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迅速發展,其融資難的問題也日益暴露出來。科技型中小企業擁有很多優秀的知識產權及創新能力,但他們的風險也較大,難以在資本市場得到充足的資金來發展自身。知識產權證券化無疑為這些科技型中小企業帶來了很好的機遇。本文旨在通過分析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特征及現狀,思考如何通過知識產權證券化來解決他們的融資問題。
【關鍵詞】科技型中小企業 知識產權證券化 金融科技
一、科技型中小企業經營特征簡述
科技型中小企業是指以科技人員為主體,對各類知識進行研究并應用,將理論上升為實踐并提供服務的企業。在融資方面,主要利用自籌資金、資源組合及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方式進行融資,以得到長遠的發展。科技型企業主要屬于以下技術領域:電子信息、生物科學、新能源、光機電一體化、航空航天及地球空間海洋工程等。
科技型中小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主要有創新性、高風險性、高投入性等特征。第一,創新性。創新性是科技型中小企業相比于一般中小企業最明顯的特點。創新是科技型企業的靈魂,是科技型企業賴以生存的根基。科技型企業需要利用資源與各類生產要素相結合并進行創新,依靠創新來獲取利潤并取得長久的發展。第二,高風險性。由于科技型中小企業依靠技術創新來獲取利潤,那么技術創新是否能成功實現,實現的技術創新是否符合社會的需求,技術創新對市場更迭的反應力如何以及能否產生一定持續期的盈利都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科技型中小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具有較高的風險性。第三,高投入性。在一件產品或技術在被創造出來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大量的人力財力作為研究支撐,還需要相關的資源配合及各種活動的舉行。這中間都需要大量的資金進行支持。而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研究成果在短時間內不一定能得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前期需要墊付大量資金,收益卻不是很明顯。每一項科研成果從研究到開發到產業化都需要大量的資金用于周轉,因此如何融資是科技型中小企業需要考慮的重點。
知識產權證券化恰好可以解決科技型中小企業這種融資需求。知識產權證券化本質與資產證券化相同,都是將未來預期得到的現金流提前折現,以獲取當前收益的一種融資方式。但知識產權證券化有其自身特點,它以金融技術為依托,知識產權信用為擔保,證券化為載體來進行融資。比如可以將知識產權的使用權、使用許可費等為擔保進行融資,提前獲得現金流,對于科技型中小企業這種擁有大量知識產權、有預期穩定收益并且急需大量資金的公司來說很有吸引力。
二、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現狀
溫家寶總理曾說:“未來世界的競爭是知識產權的競爭。”而我國的科技型企業更是引領我國走向一個創新型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科技型企業發展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我國的科技競爭實力。根據中國知識產權局的統計,2017年一月份全國國內專利申請量總計296775件,國內專利授權量總計124565件。再以廣東省為例,截止到2013年底,廣東省的科技型企業數量已達7432家,總產值25759億元,民營科技企業的數量更多,億萬元規模以上的有2166家,千萬元規模以上的有6233家,百萬元以上的8233家。其專利申請量在2014年達到了238751件,授權量179953件,兩者數量平均占全國總量的11%~15%。{1}
(一)面臨的問題
從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數據來看,雖然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的數額巨大且發展迅猛,但是從科技型中小企業實際發展來說,還存在很多的問題,即使有較多的知識產權但也提高不了企業經營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具體原因如下:
第一,融資渠道單一。由于我國資本市場準入門檻較高,中小科技型企業難以在資本市場上進行大量融資,其融資方式主要是銀行借貸及風投等。現今世界發展迅速,創新的思維及充足的資金很容易成就一個小公司。在我國中小企業中不缺乏優秀的知識產權,只是由于缺少資金而大大限制了他們的發展。
第二,融資效率低下。科技型中小企業在實際發展的初期,無法得到金融機構等的支持,因為他們的風險相對較大,金融機構不大可能為他們大量融資,這種情況下,中小型科技型企業只能慢慢靠自我積累的方式進行融資,速度很慢效率很低,并有可能在慢慢積累的過程中由于資金跟不上而導致自己的產品不能跟上時代的潮流影響企業的發展。
第三,社會扶持機制不完善。雖然政府與社會機構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創新設立了專項基金,但是在其具體融資過程中,總因為中小企業的信譽不高的緣故而出現融資難的現象。而且,中國目前沒有健全的社會信用體系,缺乏良好的信用評估機制及不規范的融資,就會導致很多中小企業無法獲得資金上的滿足,從而影響企業的長遠發展。
(二)面臨的機遇
雖然科技型中小企業目前融資情況不容樂觀,但現今金融科技的發展為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證券化提供了發展機遇。
