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泉+胡夢軒
摘要:隨著互聯網與移動通訊科技的不斷提升與普及,移動智能終端在我們生活的使用已經越來越普遍,互聯網已經和我們的工作生活息息相關并滲透到每一個產業,網絡經濟的擴張趨勢已無法避免,立足于網絡經濟之上的互聯網金融在未來經濟發展中也將得到更廣泛的應用,而電子商務、第三方支付平臺在此背景下發展起來。第三方支付平臺包括支付寶,財付通,易寶,微信支付等,不包括網上銀行等支付方式。隨著網絡購物、電子交易的興起,第三方支付平臺因其能夠安全便利地實現銀行、商家、消費者間的支付、現金流轉、資金清算等行為,成為B2B、B2C交易及其他電子金融服務的基礎之一。
關鍵詞:第三方支付平臺;大學生;消費行為
“第三方支付平臺”是指具備一定實力和信譽保障的獨立機構,采用與各大銀行簽約的方式,通過與銀行支付結算系統接口對接而促成交易雙方進行交易的網絡支付模式。在電子商務的發展中,由于網絡的特殊性,交易雙方都需要一個能夠監督交易環節過程的第三方,因此第三方支付平臺就是應此需求而得到迅猛發展的。
而大學生是思維比較活躍的群體,對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比較高,也就成為了第三方支付平臺的重要使用主體,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興起,也對大學生的消費習慣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本次項目就是以嘉興學院的學生為調查研究對象,分析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大學生消費行為的轉變。
一、調查內容
我們研究第三方支付平臺對大學生購物行為,購物方式,消費心理一系列的影響,展開實踐調查數據統計,得出結論,希望對當今的大學生提出幾點合理化的網購建議。
本文面向嘉興學院的在校生,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收集資料和信息。分析第三方支付平臺對大學生購物方式、行為的影響。調查的內容一方面是大學生使用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種類,頻率,時間,消費金額,功能用途,遇到的問題和安全隱患等。據此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的進一步完善和對大學生消費行為提出合理建議。
二、研究方法
(1)調查法
參照消費者使用習慣和態度研究模式,本研究的調查問卷包括被調查者個人信息、大學生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看法及其使用第三方支付平臺狀況三個部分共計15個量項。其中:被調查者個人信息(4項)和大學生使用第三方支付平臺狀況(5項)均采用封閉式問卷設計,大學生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看法(6項)采用李克特量表形式。
利用網上問卷平臺QQ、微博、微信等多種社交網絡在嘉興學院,南湖學院,成教學院等高校學生中展開調查,共計收回問卷758份,其中有效問卷723份。
(2)數量研究法
調查數據使用SPSS統計分析軟件進行分析處理。其中描述性統計主要用于分析被調查者個人信息特征及其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的使用情況,均值比較在于揭示被調查者的態度與行為差異。
三、預期價值
第三方支付平臺于大學生而言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支付工具,但其創收功能體現得并不充分。因此,第三方支付平臺可針對大學生推出記賬工具、理財工具乃至金融服務等服務項目,強化其創收功能,使之既能滿足大學生消費支付的需要,又能讓大學生運用第三方支付平臺實現理財增收的意愿。從而吸引更多的大學生使用第三方支付平臺。
四、調查結果
(1)被調查大學生的性別分布比較均衡,男女性比例分別為49.53%和50.47%;被調查者中84.29%為專科或本科學生,15.71%是碩士或博士研究生;78.35%的大學生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13.59%的人月收入在1500~2500元之間,只有8.06%的人超過2500元;被調查者中未戀愛者約68%,戀愛者約28%,而已婚者不足5%
(2)大學生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態度傾向大學生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的便利性(Q1)感知十分強烈,94.7%的人認為給大學生的消費行為提供了便利,僅有1.8%的人持反對態度。至于第三方支付平臺使大學生的消費行為趨于理性(Q2)或有利于大學生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Q3),超過半數的被調查者持中立態度,雖然有39.4%的人認為第三方支付平臺有助于大學生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但至少32.3%的人否認第三方支付平臺使大學生的消費趨于理性。對于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安全保障(Q4、Q5),大多數人依然持中立態度,其中36.5%的人認為第三方支付平臺利于保護大學生消費權益,但也有1/3的人(32.9%)認為第三方支付平臺不利于保護大學生隱私信息。對于第三方支付平臺在大學生群體之中的發展前景(Q6),絕大多數被調查者(84.1%)表示看好,并認為大學生使用者的比例會增加。
(3)大學生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態度差異可知:無論男性還是女性大學生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的便利性及其未來在大學生中的推廣和發展都持積極樂觀態度,而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積極影響均持中立態度,態度傾向趨于一致。
五、結論與建議
依據本研究結果,第三方支付平臺服務商要想進一步擴大在高校學生中的影響力,促成更多的大學生信任和使用第三方支付平臺,筆者建議:
(1)進一步增強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安全性能,降低客戶的使用風險。調查發現大學生對第三方在支付平臺的便利性普遍看好,而對其安全保障性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擔心與憂慮。因此,要讓第三方支付平臺得到更多大學生的認可并在消費活動中更加廣泛地使用它,第三方支付平臺必須采取更加有效的技術手段增強其安全性能,嚴守客戶信息和保護客戶的隱私,消除大學生的風險知覺。
(2)擴展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功能,滿足大學生的多樣化需求第三方支付平臺于大學生而言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支付工具,但其創收功能體現得并不充分。因此,第三方支付平臺可針對大學生推出記賬工具、理財工具乃至金融服務等服務項目,強化其創收功能,使之既能滿足大學生消費支付的需要,又能讓大學生運用第三方支付平臺實現理增收的意愿。從而吸引更多的大學生使用第三方支付平臺。
參考文獻:
[1]檀溪,陳建斌.首都大學生移動支付使用行為實證分析[J].中國商貿,2010(23):243-244.
[2]鄒玉金,范微娜.基于杭州下沙大學生的手機支付采納意向實證研究[J].電子商務,2013(4):28-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