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穎
摘 要:園林植物配置是城市園林綠化設計中的主要內容,通過科學合理的植物配置設計,不僅發揮園林綠化的生態功能特性,并且充分體現園林藝術性,為城市居民創造一個生態協調穩定、景觀優美的游憩地,極大地改善、豐富和調節人們的精神生活。
關鍵詞:園林;景觀設計;植物配置;應用
園林綠化結構越復雜,涉及到的植物種類就越多,在配置上就越麻煩,但是科學合理的植物配置等穩定園林綠地系統,所以我們應該做好園林綠化中的植物配置工作,這樣不但能加速恢復城市生態系統,還能為創建具有生態型、經濟型、科學性、文化性、藝術性的可持續型的生態園林提供保障。
一、引言
傳統的園林植物造景是“應用喬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來創造景觀,充分發揮植物本身形體、線條、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美麗動人的畫面,供人們欣賞”。隨著生態園林的深入和發展,與及景觀生態學等多學科的引入,植物景觀的內涵也隨著景觀的概念而不斷擴展,傳統的植物造景概念、內涵等已不在適應生態時代的需求,通過學習我覺得植物配置是植物造景的基本技藝,它不同于純功能性的農田防護林帶或經濟用途的人工林,果園,苗圃以及花圃等等,它的不同就在于藝術兩個字。園林植物配置時應包括各植物之間的藝術配置,也與其它的園林要素相互之間的結合。充分發揮它們與功能相結合的觀賞特性,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求得植物與植物之間,植物與環境之間的最大協調。
二、園林植物配置的原則
(1)滿足植物的生態要求
①滿足植物對光的要求
大部分園林植物喜歡生長在光線充足的地方,尤其是觀花植物,如梔子花種植在蔭蔽處可以生長且枝繁葉茂,但開花量減少,觀賞效果差。園林綠化中有些蔭蔽處如建筑物背面、樹蔭下等,應選擇對光線要求不嚴的耐陰植物。耐陰植物中小喬木有竹柏、雞爪槭、山茶等,灌木有杜鵑、八仙花、白鵑梅、珍珠梅等,地被植物有蕨類、玉簪、蘭花、秋海棠、沿階草等。
②滿足植物對土壤的要求
在進行園林植物配置時,一般多采用喬、灌、草多層結合,使其根系分布在土壤的不同深度,或同種樹木配置時考慮株行距,以減弱植物根系的競爭,為不同園林植物的生長創造良好的土壤環境。
(2)充分發揮植物的自身美
植物造景就是應用喬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來創造景觀,充分發揮植物本身形體、線條、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幅美麗動人的畫面,供人們欣賞。
(3)植物配置應與景點相協調.在運用植物造景時應充分體現整個園林設計的意圖,與建筑、山石、水體、園路進行搭配時更應考慮到其協調性。
(4)變化協調、多樣統一
園林植物配置既要豐富多彩,又要防止雜亂無章,設計中應遵循先面后點、先主后賓、先高后低、內外結合的原則。
三、園林景觀設計中植物配置的應用
1.合理的配置
園林植物要根據植物本身的生活習性,生長特點及所處的生活環境,進行科學合理的配置,因地制宜確保植物栽植及美化效果。植物配置應盡量采用鄉土樹種,便于日后養護管理,又大大減少由引種、遷移、運輸而造成成活率低的問題,且不選擇有飛絮、有毒、有異味的植物。另外,適地適樹,使購進的植物盡快適應栽植地的生長環境,確保植物成活率的同時達到美觀的效果,盡快在暑期達到綠化美觀效果,為業主創造良好的休養生息的環境和場所。
2.保證多樣化的植物種類
園林植物的多樣化在園林綠化中會形成不同的景象,各種植物因為有不同的形態和習性而導致形成的景觀具有立體、多層次、多彩色的特點,構建出一個多彩多姿的供人們生存的生活空間,使忙碌的當代人可以隨時隨地感受原生態的美感。園林植物具有多樣性了,各種鳥類、昆蟲和其他的動物才能被吸引過來,進而在其中擁有自己的生存空間,讓生態群落更加合理、有秩序地存在。
3.鄉土植物與常規園林植物搭配
所謂鄉土植物就是產地在當地或起源于當地的植物,鄉土植物經過成年累月在當地的成長,它的生理、遺傳以及形態特征都能夠與當地的自然條件相適應,從而具備了比外來植物更加好的適應能力。所以,在植物配置過程中,應當合理地選擇一定數量的鄉土植物,既可以增強植物群落整體的固碳能力,還能夠增強植物群落的生態穩定性與適應性,同時也可為開發本土園林植物資源做貢獻。例如我國華南地區的木棉、鳳凰木、蒲葵、芭蕉、羊蹄甲、榕樹等熱帶植物和東北地區的云杉、冷杉、杜松、水曲柳、樺樹等寒帶植物,它們都是當地最多被選擇的配置植物,它們的配置既能夠體現當地特色,又實現了群落的生態型。
4.根據季節變化,合理選擇植物
我們都知道,大部分植物的生長期都是在春季和夏季,秋季一到,很多植物就會凋零、枯萎。然而生態園林的建設卻并沒有季節之分,為了能夠滿足城市秋季和冬季的綠化要求,綠化部門在對植物進行選擇的時候,還應該根據季節的變化,選擇不同的綠化植物。比如冬季寒冷的時候,闊葉樹要進行落葉休眠,在植物配置時,要注意闊葉樹與針葉樹搭配的比例,使植物群落在一年四季都高效發揮生態效益。
5.觀花與觀葉植物結合
觀花與觀葉植物相結合是指在生態園林植物的配置中多種植一些顏色多變的植物,這樣不但可以觀賞到顏色艷麗的花朵,也可以觀看到顏色淡雅的綠葉,兩者的結合才能使得園林變得讓人舒適。例如可以種植一些葉色紫紅的紅葉李、紅楓樹等,或是可以在生態園林里配置一些顏色深淺不一的植物,形成層次感,如在同一景觀中可以種植顏色是淡綠色的草坪、深綠色的樟樹、暗綠色的油松等,形成對比的色彩,形成不同效果的觀賞意境。
6.注意層次
園林景觀拼花時,一定要注重花草樹木的層次、也要注重色彩之間的搭配,倘若能夠搭配好花草樹木的層次和色彩,就會讓人們出現眼前一亮的景象。同時在進行生態園林設計時,不相同植物的葉色和花色也要注重搭配,從而就能夠更好地凸顯出層次感覺。
參考文獻
[1]馬莉娜,何偉強 .點睛之筆——色彩景觀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J].現代園藝 .2013(20)
[2]朱衛良 .淺析當前園林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J].中國園藝文摘 .2013(09)
(身份證號:150426198703012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