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正統
摘 要:近年來我國在電氣工程、自動化技術方面獲得了不斷的進步和發展,但是仍舊無法滿足社會生產力發展所需。本人結合多年現場實際工作經驗,同時參考現有研究理論,對自動控制系統概念進行闡述,同時結合實際應用,提出該技術存在的一些問題,并且提出相關優化措施,希望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自動控制;問題;解決;措施
引言
自動控制系統在當前各個行業和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是各項生產技術的前提和基礎,更是各種工業行業發展和進步的重要保障。為此在實際工業生產中應當大力發展電氣自動控制系統,有效提高生產設備運行效率,提高勞動生產率,從根本上提升電氣自動化水平,在符合經濟發展的同時適應社會發展需要。
1自動控制系統的概述
自動控制系統是指在工業企業生產設備到電力消費的各個環節和層次都使用到的自動化控制。自動控制系統涉及電子技術,電機技術信息與網絡操作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等多樣學科,是一門系統性強,涉及面廣的學科。其主要特點是強弱電結合、機電結合、電工技術與電子技術相結合、部分與系統相結合。而電力企業則運用各種設備進行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等步驟從而輸送電量至用戶。在一定程度上講,推進自控系統的應用為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層面的正常運行提供了基礎條件,進一步促進了我國經濟的正常發展。
2自動控制系統中存在的問題
2.1自動控制系統在炭素焙燒設備中存在的問題
自動控制系統具有一定的復雜性,且其牽涉到的范圍較廣,就炭素焙燒燃控系統而言,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和缺陷。首先,排煙架自控系統設計理念比較先進,控制精度也相對較高,但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由于實際工況和設備具體參數不配套,導致蝶閥控制系統失靈,在實際升溫過程中,溫度偏離設定值較多,程序會自動控制電動執行機構頻繁動作,導致電動執行機構中伺服電機頻繁損壞,在實際生產設備維護過程中造成巨大浪費,同時導致燃控系統自動控制系統效率不高,加熱架在設計過程中沒有有效考慮手動調節電磁閥氣配比,在按照實際升溫曲線進行升溫過程中4P階段溫度PID控制系統設計不夠精確,導致溫度損失較大,存在能源巨大浪費。
2.2設計與實際工況有誤差,導致設備改造成本增加
在電氣控制程序設計和編寫過程中由于技術人員經常忽略設備工作效率和現場人為工作效率的因素,導致設備在實際生產運行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對其使用性能造成一定的影響,實際使用過程中,企業技術人員需立足于當前實際,對現有控制程序的控制原理、參數、程序等進行學習,充分理解消化后再進行設備性能升級改造,這就容易增加成本。在對自動控制系統進行管理時,受自控系統及管理水平影響,企業往往只重視電氣工程的質量檢測,以及最終報告,而忽略了施工環節中的質量監管與控制,這無疑給自控系統運作和維護及改造埋下了安全隱患,對工程后期使用、運行安全造成了很大影響。
2.3集成化程度低
集成化的基本概念就是把分離的設備、元件等集中到一起,系統的集成性對電氣工程自動控制技術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然而電氣工程及自動化中存在著很多功能單一、配合連接不緊密的情況,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電氣工程自動化水平的發展;雖然當前我國的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朝著集成化的方向發展,但由于起步晚,壓力大,研究不透徹,導致我國的集成化水平仍處于最初階段,不利于電氣工程技術的進步。
2.4管理和質量上存在不足
企業自控設備投入運行時間較長,但是自控系統設備維護人員培養進度緩慢,在高素質人才、設備科技水平方面都相對落后,除此之外,生產車間和設備維護車間并未積極主動地加入自控系統的施工當中,只是一味地要求施工后期的工程質量,而忽視對施工質量管理的嚴格監管,這樣就造成了自控系統整體安排的雜亂無章,工程質量達不到既定要求,導致后期維護和保養進度跟不上。
3解決自控系統中存在問題的解決措施
3.1 加強升級改造,持續優化燃控系統
加強對自控程序性能持續優化,針對生產系統工藝參數和現場實際工況,對排煙架電動執行機構、燃燒控制程序進行選型和設計,在燃控程序中增加對加熱架電磁閥實際開度的手動輸入控制界面,使得現場操作人員能夠根據現場實際燃燒情況手動輸入每個階段天然氣和空氣的混合比例,使得天然氣能夠在火道內充分燃燒,持續優化加熱架控制程序,增加4P階段溫度自動調控功能,使得單條火道升溫能夠單獨控制,對超過溫度設定值的火道能小功率保溫,當設定值達到實際溫度時則按照升溫曲線進行升溫的自動控制系統。
3.2強化職工隊伍建設及質量管理體系
加強對關鍵崗位技術人員的培訓考核力度,提高關鍵崗位工程技術人員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能夠對自動控制系統的功能、參數匹配、控制性能及時進行優化,提高自動控制系統的精度。同時建立健全公司各項管理機制和考核體系,加強質量管理建設。安排綜合素質高的采購人員,避免因采購人員鑒別能力低而導致假冒偽劣產品進入施工現場,杜絕不合格材料的使用;同時建立責任到人制度,做好崗位分工工作,明確各作業人員職責,調動工作人員積極性,確保電氣工程安裝質量;提高監管人員責任意識,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方針。
3.3強化節能理念
在自控系統中滲透節能理念。優化節能設計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對自控程序改造的可行性進行論證。可以主要從以下這幾個方面出發:第一是能源的使用,應該能夠滿足實際生產的正常運作,不能為了追求節能的目的,而導致生產無法正常運轉,要確保正常的能源使用量;第二點,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技術的應用環節上,對于那些不必要的能源浪費情況進行控制,在改造階段也要大幅度降低這些無用的能源使用量,將其降至最低,這樣才能對生產系統的節能效果進行提升;第三點,要在日常的生產工作中,對節能理念展開大力的宣傳,結合公司淘汰高耗能設備政策,對于那些高耗能、老舊的電氣設備進行必要的更新,確定其能源耗費可以降至最低。
3.4提高自動化系統集成程度
在進行自動化開發過程中,盡可能使用一致的系統操作平臺,同時要加大對技術人員技術和專業水平的培養力度,更好的發揮職工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更有利于提高自動化的系統集成程度,實現不同的電氣工程之間的兼容。目前電氣自動化系統也逐步向著集成化的方向進行發展,這也是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技術未來發展的方向,這樣不僅能夠降低電氣工程自動化系統的運行成本和維護成本,而且也有利于降低設計成本,實現自動化系統的低成本高收益。
3.5建立自動化的網絡結構
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電氣工程自動化網絡結構,讓不同管理系統中所存儲的數據能夠在這種網絡結構中進行交換,從而達到提高電氣自動化工程安全性和高效性的目的。
總結:
總而言之,自動控制系統已經成為各行各業生產中的主要設備技術。我們應該認真分析自控系統所存在的問題,通過對自控系統的持續改造、強化質量管理體系、強化設計節能理念、提高自動化系統集成程度、建立自動化的網絡結構、建立系統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相信隨著我們的努力,在該領域可以取得更加優秀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徐桐.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對于我國的電氣領域的影響力研究[J].科技展望,2017,27(01):129.
[2]王彪.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技術的設計與應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7,(04):158-15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