首先,在相關的政策文件上,國家加大了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扶持。2016年底國家九部委會同北京市政府出臺了《關于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國家科技金融創新中心的意見》。這個國家的指導文件,對于“十二五”規劃中提出的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開創科技發展的新局面、構建創新型國家意義重大。北京中關村作為政策試驗田,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提出了便利的通道,為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證券化提供了法律上的可能性。
第二,在現階段的經濟大環境下,中國的金融科技走在世界前沿,數字金融服務行業更是處于高速的發展期,許多科技型中小公司也正在盡可能擴張自己。金融科技的發展為這些中小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有利于他們憑借自己的創新獲得大量融資。而這也給了企業知識產權證券化的良好契機,將金融與科技結合起來,建立專業化、網絡化的中介服務機構,尋找那些有發展潛力的合適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將他們篩選出來,并通過中介的作用,將資產打包起來,由SPV操作,通過增級等方式發行債券到證券市場中,可以提高效率,減少傳統知識產權資產池選擇的難度。endprint
第三,隨著科技技術的進步,金融與科技越來越緊密的加強,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證券化成本也會降低。比如之前靠投資銀行等金融機構對知識產權的選擇,增信等方式都需要大量的人力來考核操作,現在可以通過互聯網將這些科技型企業的知識產權狀況,知識產權產業化的評估等建立數據庫,為接下來的知識產權證券化的數據搜集,知識產權價值的評估模型提供有力支撐。技術的進步必然會以互聯網為強大支撐,推動科技型企業的發展,增強企業的創新力,擁有更多有發展潛力的知識產權,從而為資產池挑選出更多優秀的基礎資產,有利于形成有效的基礎資產組合,更有可能獲得可觀的利潤。
三、政策建議
首先,采用政府主導型的SPV模式。從其他國家的資產證券化興起來看,政府和市場的作用十分關鍵。有市場起主導作用的資產證券化案例,比如最開始的美國的鮑伊債券,美國政府幾乎完全沒有參與,完全是市場創新的結果。也有政府起主導作用的資產證券化案例,如日本。日本的知識產權證券化案例幾乎都是由政府主導完成的,甚至是政府專門設立特定的公司,將合適的專利交由地方經營。
我國目前的情況是:一是知識產權證券化在我國還屬于新鮮事物,能借鑒的成功案例很少,并且缺乏相關的法律體系,缺少對知識產權證券化規定的相關條款。二是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專利轉化率,產業化水平差,沒有發揮專利應有的作用,缺乏足夠的資金是限制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三是我國目前的金融管制很嚴格,且我國屬于政策導向型的國家。因此,我國現階段應該采取政府主導型的SPV模式更有利于知識產權證券化的起步。
其次,知識產權的選擇要嚴格。資產證券化的關鍵在于資產池的構建。資產池構建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是對潛在的知識產權價值進行評估,篩選出適合證券化的資產。第二是資產池中的基礎資產需要種類豐富,為了分散風險。由于知識產權證券化在我國剛起步,所以政府和市場應該做好充足準備來發展知識產權證券化,知識產權的具體選擇十分重要,需要能在未來產生穩定的現金流,這就要求它能在未來盡可能長的時間里處于絕對優勢的地位,才能在證券化中取得成功。在最開始的知識產權證券化試驗中,我國應選擇發展水平較高,在國際領先或者比較成熟的領域內實行。比如在電子與信息、航空與航天等領域開始實行。
最后,加強人才培養。發達國家往往擁有較高水平的知識產權領域與金融領域的人才,以及擁有先進的運作技術為支撐。知識產權證券化要求很高,不僅需要嚴格的構建資產池、信用增級等方面的高端運作,還需要能夠熟練實際操作的高級人才,兩者相結合才能夠保證知識產權證券化的順利進行,最大限度的達到融資目的,滿足各方的實際利益需求。因此我國想要繼續保持經濟的穩健發展就需要大量的復合型人才對知識產權證券化的各個環節進行把關創新。
注釋
{1}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http://www.sipo.gov.cn/tjxx/tjyb/,2017年2月20日訪問。
參考文獻
[1]湯珊芬,程良友.知識產權證券化探析[J].科學管理研究,2006,04:53-56.
[2]文玲.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體系研究[J].中國商論,2017,(02):30-31.
[3]王雙慶.知識產權證券化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2.
[4]孫波,朱文博浩,馮紫薇,閆敘.廣東科技型企業知識產權金融證券化和科技服務機構的互動機制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6,(30):75-79+96.
作者簡介:劉天然(1994-),女,漢族,山西長治人,任職于天津財經大學,研究方向:金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