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曄, 陳 晨,蔡靚羽
(南京中醫藥大學無錫附屬醫院 ,江蘇 無錫 214000)
高齡患者在超聲引導下行股神經阻滯的麻醉配合與護理干預
孫 曄, 陳 晨,蔡靚羽*
(南京中醫藥大學無錫附屬醫院 ,江蘇 無錫 214000)
目的 對高齡患者在超聲引導下行股神經阻滯護理干預以及麻醉配合的狀況進行分析。方法 選取我院在2015年2月-2016年6月所收治的在超聲引導下行股神經阻滯手術的4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2組,每組各2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研究組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對2組麻醉配合程度以及對護理的滿意程度進行對比。結果 研究組麻醉的準備平均時間低于對照組(P<0.05);護理滿意率90%,高于對照組的70%(P<0.05)。結論 在對高齡患者進行超聲引導下行股神經阻滯時,綜合護理干預能夠提高患者的麻醉配合度及滿意度,保證治療順利進行。
超聲引導;股神經阻滯;麻醉配合;護理干預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ndition of the anesthesia cooperation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rve block guided by ultrasonic.Methods Select 40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with femoral nerve block surgery during February 2015 to June 2016 as research objects, the 40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treatment while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odular nursing.Compare the degree of anesthesia cooperation and satisfaction.Results The average time for anesthesia of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its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was 90% higher than 70% of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Ultrasonic guidance with modular nursing can enhance the adaptability and satisfaction of elderly patients and help the surgery perform smoothly.
Keywords:?ultrasound guided femoral nerve block; anesthesia; coordin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研究[1]表明,與其他麻醉鎮痛方法相比,超聲引導下行股神經阻滯麻醉鎮痛法效果更好,也更加適用于超高齡患者。因此,相關的醫療機構必須加強對療法的重視與應用,為高齡患者的術后恢復奠定基礎。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均為我院2015年2月-2016年6月進行單側全膝關節置換手術的患者40例,術后皆采用股神經阻滯麻醉鎮痛。男11例,女29例。年齡最大85歲,最小60歲,平均(72±3.28)歲。ASA分級為Ⅱ~Ⅲ級。40例均行單側膝關節全膝關節置換手術。40例合并高血壓、糖尿病者28例,合并冠心病者5例,在治療前出現過腦梗死狀況者3例,患有其他合并病癥者4例。隨機分為2組,各20例。2組在年齡、性別、病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麻醉方法 2組麻醉方法均為超聲引導下行股神經阻滯麻醉法,患者保持仰臥或半臥位,暴露腹股溝,醫護人員將病肢行外旋15°處理,采用便攜式彩色二維超聲儀的5-8 MHz曲陣探頭、7~12 MHz線陣探頭來實現引導過程。探頭置于腹股溝韌帶和腹股溝褶之間,在股動脈靠外側即是股神經。局部浸潤麻醉后,自探頭外側以“平面內”方式進針,穿刺針呈30°~45°角穿透髂腰肌表面的髂筋膜,在超聲定位下將穿刺針尖引入股神經所在的三角之外側角。在針尖接近股神經外側角時一邊進針一邊注藥。針尖穿破髂筋膜后,局麻藥即將髂筋膜與神經表面分離,在髂筋膜和髂腰肌之間的間隙內注入0.25%的羅哌卡因,注入量15 mL左右,在羅哌卡因注入后,醫護人員要對患者采取水分離技術,以使股神經四周的間隙得以擴大,使羅哌卡因充分擴散。
