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潔
摘 要:“一路一帶”建設從提出到實施,已經初見成效,但在投資開發過程中也出現了風險和問題。中國在斯里蘭卡的投資開發也出現停工、受到NGO組織和當地居民抗議以及援助貸款難以收回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主要在于對開發援助國的政治、文化、經濟等情況缺乏了解。為規避損失,必須超前謀劃,制定應對策略:要在統一的體系下,細化多邊經濟合作協議,防范極端宗教和國際恐怖勢力,建立安全風險預警機制,重視國際投資的保險作為風險轉移機制的重要作用。斯里蘭卡作為“一路一帶”建設,尤其是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關鍵節點,對中國具有重要意義。而中國在斯里蘭卡的開發援助起步晚,對斯里蘭卡缺乏了解,開發援助項目的風險評估則顯得尤其重要。
關鍵詞:一路一帶;風險規避;斯里蘭卡
一、“一路一帶”構建過程中的潛在風險
“一路一帶”構建過程中潛在風險主要集中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以及技術四大方面。
1.政治風險。對“一路一帶”影響最重要的因素來自于政治方面。目前斯里蘭卡及其周邊的政治風險主要存在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區域內大國在斯里蘭卡的競爭。日本長期處于對斯援助的第一位,在斯里蘭卡有長期的援助經驗且與斯里蘭卡政府保持著良好關系,印度作為南亞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國家,在斯里蘭卡開發投資具有天然的地理優勢,除此之外,其他域外大國也在斯里蘭卡展開競爭,因此,與斯里蘭卡政府的關系,是在此開展開發投資活動的重要基礎;二是周邊一些國家國內政局動蕩。在經濟帶沿途及周邊國家,由于經濟發展滯后、導致政局動蕩,對各項經濟活動帶來不確定性;三是極端宗教勢力和暴力恐怖勢力活動猖獗。“一路一帶”覆蓋區域的極端宗教勢力和恐怖主義勢力活動猖獗。
2.經濟風險。在斯里蘭卡面臨的經濟風險主要源于中斯雙方在法律法規、財政金融政策等方面的“不對稱”。一是雙方普遍認同的多邊經貿合作制度和程序仍在磨合和探索。雙方經貿合作需要規范的法律和制度提供保障。兩國家間的經貿協調尚處于初始階段,仍需不斷地溝通與磨合。二是個斯里蘭卡的財政、金融和產業政策的連續性和確定性尚存在未知數。受國際政治局勢的影響,中國在斯里蘭卡的開發投資政策并不穩定,相關的財政、金融政策受兩國政治關系影響,有較大的變數。三是基礎設施相對落后。受內戰影響,斯里蘭卡內戰結束后,基礎設施嚴重破壞,亟需海外的資金援助基礎設施的建設。盡管這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們進行投資提供了良好機遇,但是也必須看到,基礎設施的缺位也對經貿活動帶來了很大的限制。基礎設施不完善、道路不通、電力供應不足,極大地增加投資成本。
3.社會與文化風險。隨著“一路一帶”建設的逐步深化,我國派駐到斯里蘭卡的工作人員必然要與當地居民溝通交流,對當地文化的理解是尤其重要的。一是斯里蘭卡民眾往往具有宗教信仰。對當地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的不了解,盲目開發,往往會誘發當地民眾對開發項目的不滿。二是要兼顧經濟效益與社會公益。隨著中國在斯里蘭卡投資開發項目的增加,援助規模的擴大,許多新的問題和矛盾逐步顯現出來,引發當地NGO組織和民眾的抗議。在海外投資過程中必須關注當地的就業、民生和社會公益等事務,要解決好勞工關系,當地公益事業,當地的文化和環境保護,才能確保中國企業在當地站獲得民眾支持。
4.技術風險。在經濟帶的構建過程中,中國與斯里蘭卡必然要尋求各自的“需求點”和“供給點”,以實現合作共贏,因此,只有實現開發投資產業的互補,為對方提供自身的優勢資源或技術,才能達到穩定的“供需平衡”。
二、斯里蘭卡在“一路一帶”中的作用
在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中,斯里蘭卡具有特殊的戰略地位。
第一,作為印度洋門戶的地緣特點。進入21世紀后,印度洋作為海上戰略通道和貿易航道,在全球地緣戰略中的地位不斷上升。斯里蘭卡地處印度洋的核心區域,扼印度洋的戰略要道,是由太平洋西進入印度洋的戰略前沿,因而也是各大國角逐印度洋的關鍵。
