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滬生
工匠精神三十載(下)
——弘揚工匠精神,扎實發展學生文具行業專題討論之三
文/羅滬生
(接上期)
30年來,在協會領導下,不斷探索行業工作新思路、創新服務理念。筆者感到,只有了解行業,才能更好地為行業服務。專委會緊緊依靠、充分發揮廣大會員參與行業工作的積極性,努力把專委會辦成企業家之家。
針對各個時期的不同情況,舉辦多種內容的專題會議,邀請行業骨干企業參加,共同研討、交流。專委會秘書處將研討會形成的、比較一致的思路整理成文,通過相關途徑報道。歷年來,共召開13次專題研討會:
1991年12月08日,在浙江蕭山召開文具盒行業新產品研討會。
1992年09月27日,在江蘇無錫召開文具盒行業產品聯銷研討會。
1992年05月10日,在四川成都召開行業產品聯合銷售(聯銷)研討會。
2004年07月13日,在上海召開“學生用品行業知識產權座談會”。
2004年12月15日,在廣東中山召開“學生用品行業應對市場研討會”。
2005年06月04日,在福建福州召開“學生用品行業創建和諧環境研討會”。
2005年09月02日,在浙江寧海召開“學生用品行業新產品開發研討會”。
2006年01月09日,在江蘇太倉召開“首屆中國文具連鎖經營研討會”。
2006年09月16日,在福州召開“學生用品行業‘中國創造’品牌研討會”。
2009年01月16日,在浙江寧海召開“中國學生文具行業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研討會”。
2011年03月01日,在浙江寧海召開“學生文具行業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座談會”。
2012年08月21日,在廣州召開“學生文具行業實施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座談會”。
2014年11月26日,在浙江麗水松陽召開“中國學生文具行業創新驅動發展座談會”。
專委會把每年的年會,視為會員企業的交流平臺,成立以來已經召開30次會議(見表四)。秘書處根據各單位的特點,從各個不同角度,組織企業從不同角度做主題發言。交流經驗,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表四:學生文具專委會歷年年會

學生文具專業委員會年會(部分)

1987年12月2日,在廣東汕頭鮀島賓館召開塑料文具盒行業協作組年會。

1988年11月4日,在北京南苑機場宇翔園賓館召開塑料文具盒行業協作組年會。輕工業部文體處梁賢昆處長(左五)、張繼祖(左四)和韓中仁(左三)同志出席會議。

1991年3月25日,在福建晉江召開“中國文教體育用品協會文具盒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協會張繼祖(前排左四)和金毓剛(前排右二)同志出席會議。

1995年9月22日,在福建石獅賓館召開“塑料文具盒專業委員會1995年年會”。

根據行業發展的實際,協會領導指示:在文具盒專委會的基礎上,吸收學生用品生產、經營企業參加,更名為學生用品專業委員會。2002年12月14日,在福建晉江南苑酒店召開“中國文教體育用品協會學生用品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協會韓中仁理事長(前排左五)、劉六齡副秘書長(前排左四)出席會議。

2003年10月7日,在浙江寧海新世紀大酒家召開“中國文教體育用品協會學生用品專業委員會一屆二次會議,協會劉六齡副秘書長(前排右四)出席會議。

2005年11月1日,在廣東順德中旅大酒店召開“中國文教體育用品協會學生用品一屆四次會議”,協會胡啟昌副理事長(前排中)出席會議。

2007年11月1日,在深圳召開“中國文教體育用品協會學生文具專業委員會二屆二次會議”,協會楊立理事長(前排右四)出席會議。

2009年11月9日,在杭州蕭山開元賓館召開“中國文教體育用品協會學生文具專業委員會二屆四次(擴大)會議”,協會楊立理事長(前排中)出席會議。

2011年12月12日,在昆山召開“中國文教體育用品協會學生文具專業委員會二屆四次(擴大)會議”,協會楊立理事長(前排左七)、時任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的易曉俐(前排左八)出席會議。

