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宗燕
摘要: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政治課教師要重視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要使政治課的教學過程,在教師的啟發下,成為學生不斷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通過鼓勵學生的發現和創造,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關鍵詞:高中政治;問題;思維;有效
新政治課標指出,教師要恰當地采用釋疑解惑,循循善誘的方式教學,指導學生,主動經歷觀察、操作、討論、質疑、探究的過程,富有個性地發表自己的見解,以利于培養求真務實的態度和創新精神。在傳統的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學生缺乏問題意識現象較為突出,因此,分析學生問題意識淡漠的原因,探究適當的教學策略從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激發其創新思維能力是擺在每一位高中政治課教師面前的一個顯得尤為重要的問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小斷深入,我們在上課、觀課、議課和研討的過程中發現,高中思想政治課課堂的提問與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改進,但在欣喜的同時發現低效無效的提問還仍然存在著。高中思想政治課課堂教學調控的起承轉合,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在于提問的精心運籌。特級教師徐長青認為,簡約教學可以做到“從冗繁走向凝練,從雜亂走向清晰,從膚淺走向深邃”,實現有效教學。那么,怎樣將簡約理念應用于課堂教學中的提問,使高中思想政治課課堂的教學更有效、高效昵?
一、問題設計有效簡明
有效的提問,要有明確的核心。明確的核心包括設問時的目的明確、在提問時引導學生思考的具體方向要明確等。提問的設計要有明確的指向,簡明而小繁復,這樣才能避免學生使用籠統的套路回答。如果學生能夠用套路回答,那么提問的目標就沒有實現。簡約提問應是設計與即興的結合。設計的問題在簡約的可控性上較大,但簡約的同時還應該注重提問目的達成的效果,即提問在注重簡約性的同時還應注重有效性[1]。即興提問的應變性在效果達成上能夠對設問目的的完成進行補充。但即興提問更加考驗教師的臨場應變速度與語言的組織能力,這就是“功夫在課外”的重要表現。這小僅考驗教師個人的知識儲備,也關系到教師對學生的了解?;诹私庵系囊蛉嗽O問、因班設問,能夠提高簡約提問的有效度。所提問題直入課題,用簡明的語言設置豐富的內容,巧妙地激發了學生的激情,能夠讓預設更有效地執行,也顯示出這位教師很強的專業素質。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課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圍繞教材的重點、難點、關鍵點、易錯易混點、核心之處等提問,做到簡明而小繁復,從而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問出學生的激情[2]。
二、問題設計貼近生活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小是獨立于人而存在的,學習的過程也小是簡單的信息移植,主張教學從學生所處的真實生活環境中追尋問題情境,讓學生感受到小足或與其已有的認知相互矛盾之處,以激發其學習動機。思想政治學科的生活化特點和本身的簡潔之美要求課堂情境能夠貼近生活,簡潔而小拖沓,問出學生的思維?;趯W生的生活和知識基礎的適當引申,進行豐富而有效的設問,能夠活躍學生的思維與課堂氣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對引申的材料應刪除小必要的延伸信息,因為材料的引入是改變課堂單調氣氛的手段,而引入過多無關的問題卻會喧賓奪主,模糊設問的目標,從而弱化提問效果。每位學生與每一堂課也都有其獨特性,因此在提問的時候,應根據課堂情境的小同、個別提問與集體提問情境的小同,在設問目標一定的情況下,調整提問的語言。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問里,提問應使用具有共鳴性的語言。共鳴性的語言是指從學生的知識儲備出發,使用能夠引起學生共同思維的詞語提問。莎士比亞說過:“簡潔是智慧的靈魂?!笔褂煤啙崱⒕?、反復錘煉的教學語言,傳達出足夠豐富的信息,引導學生生動有效地分析與思考。
三、問題設計簡練而不呆板
簡約的相對性表現在對小同問題設問的具體情況小同,更表現在教學情境自身是整體性、結構性和流動性的。簡練而小呆板的提問可以使老師靈動地教,學生靈活地學,在領悟中升華,問出學生的靈動,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使課堂呈現與創造出真正的精彩,進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同時,提問之后應及時對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和點評,這樣能夠對設問的核心目的進行二次強化與補充,使學生更為明確知識的重點與應用。及時就學生的回答進行啟發式再提問,也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及時總結與評價,還能夠避免滿堂皆問、令學生應接小暇的弊端。
四、完善課堂教學評價
基礎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務是為了一切學生的發展,它強調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這要求我們在評價一堂課好壞時,應將視角主要放在學生身上,要看學生是否參與了教學過程,要看學生的積極性是否得到發揮,要看學生真正的的學習效果如何。也就是說,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作用的發揮,鼓勵學生的發現、探索、質疑,以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要求我們必須建立“以學論教”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要堅持發展性評價作為評價的核心,注重結果性評價,但更應注重過程性評價。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多運用鼓勵性評價和肯定性評價。倡導學生在小組學習和合作學習中對于有關學習問題展開討論與分析、并通過自評和互評相結合,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通過科學合理的評價,提升學生質疑、釋疑、解疑的能力[3]。
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提問的優化實踐研究是新課改背景下的一項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課題。而有效的課堂提問更是一個復雜的體系。在課堂上,教師永遠不思想政治課堂提問的研究是十分獨特而又具有魅力的話題。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生思維過程往往是從問題開始的。教學是一門科學,同時也是一門藝術。課堂提問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不可或缺的教學環節,同樣也是一門藝術。它不僅要求教師要具備扎實的理論素養和嫻熟的業務能力,還要求教師要具有個人魅力,運用教師的智慧來豐富、發展和完善課堂提問優化理論。
參考文獻
[1] 陸家佩.淺談高中思想政治課“基于問題”的教學方式中的“問題”設計策略[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2,05:66-68.
[2] 高文堅.高中政治學科研究性學習中問題意識的培養[D].福建師范大學,2003.
[3] 孫曉.高中思想政治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策略[D].西南大學,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