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敬亮
摘 要:隨著畜牧業的不斷發展,畜牧業面源污染治理的矛盾逐漸明顯,為了探索適合不同畜種養殖場的糞污治理模式,就衡水市畜牧養殖業的糞污治理問題,筆者展開了調研考察工作,并做了歸納總結。本文以衡水市安平縣京安生物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例,對進行了簡要分析,為規模養殖場糞污治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規模養殖場;畜牧業;糞污
文章編號:1004-7026(2017)11-0087-01 中國圖書分類號:S812.9 文獻標志碼:A
近年來,隨著我國畜牧業的迅猛發展,畜牧業面源污染治理的矛盾逐漸明顯,畜禽養殖糞污是畜牧業面源污染的主要來源,對環境、大氣、水和土壤帶來了很大程度的污染。為了防治畜禽糞便污染,國家相繼頒布了《畜禽規模養殖防治條例》、《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計劃》等法規治理污染問題。目前,畜禽養殖糞污治理模式主要包括分散處理方式和集中處理方式,衡水市京安生物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用集中處理方式,對京安養殖場及周邊畜禽糞污、廢棄秸桿等農牧業廢棄物進行綜合治理,發酵制沼、沼氣發電,生物質直燃發電,城市集中供熱,有機肥生產等產業,形成了完整的“熱電氣肥”聯產跨縣循環模式。
1 概況
安平縣是我國的生豬調出大縣,年出欄生豬84萬頭,年產生豬糞污93萬t,但是糞污處理率占總量的不到40%。京安生物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在地是河北裕豐京安養殖有限公司生豬養殖主場區,生豬存欄量10萬頭,年產生豬糞污30萬t。同時,安平縣也是農業種植大縣,耕地面積3.27萬hm2,以小麥玉米為主,每年產生35萬t廢棄秸桿,多用于還田或焚燒,利用率不高。公司建設5 000m3CSTR中溫全混厭氧發酵系統4套,進口了德國曼海姆1兆瓦沼氣發電機組2套,可對20萬頭生豬產生的糞污進行資源化處理。
2 模式內容
公司沼氣發電項目利用生豬養殖場豬糞污制沼發電并網;生物天然氣項目以周邊中小豬場糞污和當地廢棄玉米秸桿為原料,提純生物天然氣,供應周邊居民炊用、取暖和CNG加氣站;生物質直燃發電廠以廢棄秸桿、廢棄果樹枝等為原料,實現發電并網和縣城集中供熱。以上三個項目產生的廢棄物沼渣沼液及草木灰通過有機肥廠加工成有機肥產品,該公司“養農”有機肥廠,年可生產生物有機肥、微生物復合肥、有機無機復混肥、水溶肥、高倍濃縮肥等25萬t。沼肥中包含了農作物所需的豐富的氮、磷、鉀和腐質酸、微量元素等多種營養成分,用于果蔬、白山藥、中藥材等綠色生態農產品的種植,可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結構,減少病蟲害,有利于促進農作物增產,提高農作物品質,推進種養循環發展。供應周邊縣市的大棚蔬菜、水果、中藥材、花卉及糧食作物,形成完整的種養循環生態產業鏈。
3 效益分析
河北京安生物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農牧業廢棄物的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為主營業務,以周邊中小豬場糞污和廢棄玉米秸桿為原料,原料的收集采用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由企業主導統一收集。年產沼氣1 156萬m3,提純生物天然氣700萬m3,可供周邊2萬戶居民炊用取暖和供應CNG加氣站,年發電量1 512萬kw·h,全部并入國家電網,沼氣發電上網電價0.75元/kw·h,運行成本約0.5~0.6元/kw·h,固體有機肥銷售價格700-1 300元/t,沼液水溶肥價格1 500元~3 500元/t,同時,該模式可減少養殖場糞污排放量、減少COD、氨氮碳排放量、節約煤能源,明顯改善區域環境,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熱電氣肥”聯產跨縣循環模式是多年來在不斷的探索與實踐中總結出來,“三沼”綜合利用率高,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它的適用范圍也較廣,只要種植業或養殖業發達的地區都可實施,為農牧業廢棄物的資源化治理提供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