2012年11月27日,在寧波索菲特大飯店召開“中國文教體育用品協會學生文具專業委員會三屆三次會議”,協會林小沖理事長(前排左八)、時任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的易曉俐(前排左九)出席會議。

2015年5月27日,在廣東中山大信假日酒店召開“中國文教體育用品協會學生專用文具專業委員會四屆一次會議。”時任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的易曉俐(前排左八)出席會議。

2016年12月27日,在福州于山賓館召開“中國文教體育用品協會學生文具專業委員會四屆二次會議”,時任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的易曉俐(前排左七)出席會議。
根據國家、行業各個時期的中心工作,在行業內開展專題討論,統一思想,提高貫徹執行國家中心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我們將討論的內容整理成文,發表在《文體用品與科技》、《學生文具通訊》等刊物,相關網站轉載。

表五:歷年來,各個專題討論和整理的文章題目
學生文具專委會堅持調查總結,交流經驗,共同提高,促進行業發展。筆者深入企業調研,總結各單位創新驅動轉型發展,建設優秀企業文化的經驗,并將這些先進經驗上升到理論。根據學生文具專委會年會的決定,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先后撰寫出版了《應對》、《轉型》、《創新》和《圓夢》四本反映行業轉型升級,創新驅動的專著。

表六:出版專著概況
《學生文具通訊》是學生文具專委會的內部刊物,由專委會秘書處編輯。2002年1月4日創刊,已出版176期。其宗旨是:貫徹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宣傳行業、宣傳品牌、宣傳產品。主要反映本行業的發展情況;會員單位實施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工藝創新、設備創新、管理創新、人才創新、服務創新、文化創新、機制創新等各類創新;加強技術改造,改變行業勞動密集型;通過創新塑造自主品牌;建立健全營銷網絡;反映各類展會、市場信息。
電子版《學生文具通訊》是行業特色,時效性強,排版新穎、色彩漂亮。會員積極支持、紛紛關心這朵宣傳行業的“小花”,給予熱情的澆灌和呵護,提供稿件和資料。有的打印每期《學生文具通訊》發給公司各部門,交流行業信息;有的在申報項目時,將有報道他們單位內容的《學生文具通訊》作為報告附件。
為了加強宣傳行業,讓更多的人了解、支持學生文具行業,每期《學生文具通訊》用電子郵件,發送給協會、政府有關部門、會員單位和部分內外貿經銷商。


筆者接受上海電視臺采訪
為了更好地為會員服務,必須說得清行業,才能有的放矢地服務行業。我們對行業的經濟形勢,進行抽樣調研分析。
歷年來,堅持抓典型,撰寫420余篇文章,發表于相關報刊、網絡。

