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敏
摘要: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習慣處于課堂上的主導地位,授課方式缺乏互問互答的教學方式,缺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在沒有問題的課堂上進行教學學生的學習狀態是被動的、不積極的,更不能夠形成良好的課堂氣氛。
關鍵詞:初中歷史;問題意識
在我國傳統教育的大背景下,學生一直按照教師的教學軌道來學習,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已經把表面的和隱藏的問題都進行了逐一的提示和講解,學生其實并沒有真正的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去,對于學生沒有興趣的授課內容,學生的思維不夠活躍,學生不能提出問題,從而就導致沒有學習興趣,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針對現有的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對學生缺乏問題意識培養的現象,本文就課堂中學生問題意識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提高學生的提問的積極性,如何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的局面,如何讓學生主動學習,進行了逐一闡述。
一、培養問題意識的重要性
初中歷史作為內容豐富的一門學科,是培養學生興趣以及良好問題意識的重要學科,不只是在歷史教學中,在各個學科中,一個善于提問的學生是學生主觀能動性和良好創造性的具體體現,是學生綜合素質高低的評判標準。教師可以利用課本中優秀的歷史題材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及人格品質的教育。
二、目前歷史教學中問題意識培養存在的問題及培養措施
1.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首先要明確一點,提問不是目的,提問只是師生互動和交流的一種形式。而我們的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實際上并不鼓勵提問,認為這樣回答單教師的教學思路,這才是我們的學生不問問題的根源所在。我們的教學偏重于傳授具體的知識技能,缺少在思維的習慣、方法、體系、創新、深度、廣度上的培養。在課堂教學中存在問題大部分在于教師方面,教師作為課堂活動的規劃者和參與者,教師需要善于發現學生在課堂中的問題,比如現在在課堂教學中大部分學生不要說主動提問,就是被提問到就很膽怯,更不用說主動提問了,在課堂上教師需要營造出一個寬松的課堂氣氛;教師在處理學生回答問題錯誤或者回答不上來的問題時候不能一味的批評或者變相的懲罰,這樣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甚者會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教學時間安排不合理。大部分課程安排都是為了保證進度,很少有安排1/3甚至一半的時間來討論,甚至還有一些教師將課堂時間及授課內容安排的很緊密,根本就沒有留出學生提問的時間,其實學生有課堂提問的權利,教師沒有給學生提問的時間其實是對學生權利的剝奪,長此以往會讓學生產生定向思維,學生的提問創新能力就會逐漸退化。還有學生不提問的重要的一點,就是學生班級的學生人數安排過于密集,一般來講過大的班級設置會有很多學生聽不清授課內容,人數過多的班級,學生可能根本就不會有提問的有想法。
2.課堂教學的解決方法
教師首先需要在課堂的教學環境上下功夫,營造出一個和諧的教室氛圍,融洽的師生關系,鼓勵學生大膽提問、大單的假設,比如可以假設“漢武帝的大一統沒有實現會怎樣?”也可以進行一個課本上第三單元的活動課“秦始皇功過的辯論”。通過這種活動,讓學生之間進行交流討論,需要營造活躍的氣氛,不斷鼓勵學生對課本中的歷史人物和時間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對學生的提問要鼓勵,不斷引導點撥學生。其次教師需要在學生的學習興趣上下功夫,“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歷史故事產生強烈的興趣,更能夠注定的學習,主動的對歷史事件提出問題。歷史作為一門內容豐富的學科,教師要善于在眾多的歷史題材中進行發掘,發掘出學生感興趣的歷史故事,前期及時可以設立問題讓學生進行回答,逐漸要指導學生自己問問題,教師把學生帶入到情境中,學生逐漸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讓學生逐漸掌握問問題的技巧。而作為教師本身也同樣需要不斷學習新的教學理念,不斷嘗試新的授課方式,比如教師在講解唐玄宗登記后的開元盛世時代,可以擴展的講解唐玄宗是采取了怎么樣的治國理政措施來讓過國家在短時間內達到很高的水平,在授課內容上設置懸念來引起學生了解課外讀物的興趣,才能更好的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才能達到問題歷史的教學目的。
三、總結
以學生為主,士紳共同參與的“問題教學法”,以學生的自我發展為教學出發點,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自我發現激發其智慧的潛能,培養其強有力的內在學習動機的一種教學方法。實踐證明,在新課改環境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運用問題教學法組織教學是非常必要的,它不僅能在教學中活躍課堂氣氛,促使教師更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而且能培養學生的質疑興趣和能力,使學生養成好思、好問的良好習慣,樹立自主探究的創新精神,從而為學好語文乃至其他學科奠定良好的智力基礎。因此,我們教師一定要積極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讓學生“敢問、愛問、會問、善問”。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學生提出問題和發現問題的能力能夠直接反映出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水平。
參考文獻:
[1]王文輝.分析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素質教育.文章編號:1002-7661(2015)36-0058-01
[2]買力彥木.依明.探究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師者講壇.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