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志紅 王洪敏
【摘要】:在我國林果業蓬勃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果樹管理措施的改進和更新對林果業發展意義重大。果樹是我國農業經濟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果樹管理對我國的農業經濟的整體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強果樹的管理是重中之重。果樹管理存在的問題,給果樹管理造成了不良的影響,制約了果樹的發展,同時也是件伐國的農業經濟造成了影響。面對當下的現狀,必項要力口強對果樹的管理工作,下面,我們就對這件事進行探討。
【關鍵詞】:果樹管理工作;問題;對策
1、果樹管理工作中常見問題分析
1.1 農藥的不合理使用
目前, 防治病蟲害是果樹管理中最重要的問題。果樹害蟲防治過程中。定期使用大量的化學殺蟲劑噴灑, 雖然可以在短時間內殺滅害蟲, 保護樹木, 但在這一過程中, 果樹周圍一些有益的昆蟲可能會受到農藥的危害和造成死亡, 破壞生態環境和食物鏈的性質, 使水果害蟲的危害度增加。此外, 病蟲害的繁殖能力很強, 它們可以依靠自然的力量來主動傳播。在果樹管理方面, 雖然管理者已經實施了各種措施, 但不能完全消除。少數害蟲將會在一個合適的居住環境中繁衍生息, 并具有較強的免疫力, 一般不會完全被農藥消除, 長時間會對樹木造成危害。
1.2 缺乏健全的果樹管理體制
根據相關調查報告, 我國許多地區已經把果園建設放在重要的工作日程上, 從而進行環境的美化, 發展農業經濟。然而, 由于缺乏健全的管理體制, 果樹的栽培受到自然環境和人為因素的嚴重影響。果樹受破壞的主要原因是人為原因, 如大規模砍伐森林、施肥和修剪。此外, 干旱、洪澇等自然因素的影響嚴重的制約果樹正常生長。
2、優化果樹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2.1 科學使用農藥
腐爛病是威脅果樹生長最為嚴重的病,它可直接腐爛掉樹皮,樹木根部枯萎,進而威脅果樹生命,因此應時刻關注果樹生長狀況,一旦發現異常應及時進行處理;輪紋病也是果樹較為常見的一種病,經常出現在果實幼苗時期,妨礙果實枝干生長。針對這種病可通過在落花后第 3 個周期進行噴藥治療。這樣在保護果實的同時也避免了蟲害的侵擾。促進樹葉光合作用,保證植物生長所需的氧氣。提高樹葉質量能夠有效增強結果率。威脅樹葉生長的害蟲有銀紋潛葉蛾、金紋細蛾等,此類害蟲以樹葉為食,致使樹葉脫落,防治措施為及時清理地面落葉,幼蟲時期噴灑殺蟲劑,避免進一步傷害葉片。
2.2 建立和完善果樹管理機制
相關單位應加大監管力度,制定和完善林果業法律法規,各地從實際出發,落實監管責任。要加強政策法規宣傳,提高廣大果農的環境保護意識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通過舉辦各種類型的培訓提高果農的管理技術水平,減少農藥使用。要制定和落實林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制度,制約不合格的林果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對造成重大質量安全的林果產品要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保障果品產業的健康發展。
2.3 選擇最佳的生長環境
良好的生長環境是培育優良果實的前提。確定蘋果樹適宜的土壤環境,因為蘋果樹自身生命力比較旺盛,一般的土壤就能滿足果樹的生長條件。但選擇較為肥沃的土壤,有利于促進果樹的成長發育。如果選擇土層疏松、較薄的土壤,那么蘋果樹的生長就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考慮天氣條件、降雨量以及光照時間的影響,新疆的水果之所以比其它省份的水果甜,這主要是因為它的氣候、水分以及光照條件比較適宜。
2.4 合理修剪果枝
不同的生長時期,對果樹的修剪方式也不同,在幼樹時期主要以整型為主,早春時節對其進行修剪,將距離地面 50cm 以下的枝條全部去掉,并合理分配枝條的生長方向,每隔 20cm 留下 1 根枝條,對于枝條長度超過 70cm 的都將其保留,并對其進行刻芽及拉平,然后再進行適當修剪。中間樹干不能剪短,每隔 20cm 留 1圈枝條,確保枝條均勻生長,在 5—6 月份時要對其進行摘心、扭梢;對于健壯的枝條應進行主枝環割,環割方法與樹干一樣。對于首次結果的樹應以培養樹木骨干為主,促進各級枝條均勻生長,且用刻剝、換向的方法對分枝進行修剪,以進一步促進果樹發芽。到了盛果時期為了不影響果樹生長,在保證坐果率的同時合理調整葉芽與花芽的比例,控制好花果的存留量,保證果實質量。在盛果時期也要合理控制骨干枝的生長,每年都要對骨干枝進行適當剪短與修長,保證果樹的結果能力,合理分散花芽,避免出現大小年的情況。
2.5 科學技術的運用
果樹栽培管理措施及種植技術其核心就是一些先進科學技術的運用,目的在于提高水果品質。在這里介紹2種常用且普及的科學技術:套袋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技術。(1)套袋技術普遍運用于葡萄、毛桃等作物。水果套袋后,品質有很明顯的提高,體現在口感更加飽滿,味道更加鮮美等。但套袋技術也存在著弊端,其中一個難題就是套袋價格比較貴,并且操作起來費時、費力,技術含量較高,不容易大面積對其他水果進行推廣。(2)病蟲害防治技術。除了優選果樹樹苗外,還要注意農藥濃度和量的控制。農藥殘留不僅對水果自身品質有傷害,而且對食用的人體傷害巨大。因此,建議采用新的病蟲害防治技術。例如,燈光、色彩等物理方法防蟲、除蟲。
2.6 果樹栽培的管理
2.6.1 栽培環境的管理
如果果樹種植地周邊沒有污染源,則只需要對自然環境進行實時監控,不斷調整土壤肥力、水質和空氣質量即可。而對于果樹種植地后期有污染性較大的工廠出現時,則需要對果園的灌溉用水進行質量觀察和測評,對空氣是否能夠毒害果樹進行排查,甚至做好遷址準備。
2.6.2 果樹的管理
在對果樹樹苗進行一系列篩選后,應繼續一段時間對被選擇果樹的適應性、抗病性、產量、抗逆性等進行跟蹤記錄和調查,及時發現問題,做出調整,并對果樹不定時的進行檢疫檢查。在疏花疏果后,適時進行套袋,促進果實著色,減少果實藥害斑塊的出現。
總之,果樹的管理工作不是一件一蹦而就的事情,這需要相關從業人員付出極大的耐心和專注力到果樹上。因為一八六團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特殊天氣更需要注意管理工作在工作中采用科學合理的種植方式并且配合使用現代高科技的設備來幫助果樹的成長。
【參考文獻】:
[1]白云升.淺談果樹管理工作中常見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農民致富之友,2014,(02):111+146.
[2]聶磊云,賀晉瑜,梁芊.果樹管理工作中常見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國林業產業,2016,(0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