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彩畫是中國文物建筑的重要裝飾形式,其斑斕的色彩和精美的圖案具有良好的裝飾效果。同時,彩畫還能對建筑材料—特別是木質材料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延長建筑的壽命。因此,彩畫體現了實用價值和裝飾美學的完美結合,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本文以新疆伊犁昭蘇圣佑廟為例,旨在分析圣佑廟油飾彩畫存在問題以及為其保護修復提供簡單的建議。
關鍵詞:圣佑廟;油飾彩畫;保護修復
一、圣佑廟及油飾彩畫簡介
昭蘇圣佑廟又稱昭蘇喇嘛廟,位于新疆昭蘇縣城西北2公里處。它是目前新疆僅存的一座較為完整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現存彩畫技法獨特,色彩具有鮮明的藏式特色,配以豐富的精雕細刻,藝術效果極佳。體現了藏傳佛教建筑物的“低技術,高藝術”的價值取向。大殿是這座古廟的主體建筑。殿寬17米,進深7間,通高17米,面積為607平方米。梁枋上油彩繪畫,多為珍禽異獸,有鳳凰、麒麟、雄獅、猛虎、金鹿、獼猴等。千姿百態,栩栩如生。
二、圣佑廟油飾彩畫保護中存在問題以及修復建議
(一)圣佑廟彩畫保護中存在的問題
1.尚未引起文物部門的重視
圣佑廟的保護在很久以前就已經引起了新疆文物保護部門的重視,在近些年來也已將保護計劃投入實踐,但是針對圣佑廟的任何保護,都是主要針對圣佑廟建筑主體的保護以及修復,2015年1月16日,由新疆文物保護中心中心承擔的《昭蘇圣佑廟環境治理工程設計方案》通過國家文物局批準。但是此方案主要是針對圣佑廟附近綠化以及保護標志等環境整治提出的方案。圣佑廟油飾彩畫保護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以及對油飾彩畫的保護投入力度過低。
2.油飾彩畫修復執行力度低
2015年通過了國家文物局批準的由新疆文物保護中心承擔的《昭蘇圣佑廟環境治理工程設計方案》,根據筆者與新疆文物保護中心發郵件確認,此項設計方案并未投入實踐,油飾彩畫的修復也就一直處于未開始的階段。雖有保護計劃卻并未投入實踐,顯示出了文物保護部門對昭蘇圣佑廟古代建筑油飾彩畫修復執行力度過低,同時也是未引起足夠重視的表現。
3.昭蘇縣氣候條件的影響
昭蘇縣整體上氣候特征呈現出冬長夏短,氣溫變暖,日溫差較大,日照時間長,降水量季節性豐富等特點。日照時間長以及光照強烈的特點,使油飾彩畫顏料變色,改變了其原有的彩畫顏色,嚴重影響了油飾彩畫以及整個建筑主體的觀賞性。
4.圣佑廟彩畫缺少日常的維護
日常的保養維護是十分必要的,定期進行檢查、清理是保證古建筑安全的重要手段。昭蘇縣圣佑廟由于年久失修,以及其他方面的限制,幾乎沒有進行日常的維護,不僅加重了油飾彩畫的損壞程度,加大了圣佑廟現存的病害對建筑以及彩畫的損害,同時也加大了日后修復工作的難度。
(三)圣佑廟油飾彩畫保護以及修復的幾點建議
1.全面開展文物建筑彩畫保存現狀的基礎調查
首先應該組織自治區內彩畫保護方面的專業技術人員,聯合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其他相關行業,共同實施基礎調查工作。通過調查,全面掌握自治區文物建筑彩畫的基本現存現狀。在全面掌握深入研究文物彩畫遺存信息的基礎上,形成文物彩畫保護調研報告,指導文物建筑彩畫保護研究工作的可持續開展。
2.進行科學的檢測分析,研究文物建筑彩畫保護的技術路徑
(1)對現存的文物建筑彩畫顏料、地仗、所依木材以及殘損的彩畫等進行取樣和化學測試,對存在的病害進行統計與分類。結合文物建筑彩畫的主要病害問題和風化機理的調查,組織專業人員有針對性地開展原真保護技術的集成與研究,對彩畫保護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關鍵保護技術開展聯合攻關,分門別類提出所需保護修復意見。
(2)選取不同的保護材料進行局部實驗與觀察,立足于物理保護手段,盡量少用化學保護方法,最后選定合適的保護方法與材料。對普遍共同的殘損現象,進行取樣分析并做局部保護實驗,為保護修復提出針對性的意見并積累彩畫保護實際工作經驗。
(3)在進行保護修復工作時多利用現代檢測方法,對彩畫制作工藝和材料包括彩畫結構,顏料、地仗、膠結物的成分等進行系統的分析檢測、以了解古代彩畫的制作工藝;分析彩畫病害的原因和機理;為后續針對性的保護修復及所用材料、修復的效果提供參考及依據;最后為彩畫保護修復的有效性提供科學依據以及保護修復前后的效果進行評估。
3.根據油飾彩畫病害類型實施具有針對性的補救措施
應該進行針對彩畫保存環境的調查,研究其保存環境的優劣,評估環境對彩畫的影響程度。在圣佑廟油飾彩畫現存病害類型中,龜裂、空鼓以及脫落等現存病害類型大多是由于溫濕度的起伏變化引起的,新疆相關文物保護部門,應當針對圣佑廟油飾彩畫所在環境以及其環境對彩畫的影響程度提出相應的措施并實施。
4.將傳統修復工藝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
將彩畫的傳統修復工藝與現代科學技術進行有機結合,不僅是文物保護本身的需要,而且也是保護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F代科學技術已使文物保護技術產生質的變化,從使用傳統的保護工藝到利用現代科技進行控制與處理,從宏觀的分析到微觀的深入研究,這些都是伴隨著科學技術發展而產生的,現代科學技術在彩畫保護中如能與傳統修復有機結合,不僅能使彩畫文物得到有效的保護,還能推動彩畫保護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五、總結與思考
古建筑彩畫是我國文化遺產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名副其實的國之瑰寶。目前國內外還沒有針對彩畫保護修復進行系統的研究。大多的古建彩畫保存狀況并不很理想,但是隨著我國與國外文物保護機構合作的加強大量的國外成熟的文物保護技術、保護材料和保護設備隨同他們的保護理念一同進入我國,在一定意義使得我國的文物保護的技術有了很大的進步。
參考文獻
[1]甄剛,馬濤等.古建彩畫保護修復技術與方法[J].文博.2015.
[2]詹長法.文物保護與修復的問題[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3]曹懷義.淺談古代建筑彩畫保護修復理念[J] .大視野.2013.
[4]陳磊.淺議河南文物建筑彩畫保護研究[J].中原文物.2014.
作者簡介
因特扎爾·買蘇木江(1994-),女,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人,中央民族大學大學2013級文物與博物館本科生。
(作者單位:中央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