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琴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研究,不僅能夠實現小學德育目標,還能夠為小學語文教學進步帶來幫助。文章先對小學語文德育滲透的必要性進行闡述,之后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對策進行探討,希望能夠為小學語文德育目標的實現帶來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德育滲透;對策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德育作為最基礎的教學內容,其對于學生的全面素質發展意義重大。為了更好的實現素質教育目標,學校開展以基礎教育學科為載體的德育滲透工作,小學語文作為基礎教學學科的典型內容,做好在其課堂上的德育滲透,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實現意義重大。從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德育滲透效果來看,其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為了更好的實現素質教育目標,進一步對其予以研究很有必要。
一、小學語文德育滲透的必要性
從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需求角度分析,實現對德育內容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對于推動小學語文教學發展水平來說意義重大:
1、新課改的基本要求。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素質教育作為最基礎、最主要的教學目標,其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影響至關重要。在這一前提下,小學語文學課標中明確指出,教師要在完成基礎學科教學任務的基礎上,將德育工作與學科教育相互融合,做到德育內容貫穿于語文知識當中,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也能夠獲得道德品質的教育,幫助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建立起正確的思想道德素質,為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構建打下基礎[1]。
2、素質教育基本內容。素質教育作為我國教育事業當中最科學的教育目標,其在小學教育階段的落實,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實現全面素質發展,還能夠推動小學教育水平進步,小學語文作為小學教育階段的基礎內容,將德育內容滲透到其教學過程中,正是實現素質教育目標的關鍵性教育策略。從我國教育事業發展過程來看,應試教育所帶來的消極影響仍然對小學語文教育發揮作用,這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極為不利,所以教師必須要加大對素質教育的研究,真正實現智育、德育兩手抓,讓學生能夠在智力水平和道德素質上平衡發展,為學生的全面素質發展打下基礎。
3、學生身心發展需求。小學是我國教育事業的基礎階段,處在小學學習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構建人生觀的關鍵時期,他們需要教師的引導和幫助,才能夠建立起正確、健康、科學的人生價值觀,所以在小學教育階段進行德育滲透研究,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小學語文學科作為小學教育的基礎學科,其因為教學內容的特殊性,而更容易讓學生所接受,在這一前提下教師需要發揮出自己的指導作用,通過將德育內容融入到語文知識中,來實現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讓他們能夠逐漸建立起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為學生健康的身心發展帶來支持。
二、小學語文德育滲透的對策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課堂上的德育滲透是多方面的,其需要教師將德育工作滲透到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中,真正的做到潤物細無聲。
1、構建良好德育環境。構建良好的德育滲透環境,是實現小學語文德育滲透的基礎措施。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充分研究語文教學內容及其教學環境構建元素的基礎上,將德育內容滲透到教學環境構建環節中,讓學生能夠在語文知識學習環境內,實現對道德品質水平的提升。為此,教師還可以在班級中懸掛一些具有德育意義的名言,例如“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實現對班級人文環境和的與環境的雙重構建。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開展“每周德育小故事”的活動,來通過講故事實現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構建起班級內良好的德育環境,為學生的道德品質培養目標實現創造條件[2]。
2、挖掘教材德育內容。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內容是實現小學語文德育滲透的重要途徑,其需要教師充分的分析和研究教材內容,從而實現德育滲透目標。從我國當前的小學語文教材來看,其內容是經過編者重重選拔、甄選的精華,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優秀思想道德品質內容,這對于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價值觀念具有重要意義。例如在進行《和時間賽跑》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對課文內容的深入挖掘,來讓學生真正的感受和體會到時間的寶貴,從而培養起學生珍惜時間的良好品質,為他們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構建帶來支持。
3、發揮教師榜樣作用。教師作為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的知識教學者和行為引導者,其對于學生正確人生價值觀的構建影響極其重大,因此教師可以通過發揮出自己榜樣的作用,來實現對學生在道德品質方面的教育和培養,為他們的健康成長帶來支持。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的言行舉止,以此來感染學生,讓他們感受到教師良好人格魅力的構建來源于自己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從而促動學生也能夠嚴格要求自己。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凡是對學生做出的承諾一定要做到,因為只有如此才能夠讓他們感受到誠實守信的重要性,為他們良好的道德素質品質構建帶來幫助。
4、開展課外德育活動。開展課外德育活動也是實現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重要途。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教師可以結合課堂教學內容,來開展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課外活動,讓學生接受更為具體的教育,從而為他們的道德品質構建帶來幫助。例如在進行《負荊請罪》的學習時,為了讓學生更為全面的理解廉頗知錯就改的良好品質,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學說對不起”的活動,讓學生在做錯事、說錯話時,能夠主動的說出對不起,承認自己的錯誤,從而培養起學生用于承認錯誤、知錯就改的良好品質,為他們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構建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結語
綜上所述,做好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研究,能夠為實現素質教育目標帶來重要幫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生活上的指導者,其必須要發揮出自己的指導作用,通過為學生設計良好的德育活動、發揮自己的榜樣作用等方法,來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也能夠得到道德素質方面的提升,真正的做到為學生的全面素質發展帶來支持,為我國優秀社會主義接班人的培養目標實現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 朱紅梅.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途徑與方法[J].成功(教育),2013,(01):249.
[2] 楊聰麗.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6,(05):86-8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