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選取2006~2014年浙江省教育經費EA與全省生產總值GDP的相關數據,建立VAR模型,并運用脈沖響應函數、方差分解等方法綜合分析了浙江省高等教育經費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高等教育經費與經濟增長存在長期均衡作用,且教育經費對經濟增長做出了重要貢獻。因此,浙江省應加大教育經費投入從而促進經濟的有效增長。
【關鍵詞】教育經費 經濟增長 VAR模型 脈沖響應函數 方差分解
一、引言
近年來,中國經濟發展狀況備受關注。21世紀是一個高端人才競爭的時代,教育對經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日前,互聯網+、人工智能、VR技術等高科技的主創團隊均為高水平人才,而高水平的創新型人才需要投入大量的教育資源。現在高等學校越來越重視科技成果的展示,我省對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斷加大,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國內眾多學者對高等教育與經濟增長的關系進行了研究,毛洪濤等(2004)根據1978~2002年的國內生產總值、高等教育入學率、居民收入指標建立ECM模型,經分析高等教育發展與經濟增長存在均衡關系,但高等教育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仍沒有完全釋放出來。郎永杰等(2011)根據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模型,測算出2000~2009年山西教育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82%,其中高等教育對其的貢獻率占4.7個百分點;山西省高等教育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不斷提高,呈明顯增長趨勢。
二、浙江省經濟增長與高等教育的描述性分析
浙江省位于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南翼,是我國經濟最活躍的省份之一,近年來浙江省經濟實現穩健發展。從圖2可以看出,我國高等教育經費的額度在不斷上升與圖1浙江省的經濟增長呈正向趨勢。
三、浙江省經濟增長與高等教育經費的VAR模型
(一)指標的選取
經濟增長與高等教育發展之間存在相關性。由于高等教育發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因素眾多,本文選取了高等教育經費EA(考慮到數據的完整性用教育經費總額近似代替),經濟增長指標選取浙江省GDP來進行實證分析。本文選取的是2006~2014年的數據并對所有數據取對數,分別記為lnGDP和lnEA;將其差分序列記為dlnGDP和dlnEA。目的一是縮小數據的絕對值,方便計算;二是壓縮了變量的尺度但不改變數據的性質和相關性;三是數據易消除異方差問題。本文GDP、高等教育經費EA的數據分別來源于《浙江省統計年鑒》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其中2012年的教育經費數據為近似值會有略微地誤差。
(二)VAR模型的建立
向量自回歸(VAR)模型是由多元時間序列變量組成的,是向量自回歸移動平均模型的簡化。向量自回歸是指系統內每個方程都包含有相同的內生變量的滯后期。本文運用VAR模型對浙江省經濟增長與高等教育經費進行實證分析,VAR模型可以表述如下:Yt=A1yt-1+A2yt-2+A3yt-3+......+Apyt-p+Bxt+ut
其中,yt為k維內生變量向量;xt為d維外生變量向量;ut是k維誤差向量A1,A2,A3,...,Ap,B是待估系數矩陣;ut為K維向量的方差協方差矩陣;p為模型的滯后階數。
四、模型估計及結果分析
(一)數據平穩性檢驗——ADF檢驗
由于時間序列大多存在非平穩性的現象,簡單的回歸可能會產生“虛假回歸”的現象,因此需要對時間序列的平穩性進行ADF檢驗。
從ADF單位根檢驗結果可以看出,lnGDP和lnEA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是不能通過的,即該時間序列是非平穩的;對變量進行一階差分檢驗仍是非平穩的;繼續進行二階差分可知該序列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是平穩的。為此,筆者建立了VAR模型對全省生產總值GDP和教育經費總額EA進行實證分析,并得出相關的結論。
(二)VAR模型的結果
VAR模型的輸出結果主要包括:一是VAR模型參數估計結果;二是VAR模型的回歸統計量及整體的檢驗結果。
又由VAR模型滯后檢驗的結果可知,若VAR模型所有根模的倒數均小于1,所有點都在單位圓內,則該模型是穩定的;反之即不穩定。如圖4可以看出全部單位根均在單位圓內,說明該VAR模型是穩定的。
(三)Granger因果檢驗
1969年,Granger提出了格蘭杰因果檢驗法,用來檢驗變量間的因果關系,判斷一個變量的變化是否是另一個變量變化的原因。通過檢驗判斷出變量y在多大程度上能被變量x所解釋。從表5來看,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變量logEA能格蘭杰引起變量logGDP,即拒絕原假設;但變量logGDP不能格蘭杰引起變量logEA,即接受原假設。
(四)脈沖響應函數和方差分解
1.脈沖響應函數。本文用脈沖響應函數(IRF)來描述隨機誤差項的波動對內生變量的當期值和未來值所產生的影響程度。
從圖4可以看出,在本期給教育經費一個正沖擊后,浙江省GDP會在第二期有一個迅速增長的趨勢,表明EA在短期內會對GDP增長產生正向作用,在第二期到第四期間GDP有小幅的上下波動,在第四期后開始較為穩定的增長,這表明EA的某一個沖擊會給浙江省GDP帶來正效應,即EA的增加會在隨后的6個月內對GDP的增加產生穩定的拉升作用,并且具有較長的持續期。
2.方差分解。方差分解是分析每個結構沖擊對內生變量變化的貢獻率,進而評價不同結構沖擊的重要性。從圖5可以看出,浙江省EA對浙江省GDP的貢獻率在前兩期是遞增的,在第三期以后處于較平穩狀態,且貢獻率較大。圖5中,橫軸為滯后期數,縱軸為EA對浙江省GDP的貢獻率。
五、結論
基于上述分析,說明教育經費總額對浙江經濟增長具有重大的影響。因此在未來經濟發展過程中,我省應增加教育經費的投入,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學水平,提升受教育者的綜合素質,從而創造出更多的高科技產品及服務,為浙江省的經濟增長貢獻一部分力量。
參考文獻
[1]汪余宏.江西省經濟增長與高等教育發展關系的實證研究[D].江西:南昌大學,2008.
[2]李治國,周德田.基于VAR模型的經濟增長與環境污染關系實證分析——以山東省為例[J].低碳經濟.2013:11-16.
[3]王濤等.新疆農業進出口與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基于VAR模型[J].安徽農業科學.2015,43(11):322—325,337.
[4]張大維等.Eviews數據統計與分析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189-205.
[5]張琴.基于VAR模型對中國經濟增長因數的實證分析[J].黑龍江對外貿易.2008:11-13.
[6]毛洪濤等.高等教育發展與經濟增長關系的計量分析[J].經濟經緯.2004:92-95.
[7]郎永杰等.2000~2009年山西省高等教育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的實證與比較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61-64.
作者簡介:吳鵑(1995-),女,漢族,浙江蘭溪人,就讀于寧波大紅鷹學院,專業方向:金融工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