3 2.0 0
(三)影響師德師風水平因素分析。從統計結果看,教師和學生都認為“工作責任心”“思想認識水平”“福利待遇”是影響師德水平的主要因素。在幾個選項中,教師選擇“責任心”和“思想認識水平”比例較高,另外,選擇“福利待遇”“后勤保障”的比例較多,達到14.9%和16.5%。由此可見,教師從自身感受出發,認為影響師德水平的因素除了教師自身“責任心”和“思想認識水平”外,“福利待遇”“后勤保障”也是制約師德提升的重要因素。具體見表7、表8。endprint
表7 影響師德師風水平因素調查結果(教師問卷)
工作
責任心 思想認識
水平 教學
水平 學校
環境 福利
待遇 管理
制度 后勤
保障 其他
22.1 15.1 6.2 10.1 14.9 13.9 16.5 1.2
表8 影響師德師風水平因素調查結果(學生問卷)
工作
責任心 思想認識
水平 教學
水平 學校
環境 福利
待遇 管理
制度 后勤
保障 其他
22.6 15.1 12.5 13.0 13.7 13.5 5.9 3.7
(四)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措施。從統計結果看,在如何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所采取的措施中,學生和教師一致認為調查中所提的10項措施都很重要,基本達到半數以上的選擇比例,其中,在“學校重視師德師風建設”“建立教師師德師風學習制度”“建立師德培訓制度”“加強學校工作環境建設和后勤保障”等幾個選項中,教師和學生選擇比例都較高,說明教師和學生都希望學院切實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營造良好的教學、工作氛圍,把師德教育作為核心工作來抓;在制度建設的基礎上,建立各項制度;在人力、物力和財力有保障的前提下,建立和完善激勵制度;通過加強師德培訓和教育,加強后勤保障等措施,整體提高教師的師德師風水平。具體見表9、表10。
表9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措施(教師問卷)
措施 很重要
(%) 比較重要
(%) 一般
(%) 比較不重要
(%) 不重要
(%)
學校重視師德師風建設 65.2 26.1 8.3 0 0.4
建立教師師德師風學習制度 46.6 37.9 14.6 0.4 0.4
建立師德培訓制度 48.2 32.8 15.4 3.2 0.4
建立教師競聘上崗機制 32.8 39.5 22.5 4.3 0.8
制定師德教育相關規范、細則和辦法 40.3 36.8 19.8 2.4 0.8
建立師德評價考核辦法 36.0 40.7 19.8 3.2 0.4
工作業績考核以師德為先 22.9 35.6 27.7 8.3 5.5
樹立和宣傳師德典型 37.9 38.7 19.4 3.2 0.8
加強教師隊伍的管理 44.7 38.3 15.8 1.2 0
加強學校工作環境建設和后勤保障 65.2 28.5 4.7 1.6
表10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措施(學生問卷)
措施 很重要
(%) 比較重要
(%) 一般
(%) 比較不重要
(%) 不重要
(%)
學校重視師德師風建設 70.8 21.1 7.1 0.9 0.1
建立教師師德師風學習制度 67.6 24.5 7.6 0.1 0.2
建立師德培訓制度 57.8 28.6 12.6 0.7 0.3
建立教師競聘上崗機制 51.7 28.2 17.7 2.1 0.4
制定師德教育相關規范、細則和辦法 57.3 29.1 12.2 1.2 0.2
建立師德評價考核辦法 55.8 29.3 13. 1.6 0.4
工作業績考核以師德為先 43.6 25.8 22.3 5.2 3.2
樹立和宣傳師德典型 59.8 25.6 12.6 1.3 0.7
加強教師隊伍的管理 62.3 27.3 9.1 1.0 0.4
加強學校工作環境建設和后勤保障 67.0 22.8 9.1 0.8 0.4
三、高職院校師德師風現狀原因分析
通過對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進行的師德師風情況調查發現,目前高職院校的師德師風總體情況良好,絕大部分師生對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教學水平比較認可。教師群體中部分是崇尚職業道德的優秀教師,受到了學生的尊重和喜愛。但同時,調查結果反映出,少數教師的師德師風存在有待改進的地方,比如,教師的教學熱情(遵守教育規律,不斷改進教學方式方法)、教學禮儀(教學語言)、教育引導(培養學生優良學風)、工作作風(利用職務指標謀取私利、以身作則)等方面。存在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為:
第一,受各種不良風氣和思潮影響。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轉型期的思潮多樣復雜,各種不良風氣和思潮沖擊著教師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使教師在對待奉獻與利己、勤勉與享受等方面的價值取向、責任心、思想認識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另外,受到社會上一些審美觀念的影響,教師的衣著禮儀和語言出現不符合教師職業形象和要求的情況。