1.2.2 護理干預 1)對照組行股神經阻滯麻醉時采用常規的護理方法,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措施。2)術前護理干預:對患者溝通時態度溫和誠懇,由于高齡老年人生理功能退化,聽力下降,說話時音調要抬高,語速要放慢。對于年齡超過80歲并理解力較差或有老年癡呆的患者,則要求家屬一起聆聽,得到患者與家屬的理解與支持是保證手術成功的關鍵。同時對患者進行疼痛評估,掌握患者對疼痛的耐受性,讓患者充分了解術后疼痛可能出現的時間、持續的時間、疼痛緩解與功能鍛煉的關系及相應的防治方法,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疼痛、正確對待疼痛,教會患者及家屬應對疼痛的方法[1]。指導患者與家屬如何使用鎮痛泵緩解疼痛,解釋鎮痛泵的工作原理,著重告知患者與家屬不要因為害怕疼痛而不停按壓鎮痛泵自行加藥,如若鎮痛效果不滿意及時與醫生聯系。3)術中護理干預:護理人員熱情迎接患者并簡單介紹手術室環境。對待患者的態度認真、和藹、樂觀、鎮靜、莊重。盡量消除其恐懼、
1.3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中所有數據的獲得以及分析所采用的軟件均為SPSS 18.0,所有數據在統計學上均具有一定的意義,以均數±標準差(x± s )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圍術期收縮壓(SBP)、舒張壓(DBP)和心率(HR)變化比較 見表1。
2.2 2組滿意率比較 對照組對整個護理過程的滿意率為70%(14/20),研究組滿意率為90%(18/20),2組比較研究組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后疼痛控制不理想可導致患者軀體和精神上的雙重痛苦,嚴重時可引起呼吸和心血管等一系列并發癥的發生,有礙于術后患者的全面康復。與其他患者人群相比,高齡患者進行手術的難度更加大,不僅因為高齡患者身體機能大都呈現出退化的趨勢,并且其人群存在的各種心血管類疾病較多,如果在對其進行手術過程中尤其是麻醉過程中稍有不緊張心理[2]。由于手術時需要暴露部分軀體進行麻醉操作,而老年人自身體溫調節能力較差,護理人員應適當調高手術室內的溫度并在手術操作區域以外的身體部位覆蓋保溫毯防止患者受涼及低體溫的發生。擺放手術體位時,老年人身體欠靈活體位改變時動作要輕緩,耐心指導并協助患者,絕大多數患者能和醫護人員合作。手術操作過程中需要不時與患者進行語言交流做好心理護理,分散其注意力,根據不同的治療時段給予不同的心理支持。手術結束后,協助麻醉醫生一起妥善固定安置鎮痛泵,并觀察縫合口有無出血滲血。輕柔的將鎮痛泵的延長管理順,防止管道脫落、折斷及堵塞。搬運患者時刻關注鎮痛泵管道情況,防止在搬運過程中牽拉鎮痛泵管道而引起脫落。4)術后護理干預:術畢陪同并協助患者安全的轉移到病床上,幫助患者擺放舒適的體位:患肢抬高20°~30°且保持中立外展位,以促進靜脈淋巴回流,減輕腫脹,防止下肢靜脈血栓的形成。并及時檢查各個手術相關的管道是否在位,有無脫落。再次指導患者鎮痛泵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告知患者鎮痛泵脫管的可能性并指導患者在翻身及功能鍛煉時注意泵管,以防脫管[3]。在對患者進行術后護理時相關護理人員主要從患者恢復上入手,對患者的生活習慣以及用藥習慣進行干預,這對患者恢復效果的提升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4]。慎,會直接威脅高齡患者的生命。連續股神經阻滯鎮痛在臨床上顯示了較好的鎮痛效果和較少的不良反應[5-6]。連續股神經阻滯可放置較長時間,且由于是局部阻滯,可避免全身應用毒麻藥物的并發癥,對于下肢關節手術的術后鎮痛,不失為一種理想選擇[7-9]。目前臨床上所使用的神經阻滯定位的方法有很多,像解剖定位、神經刺激器定位等在臨床上使用的都比較多,針對高齡患者人群的特殊性,超聲定位法對行股神經阻滯效果是最好的,通過超聲引導能夠讓醫務人員精準的觀察到患者的神經結構以及穿刺針的位置,對于麻藥在股神經周圍擴散度的提升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只有麻藥液在患者股神經周圍完全擴散開來才能夠使得神經阻滯效果得到提升。與傳統的麻醉鎮痛方法相比,股神經阻滯麻醉法的安全性更高,并且其所誘發的并發癥產生的概率較小,對于高齡患者的恢復極為重要[10]。

表1 2組圍術期SBP、DBP和HR變化比較(x± s ,n =20)