第二,印度作為南亞地區影響力最大的國家,對南亞和印度洋地區的政治經濟格局形成和發展有巨大的作用。由于中印在南亞地區的戰略競爭,對中國而言,在與印度的戰略競爭中,斯里蘭卡與巴基斯坦對印度正好構成了一南一北、一海一陸兩大戰略方向的戰略牽制,戰略地位尤其重要。然而,這一長期的、潛在的戰略平衡并不意味著與印度采取實質性的對抗政策,且斯里蘭卡由于歷史及文化等淵源,與印度保持和更為親密的互動,因此這一戰略能否實現,也依托于斯里蘭卡政府的對外決策。
第三,“一帶一路”戰略設想,包含了“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及“中巴經濟走廊”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幾項重要戰略,是中國目前重要的對外戰略。這一戰略中,斯里蘭卡不僅處于“2l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關鍵節點上,也處于“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和“中巴經濟走廊”的延長線和交叉點上。對于中國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斯里蘭卡出于吸引和利用外資的考慮,也積極參與。
第四,斯里蘭卡也是連結中國與印度洋其他國家的重要橋梁。通過斯里蘭卡,中國可以更有效地開展與其他南亞和印度洋國家的外交活動。
因此,為確保“一路一帶”戰略有效實施,中國在斯里蘭卡進行項目投資風險以及對風險的應對策略就顯得尤為重要。
以中國在斯里蘭卡投資的優勢和劣勢領域的數據為依據,在制定對斯開發投資策略時,能有效規避投資開發的不利領域,降低投資風險,減少與斯里蘭卡當地產業的競爭。
(1)從優勢領域來看,建筑部門和其他商業服務部門,中國的競爭力相對較強,建筑業的開發投資對斯里蘭卡尤其重要,在斯里蘭卡的開發活動中,可以增強對斯里蘭卡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力度,滿足斯里蘭卡在這一領域的需求,同時也能促進中國優勢產業的發展。
(2)在運輸、旅游、通訊、保險、金融、計算機和信息服務部門方面,中國的競爭力較弱,可以適當避免在這些領域與斯里蘭卡展開競爭,而是援助和投資當地部門的發展,促進斯里蘭卡優勢領域的發展,同時吸取斯里蘭卡優勢領域的經驗。
三、應對策略
中斯兩國經濟領域的顯性比較優勢指數(RCA),也僅是針對投資領域存在的風險的預先評估,旨在避免與當地經濟優勢部門的競爭,減少雙邊貿易摩擦,鞏固合作。然而在“一帶一路”戰略實施過程中,伴隨著大量的海外開發投資活動,為減少資金的不必要浪費以及保障開發人員的人身安全,還有許多方面需要注意:
一是法律上的健全應對措施。投資開發之前,熟悉海外投資法律制度,規范決策程序。要以金融手段保障投資資金的回收,利用雙邊或多邊的投資保護協議,購買海外投資保險,要求東道國提供必要的擔保等。
二是加強與東道國政府層面的溝通。利用事先的數據分析,如對斯里蘭卡的服務貿易優、劣勢領域的分析,對海外投資領域進行統一協調,確保開發投資項目與當地經濟的融合。此外,在“一路一帶”建設過程中,要優化投資布局,對重點地區和國家制定有針對性的計劃。
三是需要增加技術人才引進,規避海外投資的技術風險。除在國內引進有海外開發項目經驗的人員,還要加強對熟悉海外投資法律法規的人才的引進,對海外投資項目有專業技術的人才的引進。同時,也應當重視為當地人才提供就業機會和技術培訓,承擔起企業的社會責任,幫助東道國開展技術、管理、人才等方面的培訓。
四是制定突發事件的應急機制。由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往往政治局勢不穩定、宗教沖突較常發生,一些地區武裝沖突頻發,違法犯罪案件時有發生,對當地投資環境造成嚴重威脅,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也受到威脅,因此對緊急情況的應急機制制定是非常重要的。
最為重要的是建立健全監管措施。規范海外項目產權和投資審批辦法、建立風險預警體系等。加強監管,對開發項目的實施過程和完成后的成效進行嚴格的評估。為后續的開發項目提供經驗。
參考文獻
[1]陳明、王長明、鄭靜.海外投資項目環境風險評估研究[J].國際經營合作,2014年第5期
[2]曹海峰.“絲綢之路經濟帶”構建中的風險考量與規避策略[J].實事求是,2014年第1期
[3]湯洪宇.中國在中國—斯里蘭卡自貿區服務貿易談判中的策略——基于RCA指數模型視角.柳州師專學報,第30卷第1期
(作者單位:四川大學南亞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