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林
摘要:童年教育是一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時期之一。音樂教育是兒童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越來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視。兒童手風琴教學是兒童音樂教學的重點,以提高教學質量和促進兒童手風琴教學的特殊性的觀點發展,重點對主要內容的基本形式,兒童手風琴教學的主要方法,對兒童手風琴教學分析綜合能力培養兒童的作用,本文根據我見,來進行分析。
關鍵詞:演奏姿勢;手指基本技巧;風箱演奏技巧;練習方法
音階練習是手風琴演奏的基礎,也是手風琴演奏基本功訓練的重要內容之一,在手風琴教學中極其重要。音階練習有助于我們熟悉每一個音在鍵盤或貝司上的位置,掌握正確的、符合自然規律的指法邏輯,這樣才能夠更快更準確的完成曲目練習、固定手型和提高手指機能,繼而達到將曲目表現得更加順暢、完整、準確、富有表現力[1]。
手風琴是一種流行樂器,受多學習者喜愛。在學習手風琴的過程中,首先要打好基礎,注意基本功的訓練,使學生具備演奏音樂作品的能力。手風琴基本訓練的主要內容包括演奏姿勢和基本演奏技巧。運動員在實踐中應注意技術動作規范,采用多種不同的練習方法,以達到良好的訓練效果和提高成績水平。
一、演奏姿勢
手風琴的姿勢包括標準坐姿和拉手方式。
1、坐姿演奏時身體坐在椅子的前三分之一處,上身垂直,眼睛平視前方,雙臂自然垂下,雙腿平行分開,右腿位置稍前于左腿,雙腳腳掌著地,演奏的過程中身體不要左右搖晃,始終保持平穩的姿態。
2、持琴方式雙臂環抱手風琴,使琴身與身體貼合,調整背帶、貝司帶的位置。(1)背帶。右臂背帶調整到比左臂背帶稍長的位置。右臂在演奏右手鍵盤的過程中上下快速跑動,必須留有足夠的空間,因此背帶稍長;左臂在演奏中推動風箱的開合,必須貼緊風箱演奏,因此背帶稍短。(2)貝司帶。貝司帶要調整到松緊適中,使左手手腕能夠順暢地上下移動。
二、基本演奏技巧
手風琴基本動作技能,包括手指的基本技能和風箱的演奏技巧,演奏者需要進行綜合練習,注意技術動作規范。
1、手指基本技巧。(1)音階。練習音階,鍛煉左右手演奏音階的快速跑動能力、反應能力及雙手配合能力。(2)琶音。練習琶音,鍛煉左右手演奏琶音的控制能力、跑動能力,達到連貫、快速地演奏。(3)音程與和弦。練習音程與和弦,鍛煉左右手演奏音程、和弦的同時性,達到準確、有力地演奏。(4)八度音。練習八度音,鍛煉左右手手指的支撐力,達到均勻、有力、快速地演奏。(5)三連音。練習三連音,鍛煉左右手控制拍子的準確性,三連音中的每個音符都要清晰、均勻。
2、風箱演奏技巧。(1)風箱的開合。在表演過程中,表演者應保持風箱打開和關閉。當風箱打開時,它們是正風扇,關閉時應保持同樣的方式,注意不要倒置風扇。(2)根據樂句的劃分使用風箱。演奏者在演奏音樂作品時,要對作品進行分析,將樂曲的樂句進行劃分,在此基礎上安排風箱的開、合,合理地使用風箱。(3)演奏重音。當用重音符號做筆記時,需要仔細安裝風箱。左臂使左手腕夾住風箱,強調重音,注意肌肉,不僵,發動力后適當放松。(4)打標線。當打上劃痕短語時,演奏時要從心上唱出這些樂句,形成連貫的氣氛,同時帶動風箱操作,不斷打開或關閉不通氣,以免打斷橫梁。(5)抖風箱。抖風箱是風箱演奏技巧中很重要的部分,也是比較難掌握的部分。常見的抖風箱技巧包括:①兩抖風箱。演奏者在一次快速的風箱開合中演奏出兩個音,并且持續進行一段時間。在這個過程中,演奏者要始終保持相同的速度、力度,清楚地演奏出每一個音。②三抖風箱。演奏者在一次快速的風箱開合中演奏出三個音,第一個音是開風箱,第二個音是合風箱,第三個音是合風箱之后風箱上端兩邊的碰撞,通過振動氣流發出聲音。演奏者要注意第二和第三個音的演奏動作幾乎是同時完成的,須把握好肌肉的緊張與松弛,不要過度緊張,否則最后兩個音就難以演奏清楚。③四抖風箱。在三抖風箱的基礎上,演奏者完成三個音的演奏動作之后,將風箱再往外彈開一下,形成四抖風箱。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最后一個演奏動作是將風箱打開,所以連續演奏四抖風箱的時候,風箱打開的幅度就會越來越大而難以控制。因此,演奏者應安排好風箱打開的速度,才能連續地演奏四抖風箱[2-4]。
3、基本演奏技巧的練習方法,手風琴練習的基本技巧,需要使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包括不同速度的練習。(1)慢速練習。在練習中,演奏者需要放慢速度進行演奏,放大細節,注意規范每一個演奏動作,使練習的過程具有針對性、有效性。(2)中速練習。在慢速練習的基礎上,該播放器可以適當地加快性能,提高性能的準確性,使性能更加協調流暢。
對于手風琴演奏者來說,能否運用好手風琴的風箱,如同歌唱家能否掌握好歌唱的呼吸一樣重要。風箱運用的技巧是手風琴演奏中非常重要的內容。風箱的控制直接影響到音色、力度、音樂表現。研究和掌握手風琴風箱運用的技巧對整個手風琴的演奏和音樂的表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只有掌握好這些技巧,才能使樂曲奏的更加美妙動聽[5]。
三、結語
總之,為了進一步完善手風琴教學,豐富教學形式,繼續加強手風琴課程建設,應注重多技能人才的培養。手風琴伴奏是中小學音樂教師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功。培養學生的伴奏技能是師范手風琴教學的主要目的。研究手風琴伴奏教學的基本技巧,從基礎訓練、作品分析、習慣培養等環節入手,有效提高師范生的手風琴伴奏能力,這是師范手風琴教學體現師范性的關鍵。拓展師生專業知識,為學生提供與外界廣泛、有用的信息交流,拓展新課程建設,拓寬就業創業渠道。教師應密切關注國內和國際手風琴的發展,應派教師到國內外知名藝術院校,邀請講座培訓、大師班等組織,交流音樂會和其他形式的學校,不斷改善和提高教師的知識結構,提高教師素質的提高教學水平,結合教學的實踐。不斷鍛煉學生的表現能力。手風琴應從小學生抓起,這是今后手風琴事業發展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 張鑫.手風琴練習的基礎—音階[J].亞太教育,2015,(20):180.
[2] 馮瑤.淺談手風琴基本功的訓練[J].黃河之聲,2015,(08):42-43.
[3] 韓紅娟.師范手風琴伴奏教學[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09):190-191.
[4] 劉紅洲.論高師手風琴彈唱技能的培養與訓練[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2015,(03):65-66.
[5] 劉勝男.淺談手風琴風箱的運用技巧和訓練方法[J].科技風,2010,(0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