第二,受眼前利益和利己主義的影響。教學是教師工作的“兩駕馬車”之一,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師,必須以“教學為核心”的定位來促進自身的發展。但是,少數教師受眼前利益和利己主義的影響,認為實現自我的價值不是體現在教書育人上,存在教學態度敷衍,對教學工作投入不足的現象。學生集中反映少數教師對于課堂教學采取應付的態度,存在備課不充分,不及時更新教學內容,不注重知識的連貫性和啟發性,對教學效果缺乏重視以及對課堂管理和教書育人的重視不夠的現象,對本職工作缺乏責任感和事業心。
第三,學院制度建設不健全。高職院校在師德教育、宣傳、考核、監督與獎懲相結合的建設工作機制上還不完善,不配套,導致對良好師德師風缺乏激勵與養成。endprint
四、加強高職院校師德師風建設的對策建議
以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調查研究為例,師德師風建設雖已納入推進內涵式發展的工作重點,提高了重視程度,采取了許多對策和措施,但師德師風方面仍存在各種問題,由此可見,對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還需進一步加強,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師德師風教育領導機制。加強教師工作力度,領導重視是關鍵的著力點。因此,應把師德師風建設納入總體規劃,列入重要日程,建立師德師風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加強對學院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并根據工作職能和分工的實際情況,形成以黨委的領導為核心,黨組織總體部署,各職能部門形成合力、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
(二)建立和完善學習培訓制度。針對師德師風教育的工作內容,建立和落實教師師德師風培訓制度和集中學習制度。通過開展全覆蓋的政治學習制度和新教師入職培訓平臺,對教師的學習培訓進行統籌安排。通過學習培訓,提高教師政治理論素質,使遵守師德規范內化為教師的自覺行動。
(三)建立師德師風建設主題活動制度。學校應圍繞師德師風建設主線,深入開展“樹師德師風,做合格教師”主題教育活動,包括“師德師風系列學習宣傳教育活動”、“新教師入職培訓師德專題教育”、“師德建設大討論”、師德(下轉第41頁)(上接第20頁)現狀調查、教師行為規范大討論等活動,把師德建設落實到學校教學、管理、科研等工作中,力爭把師德教育落到實處。另外,利用制度激勵機制,組織開展年度優秀教師評選,使廣大教師創先爭優,發揮典型的引導和帶動作用。
(四)建立科學的師德師風評價機制。科學地開展師德師風評價活動,能夠推進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因此,學校黨委應統籌教師發展中心、教務處、人事處等多部門聯合,以科研立項為切入點,組織人員開展師德師風考核評價體系的研究,設立院級項目,力求通過項目研究,逐步建立一套符合校情、可操作性強、科學完善的師德評價體系,對學校師德師風教育規范化建設起促進作用。
(五)完善監督制度和后勤保障。學院應結合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要點,開展廉政風險排查工作。針對教師教學職責運行中的風險和監督管理中的薄弱環節進行大排查,推動監督關口前移,使預防腐敗的責任落實到每一個部門、每一個崗位和每一位教師,拓寬監督渠道,為教學科研服務,為教師“廉潔從教”保駕護航。同時,在監督和營造環境的基礎上,加強配套福利待遇、住房、子女入學等方面的保障,為教師提供無后顧之憂的工作基礎。
高職院校師德師風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需要教師個人明確具體要求,在學院、社會、個人共同努力的基礎上,從教育引導、機制構建、環境塑造等方面出發,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共同推進師德師風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皮連根.加強師德建設 實踐科學發展:常州工程技術學院“師德師風”調查分析報告[J].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6)
[2]岳瑞鳳.高校師德師風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鄉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2)
(責編 蘇 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