學生文具行業產品多,新產品層出不窮,如何提高行業整體技術水平?筆者認為,開展職工技術培訓是重要措施。
行業產品技術培訓班主要目的,是為了培訓相同產品各單位的技術骨干,并通過他們培訓各單位的技術人員、操作工,從而達到提升行業產品的整體技術水平,規范生產,確保質量,提高勞動生產率。
七十年代初,國內生產出磁性塑料文具盒。產品新穎、美觀,用磁性作開關,完全不同于金屬文具盒。產品從低檔發展至中、高檔,深受消費者的歡迎。全國規模生產廠家發展到30多家。1989年產量5000萬只,產品覆蓋全國各地,遠銷50多個國家和地區。
為使產品升級換代,提高產品檔次,生產高附加值產品,有的工廠家從國外引進生產塑料文具盒的專用設備;有的同外商建立中外合資企業,引進先進技術,生產中高檔產品,形成了國內塑料文具盒生產規模。
為了提高行業整體技術水平,協會文具盒專委會,于1991年5月19-25日,在天津舉辦為期一周的“全國塑料文具盒行業技術培訓班”,取得很好效果。主要做法:
⑴明確辦班宗旨,編制教學計劃
主要培訓各單位技術骨干,并由他們培訓本單位班組長,班組長培訓操作工。以提高行業生產塑料文具盒的整體技術水平,規范操作工藝、實施標準化管理,確保產品質量。
⑵編著符合行業需要的技術培訓班教材
培訓班必須有教材,塑料文具盒是新產品,沒有現成的技術教材。文具盒專委會一屆一次會議,審定通過出版羅滬生編著的《塑料文具盒的設計與生產》,全書近8萬字。并批準該書為行業技術培訓班教材。協會領導非常重視專委會舉辦行業技術培訓班,時任中國文教體育用品協會秘書長韓中仁為教材作序。
⑶培訓班邀請行業5名專家擔任教師,他們中有國內塑料文具盒首創設計者,塑料絲網印刷,高頻機熱合機、模具設計、生產技術、生產管理等方面有實踐經驗的專家。
⑷理論聯系實際
理論學習:培訓班以《塑料文具盒的設計與生產》為教材,包括:產品設計、成本合算、原材料性能、PVC老化機理、生產工藝、模具設計、質量要求和高頻機應用等內容。
現場實踐:技術培訓班得到天津海河文教制品廠的大力支持,該廠是當時國內生產塑料文具盒的主要企業之一。應文具盒專業委員會建議,他們無私地提供現場實習。每位學員先后在生產流水線各個不同工位,一對一地跟師傅實習,學習先進操作工藝。
培訓班期間,來自全國各地17家企業的學員互相探討,實現行業技術交流,共同提高。
⑸應知應會考試
⑹以培訓班帶動各單位員工技術培訓
參加這期培訓班的學員,有來自全國各地17家企業的22名技術骨干,他們中有工廠黨支部書記、車間主任、模具、機修、生產技術骨干。通過學習,應知應會考試全部合格。中國文教體育用品協會文具盒專業委員會向每位成績合格學員頒發《技術培訓班結業證書》(行業內有效)。
學員向培訓班贈送錦旗:“提高行業水平,增進兄弟友誼”,反映了會員企業對塑料文具盒行業技術培訓班的高度評價。
學員回原單位后,在企業的安排下,陸續舉辦本單位全員技術培訓班。單位為考試合格者頒發上崗證書,持證上崗。全員技術培訓,對提高行業塑料文具盒生產的整體技術水平發揮積極作用。
在6個月的時間里,行業技術培訓班帶動了各單位對員工進行全面技術培訓。對于提高企業設計能力、規范操作技能、提高生產效率發揮了很大作用。同時,不少員工運用在培訓班學到的知識,積極參與各單位的技術革新,工藝改革。塑料文具盒的產品質量、產量明顯提高,為滿足國內外市場需求做出貢獻。

