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華
女兒從小性子就慢,升入初三后,由慢性子引起的負面效應越來越明顯。晚上做作業,她基本沒在12點之前睡過;練習書法,她雖然寫得不錯,但寫一個字幾乎能花3分鐘;就連平常的起床洗漱,她也會磨蹭很久……我非常擔心,照這樣的“龜速”,以后讀高三她怎么能跟得上?
我到學校了解情況,班主任也表示憂慮:“一般而言,孩子速度慢有兩個原因,一是做事精力不集中,二是太過追求完美而反復修改。你女兒這兩方面都有,你先跟她好好溝通溝通,咱們再慢慢找相應的方法解決。”
從學校出來后,我決定跟女兒好好談談。我明白,跟孩子談要講究策略,要讓她有所警醒,又不能傷她自尊心。所以,回家的路上,我特地去菜市場采購了很多新鮮食材,打算營造一個溫馨的氛圍,在餐桌上與女兒談談。
我做了女兒喜歡吃的紅燒鯉魚、糖醋排骨、油燜大蝦、西芹百合等。果然,女兒一放學回來就直奔餐桌,說:“今天是什么好日子?”說著她就要下手捏菜。我佯裝生氣說:“等一會,蘿卜排骨湯還沒燉好呢!你趕緊先去做作業,待會我們共享美食。”
女兒這一次倒沒磨蹭,而是立刻說:“好嘞,我先把今天英語老師布置的作文寫了。”等燉好湯,我這邊還未擺好碗筷,女兒便從房間蹦跳著出來了,還頗為得意地說:“有美食誘惑,我的靈感呼呼地往外冒。看,不到20分鐘,我就寫完了。”我十分驚訝,沒想到美食誘惑還能讓女兒提高寫作業的速度。用餐時,看女兒大快朵頤的樣子,我忽然有了解決問題的思路。
第二天一早,聽見女兒房間有了窸窸窣窣的聲音,我便敲門而入:“快起床,今天你可以吃到微信朋友圈中‘別人媽媽做的食物。”女兒聽后,動作立刻快了起來,5分鐘后便干凈利索地坐在了餐桌前。看到我精心準備的花樣早點,她一臉驚喜。我知道我的“美食計”又成功了,說:“寶貝,以后你若能快點做事。比如寫作業的速度,媽媽就給你做好吃的,保證每天不重樣,行不?”女兒聽了高興地說:“還是媽媽知道怎么抓住本寶寶的心!”
我堅持給女兒做了一個星期美食,女兒的速度明顯加快了。那天,女兒吃完八寶粥后和我商量說:“媽媽,明天晚上我能在10點前完成作業。但我有個要求,你得讓我自己做一次美食,如何?”我一聽有些猶豫,但看看女兒充滿期待的眼神,便答應了,并說:“做作業不能偷工減料,為提速而提速哦。”女兒點頭答應:“那是自然。”
女兒說到做到。第二天晚上,她在規定的時間寫完了作業,我也兌現了承諾。女兒準備做酸奶芒果布丁。她給芒果去掉皮后,把果肉切成小塊。可剛切了沒幾下,女兒的手機響了,她趕緊跑出去接。接完電話,她接著切。切好后,她把果肉倒進盛酸奶的碗里。可是,她不時地拿起手機給小伙伴發微信。雖然有點不高興,我卻沒有制止她。就這樣磨磨蹭蹭,用了將近一個小時,她才做好了布丁。女兒嘗了嘗,有點不好意思地說:“花費了這么長時間,做的還是太酸了些。”我鼓勵她說:“你第一次做,已經很好了。如果你做的時候一心一意,可能不會弄錯酸奶和堅果的比例,也不會用這么長時間。”女兒點點頭,若有所思。
一個學期結束后,女兒不僅成績有了很大提升,而且更加自信。她還瞞著我報名參加了區里組織的青少年速讀大賽,并捧回一張獎狀。現在,周末和女兒一起做美食,成了我們倆的“必修課”。當然,為了能更心安理得地享受美食,女兒提高做事速度的同時,還主動要求每天晚上下樓跑步20分鐘。
這不,女兒最近迷上了做“英語美食主持人”。她常一邊做美食,一邊用英語講食材和做法。盡管連我這唯一的聽眾都聽不懂,她卻樂此不疲,還說:“做美食和學習兩不誤才是最高境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