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建
【摘要】:為了控制住現如今城市發展建設中出現的眾多污染源,減少能源損耗,加大保護環境的力度,在城市的規劃建設中要特別加入保護環境的相應舉措和戰略規劃,而且要形成常態機制,合理持久的將環境保護的相應規劃設計融入長遠的城市的規劃建設之中,城市規劃的合理性與可信性也要圍繞環境保護來討論或者做出相應的評價。
【關鍵詞】:環境污染治理;工程管理;管理對策
1、環境保護中存在的問題
1.1社會整體的保護環境的意識比較薄弱
盡管環境保護的相關輿論和社會風氣正在迅速形成,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但是目前整個社會并沒有形成良好的保護意識,對很多資源的利用不加節制,不懂得節約,對于污染源聽之任之,為了降低生產和管理成本而不加治理,環境保護任重而道遠,國家和社會需要的是城市發展與保護環境的和諧統一,但是意識沒有明確的樹立起來,人們還在追求的更多的利益而忽視環境質量問題。很多民眾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注重環境保護,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破壞公共綠化以及浪費水資源等情況依然嚴重,保護意識的淡薄也襯托出了人們綜合素質還需要進一步提升,很多日常生活的習慣,會對環境造成極大的影響。
1.2水環境概況
人類在生存的過程中,無論是生產還是生活,都離不開水,水是一切生命的源頭。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發展經濟,也離不開對水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我國人口眾多,一直以來,我國都處于嚴重缺水的狀態,在改革開放的初期階段,由于急于追求經濟效益,對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并不合理,粗暴的開發及利用方式不但使得水資源環境更為惡劣,水污染情況也更為嚴峻,這種污染已經不止停留在對地表水的污染,也同樣波及到地下水資源,這使得我國的水資源環境更為嚴峻。水污染使得水資源匱乏的現狀加劇,制約社會的發展,影響人們的生活。
1.3大氣污染的主要原因
首先,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在平常不過的活動和舉措就很可能對大氣環境造成污染;其次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私家車主的數量正在猛增,汽車尾氣排放是造成城市大氣污染的關鍵原因之一,而且還存在很多不符合排放標準的車輛還在運營或者使用之中,城市中大型貨運或者油罐車等數量也在增長,這是經濟發展的客觀表現,這些大型車輛雖然不會出現在市區,但是其運營時間一般在半夜或者凌晨時分,此時應是大氣污染得到緩解的時間段,空氣污染非但沒有緩解,反而因為大型車輛的運營產生了更多的廢氣污染,使得城市的空氣環境始終得不到喘息的時間,這無疑加劇了大氣污染的嚴重程度;第三,也是形成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那就是工業污染,工業廢氣的排放是主要的污染源,而且排放的氣體中還存在很多有害有毒的氣體,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而大氣污染還會對城市中的建筑物乃至整個生態環境造成廣泛的惡劣的影響。
2、環境污染治理工程管理對策
2.1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機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為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建筑施工工程得到理想狀態的環保效果,必須要建立健全的施工管理機制以及監管標準。在監管標準制定過程中以工程的實際情況為主要的出發點,在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有效的融入環保理念,進而建立完善的工程環保監管標準。與傳統施工工程有著本質上的區別,環保監管標準必須要重點突出環保理念,是建筑施工工程達到環保效果。同時相關的工程監管部門必須要建立專門的監管隊伍,建筑施工全過程進行有效的監督以及管理。
2.2建立嚴格的大氣污染法律體系,加強治理力度
現如今的大氣污染之所以愈加嚴重,盡管采取了一些防治措施,但是收效甚微,一些工廠企業仍舊一意孤行,為了減少廢氣排放處理的支出,減低生產成本,對于廢氣的仍然是直排直放,這主要是由于相關的法律體系還沒有得到足夠的健全和完善,存在很多漏洞可供一些企業去鉆營,并且導致很多企業沒有對大氣污染的敬畏和警惕心理,因此要抓緊構建大氣污染防治法律條例,完善法律的結構體系,有法可依,依法嚴肅處理違法企業和個人,只有強制性的法律約束,經過強化的管理力度,才能有效的制止亂排放的行為和現象。
2.3加大力度,治理水污染
城市的水資源主要來源于河流,之所以會出現水污染,主要的問題就出現在供水的源頭上,而分布在河流流域范圍內的工業企業應該是管理部門重點盤查和監督的對象,城市的發展依靠的是企業的稅收,因而一些地方政府為了經濟業績而對一些排污企業的不法行為不聞不問,很多可以在源頭杜絕的污染源就這樣形成并擴散出來,形成了嚴重的污染。因此要對城市河流區域內進行大規模的排查,對企業實施嚴格的監督管理,發現一起懲治一起,且不能只是用懲罰手段,還要積極為企業的轉型和升級出謀劃策,淘汰掉落后而且會污染環境的產能和生產方式,加快引進先進的治污設備和完善基礎設施的建設,綜合統籌,標本兼治,從長遠的眼光看待城市的發展問題。
結束語
當前,我國對于環保的意識正在逐步提升,對相關的環保項目正在全面進行開發和建設,使其能夠在我國得到良好的發展,實現更多的價值作用。因此,對于環保工程整個過程的管控工作要給予充分的重視,健全管理制度、規范管控流程和監督體系、優化市場規范和競爭規范、明確驗收評審標準,對每一個細節和步驟的管控都不能有所疏漏,全力加強對其的管理和控制,保障環保的相關工作能夠得到有序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姝宏.環保工程全過程控制管理問題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14):294-295.
[2]李永忠.全過程控制管理理念在環保工程領域中的應用及價值[J].南方農機,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