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悅
【摘要】2014年以來我省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量持續下降,對外貿易出口總量由2014年的448.5億美元下降到2016年的279.5億美元,下降幅度達到37.68%,“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為我省對外貿易格局帶來了新的機遇,同時也伴隨著挑戰,怎樣更好的利用“一帶一路”戰略來發展我省對外貿易是我們目前面臨的難題。
【關鍵詞】對外貿易 一帶一路 機遇
一、四川對外貿易現狀
四川省對外貿易近年來發展迅速,進出口總額在2014年達到歷史峰值,其中2014年出口貿易為448.5億美元,進口貿易為254億美元,但隨著新的一輪經濟危機的到來,在2014年后我省對外貿易整體呈下降的趨勢。
(一)出口和進口結構
以2014年為例,2014年四川省進出口總額達到702.5億美元,同比增長8.76%。其中,出口額為448.5億美元,同比增長6.91%;進口額為254億美元,同比增長12.2%。同期而言,進口額增長大于出口增長,增長速度放緩。
(二)商品結構
從表1,2可以看出,2014年四川省出口商品中機電產品出口額為292.6億美元,占比為57.3%,同比增長為8.01%;高新技術產品出口210.5億美元,占比為41.2%,同比增長為9.64%;在進口商品中機電產品進口額為186.9億美元,占比為53.4%,同比增長為11.8%;高新技術產品進口額為158.2億美元,占比為45.2%,同比增長為15.9%;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在我省對外貿易中的比重中占據絕對優勢,農產品比重較小,同時,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長強勁。
(三)貿易方式
從表中可以看出,我省出口多數時間以一般貿易為主,進口以加工貿易為主。2014年出口貿易中一般貿易為197.6億美元,占全年出口貿易的44.1%,同比增長2.22%,加工貿易為174億美元,占全年出口貿易的38.80%,同比增長為3.57%,其他貿易為76.8億美元,占全年出口貿易的17.1%,同比增長為32.19%;進口貿易中一般貿易為78.3億美元,占全年出口貿易的30.8%,同比減少0.89%,加工貿易為110.8億美元,占全年出口貿易的43.6%,同比增長為6.95%,其他貿易為64.9億美元,占全年出口貿易的25.6%,同比增長為48.17%。加工貿易對我省而言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也是我省提高出口產品含金量的突破口。
二、“一帶一路”戰略的內涵
“一帶一路”是中國首倡、高層推動的國家戰略,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訪問中亞和東盟期間先后提出了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簡稱“一帶一路”)。根據中國社會科學網公布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主要包括東南亞十一國、南亞七國,中亞六國、西亞十八國、中東歐十六國、獨立體四國以及蒙古和埃及等,以上國家大多數是發展中國家和不發達國家。通過大力發展和支持“一帶一路”戰略可以很好的解決我國產能過剩、外匯資產過剩問題;更好的協調區域發展水平,在提升向東開放水平的同時加快向西開放步伐,使得我國經濟健康平衡發展;“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可以為我國拓展對外貿易的空間,改變目前以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為對外貿易主要對象狀況,在對外貿易上爭取更大的話語權;同時也可以為人民幣國際化創造條件,目前我國已經與“一帶一路”沿線多個國家簽署貨幣互換協議。
三、“一帶一路”戰略對給四川對外貿易的機遇和挑戰
首先有利于我省調整區域外貿結構,開拓多元化的國際市場。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依靠自身人力成本優勢,對外貿易主要集中在西方發達國家,但本世紀以來,連續的金融和經濟危機,導致發達國家增長乏力,對貿易的需求程度下降,特別是2012年以來,由于美俄在敘利亞問題上的對立,國際石油價格下降,經濟增長放緩,我省對外貿易出口總量從2014年的448.5億美元下降到2016年的279.5億美元,下降幅度達到37.68%,“一帶一路”戰略正好為我省對外貿易帶來新機遇,可以大力發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雙邊貿易,保持我省對外貿易的平衡發展。
其次,“一帶一路”戰略可以為改變我省貿易結構,促進加工貿易持續增長和轉型升級帶來了機遇。中國制造水平在整體上與歐美發達國家有一定差距,導致我們對外貿易一直以一般貿易為主,但是相對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國制造整體上優勢較為突出,“一帶一路”戰略加強與之關聯國家的貿易,第一可以解決轉移過剩的生產能力,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促進我省經濟的健康發展,對外貿易總量持續增長;第二,通過政策支持和引導境外加工貿易,促進我省產業技術升級和進步,提高我省的經濟競爭力;第三,利用四川省在西部地區獨特的人才優勢,鼓勵加工貿易企業加大科研投入,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進一步提升企業產品的附加值,改變我省的對外貿易結構。
最后,出臺相應的產業政策,引導外商投資結構的調整。成都作為西部地區最具活力的投資城市之一,近年來取得了顯著的成就,英特爾成都工廠是英特爾全球最大的芯片封裝測試中心之一;全球最大的代工企業富士康在成都設廠等等。但是這些企業集中投資的產業是勞動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產業,為了適應我國向新型工業化國家發展,所以我們應該結合四川優勢,引導企業加大在高新技術產業研發、金融保險業、教育等行業的投資,吸引國際技術水平高的外國企業對我省進行投資,以此,加快產業結構轉變的步伐。
“一帶一路”戰略帶來機遇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新的挑戰,首先我們應該認識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很多處于地緣政治區域,大國之間利益交匯,各國之間互信不足;其次,沿線國家政治體制差異大,宗教信仰問題突出,極端勢力層出不窮,國家內部面臨著政治局勢不穩定,政府違約風險高;第三沿線國家經濟發展極不平衡,資金匱乏,基礎設施落后,是制約這些國家經濟發展的瓶頸,資金回收也是一大難題等等。總之,在我省對外貿易持續下降的今天,怎樣合理利用“一帶一路”戰略歷史機遇來提升我省對外貿易總量,又能很好的避免風險是我們每個管理者應該思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焦聰.“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對我國外貿的影響.對外經貿,2016年第2期.
[2]周建國.西部大開發與中國和中東的經貿合作機遇.世界經濟研究,2010(11).
[3]劉紅.“一帶一路”戰略發展機遇與風險論析[J].人民論壇,2015(29).
[4]林悅勤.“一帶一路”構想:挑戰和應對[J].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學報,2015(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