由于高齡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都比較脆弱,因此和中青年患者相比,其在手術過程的配合程度往往比較小,對于手術治療的順利開展有著一定的影響。通過本文研究可以發現,良好的圍手術期綜合護理干預可減少患者痛苦、加快手術的康復及術后并發癥的發生,通過全面護理干預措施的實施能夠讓患者的心理壓力得以減輕,并且其能夠了解到手術的流程,這對于高齡患者麻醉配合程度的提升有著極大的意義[11],只有患者以主動姿態去配合手術過程,才能夠最大程度的降低不良事件的概率,對于患者的恢復是極其有利的,此外護理干預措施的采取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得以提升,對于醫患良好關系的建立極其重要。
[1]孫彥冰.綜合護理干預對人工關節置換術后患者疼痛和護理服務滿意度的影響分析[J].中國冶金工業學雜志, 2014,31(6): 723-724.
[2]李紅艷.心理護理在血液透析護理中對患者舒適度的影響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4, 8(23): 176-177.
[3]董錫臣, 黃宇光, 褚慶福, 等.合并多種疾病95歲高齡患者區域阻滯麻醉下行膝上截肢術一例[J].臨床麻醉學雜志 , 2003, 19(7): 445.
[4]趙存鳳, 姚梅芳, 趙繼軍, 等.患者自控鎮痛泵的問題分析與護理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 2003, 38(3): 222-223.
[5]MARTIN L D.KEVIN E B,BARRY A H,et al.A pilot study on continuous femoral perineural catheter for analgesia afte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the effect on physical rehabilitation and outcomes[J].J Arthroplasty, 2006(21): 1111-1117.
[6]SHUM C F, LO N N, YEO S J, et al.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 i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immediate and twoyear outcomes[J].J Arthroplasty, 2009, 24(2): 204-209.
[7]李國輝.連續股神經阻滯鎮痛的護理體會[C]//中華護理學會第14屆全國手術室護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匯編(中冊),南京: 2010.
[8]傅志海, 吳雅松, 王小虎, 等.連續鎖骨上臂叢神經阻滯用于上肢術后鎮痛的效果[J].臨床麻醉學雜志, 2012, 28(8):819-820.
[9]葉文琴, 于秀榮, 谷貴山.股神經阻滯緩解全膝關節置換術后疼痛[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 2004, 23(11): 516-518.
[10]單海華, 朱常花, 謝紅, 等.超聲引導下羅哌卡因連續股神經阻滯用于20例全膝關節置換術后康復鎮痛的療效分析 [J].重慶醫學 , 2012, 41(13): 1312-1314.
[11]單海華, 王文娟, 謝紅, 等.超聲引導下布比卡因連續股神經阻滯用于全膝關節置換術后鎮痛[J].蘇州大學學報( 醫學版 ), 2014, 31(4): 648-649.
Anesthesia cooperation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rve block guided by ultrasonic
SUN Ye, CHEN Chen, CAI Liangyu*
(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uxi,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Wuxi 214000, Jiangsu Province, China)
R248.2
A
2095-6258(2017)05-0793-03
2016-12-18)
10.13463/j.cnki.cczyy.2017.05.035
江蘇省中醫藥局科技項目合同 “耳穴壓丸復合連續股神經阻滯多模式鎮痛在膝關節置換術中 的應用研究”(LZ13120)。
孫 曄(1979 -),女,大學本科,主要從事手術室護理及中醫護理方面的研究。
*通信作者:蔡靚羽,女,博士,電話-13961782213,電子信箱-110674042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