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艷玲
摘要:學習語文很重要,而古詩詞在語文的學習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古詩詞的教學就更為重要,從剛上小學開始,我們就開始接觸語文,那時候的語文叫語言,只是要求我們會認一些字,會組一些詞就可以了,隨著年級的升高,我們的學習也越來越深入。初中是學生學習生涯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階段,我們普遍承認的觀點是只有上了好的初中才能上好的高中,然后才有機會上好的大學。古詩詞可以說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結合,它語言簡潔,韻律感很強。
關鍵詞: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
古體詩詞是中華文化瑰寶,古往今來本國文人墨客人才輩出,佳作如林。古詩詞是我們華夏民族璀璨文化的結晶,更是我們炎黃子孫的寶藏??梢哉f沒有傳統文化的民族是可憐的,有傳統文化卻不知道愛惜的民族是非??杀?。因此,我們要珍惜古詩詞資源。古詩詞可以分為很多種,包括山水田園詩、敘事詩、抒情詩、邊塞詩、詠物詩、悼亡詩、送別詩、諷諭詩等。而唐詩、宋詞都在古詩詞的范圍之內。古體詩形式比近體詩自由,可以說幾乎不受格律的桎梏。因此古詩詞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現在的初中課本中選錄了許多古代詩詞,寫景敘事,豪放、婉約、愛國、抒情,無不是作者的經典之作。語文老師們需要重視古詩詞的教學,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正確把握作品的情感,采用有效的方法來增強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這樣才能使學生熱愛古詩詞,熱愛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讓學生去發現詩句的美,享受美感的體驗。這些優美的名人佳句,往往以簡潔的詞語表現豐富多彩、深邃的意境,讓讀者產生無限的遐想,給人以美的享受。
一、教師帶領學生誦讀,矯正讀音
眾所周知,古詩詞的語句很短,語言凝練,古詩有五言和七言之分,而詞和曲雖并不像詩那般對仗整齊,但是卻也注重其是否押韻。無論是古體詩還是近體詩,讀起來都朗朗上口,可以說每一首詩詞都有其故事發生的背景,每一首詩詞都有可能訴說著一個故事。而在語文課上的學習中,教師要帶領學生誦讀,矯正他們的讀音,這樣才不會有辱我們珍貴的傳統文化。每次的考試,古詩是必考的內容,也是我們所認為的送分題。正因如此,學好詩詞,才可以為語文課的學習增加助力。
二、教師注意講解技巧,激發學生們學習的興趣
初中語文是九年義務教育很重要的組成。一說到學習,人們通常都會認為它是枯燥無味的,但是古詩詞卻是一個例外。老師要帶領學生細細品讀古詩詞,這樣就會發現它的韻律之美和意境之美。在古詩中,你可以和李白一起去到天姥山,看一看白云紅霞;可以和李清照共賞綠肥紅瘦,梅子黃時雨,同她共載舴艋舟,一起在荷花叢中爭渡。詩句平平仄仄,手法多樣,有的是虛實結合,有的動靜結合,有的托物言志。有的讀起來慷慨激昂,有的凄婉哀傷。再聯系到詩人做此詩時的心情及感受還有它的背景,可以看到一個栩栩如生的故事。教師像說故事一樣講完一首詩,不僅讓人印象深刻,還能激發熱愛學習的興趣。
三、教師通過講解古詩詞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浩如煙海的古詩詞是我們中華兒女的先祖們智慧的結晶。俗話說讀詩使人聰慧,讀史使人明智,哲理使人深刻。我們可以通過詩,了解到當時詩人所在的社會背景,進而知道歷史上發生的一些事情。還可以通過詩詞明白一些人生哲理,所以讀詩既可以使人聰慧,也可以使人明智,還能使人印象深刻。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學習古詩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們的語文素養,還能改變人的內在氣質。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文化造就了智慧超群的文人墨客,由于社會的束縛,他們有時不能直接表達自己的情感,因而他們通過古詩,托物言志,寓情于景,來隱晦的表達自己對某些事物的看法或自己的情感。近年來,媒體方面為了弘揚我們的傳統文化,激發全國人民對古詩詞的興趣,發起了很多與古詩詞有關的節目、比賽。例如《中華好詩詞》、《中國詩詞大會》等等,這些節目的出現的確激發了全民背誦古詩詞熱潮,很多詩詞愛好者在節目中一戰成名。古詩詞的美需要我們在日積月累中慢慢品味,學習古詩詞,有助于我們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解,更有利于我們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我們作為中華兒女,弘揚我們民族傳統文化是我們的責任和的義務!
總結:
教師對于古詩詞的教學任重而道遠,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多多開展一些小活動來增強學生對古詩詞的記憶,例如古詩詞接龍、根據詩句猜作者、找出由古詩演化而來的成語、講一講古詩詞中的典故、舉行詩詞朗誦比賽等。這樣既激起了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又使他們學到了知識,還擴寬了學生的視野。當然教師本身也得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古詩詞本身難度就特別大,其教學難度更大,教師需要積累更多的詩詞。教師還要對古詩詞的主旨及情感有著深刻的理解,并要帶領學生進行朗讀背誦和默寫。此外,更需要教師一步步的引導學生學會鑒賞古詩詞,學會如何理解詩詞大意,能夠展開合理的想象,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總之,古詩詞對個人的文學素養及語文的學習都有著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還能讓學生繼承并弘揚傳統文化,將古詩詞古為今用,能夠帶給你意想不到的收獲。
參考文獻:
[1]程小默,《中學古典詩歌審美教育研究》,學術期刊,2016年11期
[2]姜凡,《中學古典詩歌審美教育研究》,學術期刊,2016年12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