全國塑料文具盒行業技術培訓班距今已經20年了,企業所有制發生了根本變化,行業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和發展。行業產品技術培訓班這種學習先進,互相交流,技術進步,共同提高的方法,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行業產品技術培訓班應在建設優秀行業文化、人力資源文化中發揚光大。
技術培訓對于勞動密集型的企業來說,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這是因為,目前生產一線的技術骨干和熟練的技術工人滿足不了企業發展的需求,技術研發和技術管理人才缺乏,是我們行業的普遍現象。
上海晨光文具股份有限公司為了提高圓珠筆員工職業技能,2012年2月,舉辦圓珠筆技能培訓班。2012年6月8-10日,有關部門對晨光公司前期工作進行審核驗收,并參加了現場操作技能鑒定考核和技師綜合評審工作。
培訓班是個好方法,有許多內容和類型。行業許多企業,根據各自實際,適時舉辦各種內容、各種類型、各種形式的培訓班,同樣非常精彩、實用。培訓班提高了員工某些方面的技能和認識,增強企業的凝聚力。
廣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文化創造“文化廣博”,以學習構架“學習廣博”,公司積極塑造以文化產業為核心的廣博文化。廣博開辦了職工學校,把公司初步定位為培育學習型企業。廣博與浙江工商職業學院等多家院校達成合作協議,至今已使參加高中升大專的人數增加到300余人。2012年舉辦20多場各類培訓班,滿足不同崗位人員的需求。針對一線員工的工作特點,人力資源部積極組織了安全知識、基本技能、專業素質、廠紀廠規等教育。對班組長及以上人員,進行了《自我角色認知與溝通》培訓,對營銷人員進行了營銷方略、地區經濟分析能力等內容培訓。
為加強員工內部的學習和交流,廣博工會在克服場地緊缺的困難下,建立了圖書中心,共有圖書12000余冊。廣博已經與浙江工商職業學院等多家院校達成合作協議,至今已使參加高中升大專的人數增加到300余人。
2013年1月5日,上海宏達文教用品有限公司開展對員工進行企業管理培訓,他們將員工分成分三批,宋維榮總經理親自在每批培訓班上講課,提高員工對企業管理相關規定的認識,增強廣大員工遵守企業規章制度的自覺性,確保完成企業制訂的2013年工作計劃,實施企業創新驅動轉型發展。
許多企業通過開展“職工技能比武大賽”、“技術練兵”等形式,提高員工的操作技能,提高產品產量和質量。
三木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于2013年6月4日,由浙江三木黨、團支部組織首場“職工技能比武大賽”。技能比賽項目有“削筆機配刀”、“碎紙機配刀”、“電機嵌線”等,經計時員、檢驗員和裁判員的公開評判,產生出各項比賽的前三名。公司有關部門負責人向獲勝者頒發了榮譽證書和獎金、獎品。
根據行業組織的特性和實際,我們提倡加強行業自律,積極增強行業凝聚力,以誠信實施行業自律,以誠信規范行業經營活動。為了規范行業活動,使專委會活動制度化、長效化;為維護會員利益,加強企業團結,促進各項工作有序開展,發揮積極作用。先后建立10項規章制度、倡議書,專委會秘書處在執行在中加強協調。
1、中國文教體育用品協會學生專用文具專委會工作條例。
2、全國塑料文具盒行業共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倡議。
3、中國文教體育用品協會學生專用文具專委會行業規章(《行規》)。
4、中國文教體育用品協會學生專用文具專委會《行業產品聯合銷售規章》。
5、首期《中國文具連鎖經營研討會》倡議書。
6、創自主品牌,維護知識產權公約。
7、中國文教體育用品協會專用文具專委會企業誠心經營自律守則。
8、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倡議書。
9、開展綠色學生文具行動倡議書。
10、中國學生文具制造行業專業品種示范生產企業管理暫行辦法。
筆者在學生文具專委會秘書處服務30年了,在工作實踐中有一點膚淺體會:
體會之一,不斷學習才能確保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樹立工作責任性和主觀能動性,積極做好各項工作。
體會之二,在協會領導下開展工作,是做好專委會工作的保證。30年來,在梁賢昆理事長、韓中仁理事長、楊立理事長、林小沖理事長、王世成理事長、易曉俐理事長等協會歷屆協會領導具體指導下,不斷提高工作能力,潛心為會員企業服務。
專委會是協會的分支機構,必須積極完成協會及各部門布置的工作。
體會之三,必須牢固確立為會員服務的理念,實實在在地為企業服務,企業的需要是我們服務工作的內容。與企業家交朋友,行業工作才受到會員的歡迎和支持。
體會之四,必須貫徹專委會年會決議,在專委會常委會的領導下開展工作,發揮集體領導的作用。
體會之五,緊密依靠會員單位,充分發揮會員單位參與行業工作的積極性。
體會之六,學海無涯,掌握基本辦公技能。1995年筆者開始學習使用電腦寫文章、做圖片、編刊物。堅持做“小學生”,活到老學到老。
體會之七,必須克服人力、財力等困難,不計個人得失,才能持之以恒地開展專委會工作。以工匠精神潛心為行業服務,才能為學生文具行業騰飛貢獻一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