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良
摘要: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之一,林業為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除此之外,林業在生態文明建設中也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林業需要有穩步、快速地發展。而林業科技水平在林業發展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十分有必要對林業科技的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進行深刻剖析,并提出相關措施來促進林業科技的快速發展。隨著我國城市水平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并參與到林業科技研究當中來,城市園林建設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前景所以我們要在園林建設中積極應用最新的科技發展成果來為林業發展服務。
關鍵詞:林業科技;發展現狀;對策
林業科技在發展中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就需要各級政府及行業各部門在研究植物生長規律、加大林業知識宣傳力度、做好“三防”工作、調動群眾植樹造林的積極性中加大人力、財力、物力的投入,統一規劃加強管理促進林業的良性發展。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林業化發展的腳步逐漸加快,主要培育短周期工業用材林為主要目標的人工林培育技術,引發人工林技術體系研究、組裝、推廣、應用等活動相當活躍。我國的造林樹種良種選育也取得顯著的成績,對很多樹種進行種源研究,選出了150多個優良種源,改進了傳統的育苗、造林技術,提高了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促進了容器育苗、組培苗工廠化生產技術。我國的林業生物技術在轉基因技術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如林木品種的研究、生物固氮和菌根技術的研究,保健品、食品添加劑的研究以及體細胞耐鹽抗旱培育技術的研究,這些技術均取得了有效成果。逐漸出現了一批采用基因工程和種間雜交技術培育的優良林木繁殖材料,比如毛白楊系列、南方杉木優良品系、馬尾松優良品系等三倍體。我國森林資源管理信息技術的發展,加速了我國森林資源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約型方向轉移,利用計算機將原有的靜態管理發展到動態管理,使我國的林業信息技術緊隨世界先進水平技術的腳步。我國通過10多年來對國外先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在木材加工、人造板機械及技術裝備方面已經建立了比較系統完整的木材及人造板工業體系。在增加原木有效利用、提高制材加工出材率等技術領域展開了全面的開發研究,取得很大的進展。我國在荒漠化防治技術上也投入了很大的研究力度,最終積累了不少成功的經驗。比如鐵路—公路防沙治沙技術、黃土高原上大面積植樹造林、西部沙荒、黃淮海平原的鹽堿地的改良與治理技術、全國沙地普查技術、綠洲防護林體系營造技術等都是我國在荒漠化防治工作中所取得的顯著成就,為生態環境的改善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一、現代林業科技發展的特點
1.1以可持續發展為前提
為了保障經濟進步、社會穩定、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我國制定了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在林業建設當中尤其要要貫徹執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方針,不能以損害后代人的利益為代價來滿足當代人的需求,這就需要我們大力發展林業科學技術不斷改進和創新來滿足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1.2經濟發展模式現代化
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是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來保證經濟的發展,這種發展模式與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是背道而馳的,它已經不能滿足當代社會發展的要求。所以我們要從提高林業建設的科技含量入手,把創建以科技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目的科技創新體系建立作為重中之重。依靠科技發展林業,通過提升科學化的經營、管理水平來確保資源和環境的發展力使林業建設朝著精確化和科學化的方向發展,加快林業建設發展的進程。
1.3林業經濟結構持續優化
目前林業產業結構模式基本是由傳統產業和新型產業并存的方式構成的,落后的產業會拖累整個產業的發展,所以要迅速的培養、發展新型企業,淘汰落后的產業。優化林業產業結構將企業布局與資產結構進行整合,提升產品的技術含量和品質,這對林業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實際意義。
二、林業科技發展的措施
2.1建立健全完善的林業科技管理體系
一套健全、完善的林業科技管理體系對整個林業科技的建設及發展是相當重要的,這套體系的建立要將高層管理人員與基層工作者的工作相結合。完善管理體系才能真正對林業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加強基層建設才能使科技成果落到實處得到應用。只是制定管理體系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將其落實,通過績效的方式將這套監督、考核體系表現出來,激發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通過不斷地改革創新為林業發展貢獻出力量。
2.2加強科技人員的管理與培訓
為保證林業建設快速發展要重視、加強人才的培養,因為只有專業的人才才能研發出先進的林業技術從而提高林業的生產效率。培養人才首先要制定一套完整并嚴格的培訓學習計劃,定期進行考核,對考核不合格的人員進行淘汰,使林業建設從業人員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以及對林業科技工作的重要性。其次還要提高林業建設人才的儲備力量,做好梯隊建設,使其朝著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
2.3加大資金的投入
要想推動、促進我國林業科技的發展和進步,國家相關部門和政府管理機構要提供相應的支持,時刻關注林業科技的發展的情況,以資金獎勵的方式來激發科研人員的工作熱情,竭盡全力促進新成果和新技術的誕生,這樣才能保證林業建設這項利國利民的工程健康持續發展。
2.4森林病蟲害綜合防治
森林病蟲害防治是一個相當復雜多變的工程。由于受到環境污染的影響森林蟲害頻繁發生,究其原因是森林系統中以植物為食的生物與以蟲為食生物的群落結構,昆蟲與寄主之間的關系改變了,所以對森林病蟲害的防治研究已經成為全世界各國科學家手頭最緊要的工作。森林病蟲害的防治要以整個生態系統為起點,結合生物原理、化學原理、物理原理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考慮才能將這項復雜的工程簡單化,達到預想的目標。盡量避免單一化是園林建設當中需要注意的,因為這樣當病蟲害來臨時可以避免植物之間相互感染,造成毀滅性的打擊,例如海棠樹感染海棠銹病之后,會出現轉主寄生的情況所以松柏類植物要避免和海棠樹種植在一起。目前全世界已經開始關注生物的多樣性問題,并且重視程度不斷在提高。
2.5荒漠化問題的防治
荒漠化問題一直是困擾全世界的一個難題,而中國更是荒漠化最為嚴重的國家,所以如何實現從荒漠化簡單的防治轉移到綜合治理開發利用上就顯得尤為重要。荒漠化的發生及發展關系、荒漠化和氣候變化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將成為未來荒漠化防治的研究重點。現代園林建設與傳統園林發展本質上是不同的。近年來園林建設已經不再局限于城市內的發展而是逐漸延伸至農村,所以需要我們將城市生態學、土壤學等方面理論成果應用到農村園林建設當中來,這樣會加快農村園林建設發展的步伐,緊跟時代潮流,解決面臨到的問題實現美化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目標。結語中國的林業發展以及園林建設一定要堅持科技創新,以百姓、企業、政府的利益為出發點,建立一種人、自然和諧相處的關系,將企業作為林業建設的主體促進科技研究的進行,實現經濟、社會、生態環境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榮,陳紹志,寧攸涼,等。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我國林業發展的機遇及制約因素[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3):17—23.
[2]田赟,王海燕,孫向陽,等。農林廢棄物環保型基質再利用研究進展與展望[J].土壤通報,2011(2):497—502.
[3]張承英,樊國盛。高等院校園林藝術實驗園樹種規劃及景觀構建[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13(11):179—18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