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旋律模唱是視唱練耳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確的旋律模唱訓練可以有效提升演唱者的聽覺能力。能否進行有效、合理的模唱訓練,直接影響了演唱者的整體音樂素養。因此,演唱者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強視唱練耳中的模唱訓練。本文主要圍繞模唱訓練的基本類型展開深入論述,分析了這些模唱類型的特點和技巧。又在此基礎上指出在進行模唱訓練時應注意的問題。只有全面把握這幾方面的內容,才能夠提升視唱練耳訓練中模唱訓練的效率。
【關鍵詞】視唱練耳;模唱訓練;策略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識碼】A
音樂創作者在作品創作中并非僅僅依靠先天的創造力與想象力,而是要將日常的感知保存下來,進行加工改造。所以,作曲家需要具備高超的模唱能力,再現內心預先“聽”到的音響藝術。這就需要演唱者的大腦對感受到的音樂元素進行認識、分析、理解和思考,演唱者記憶的越完整,其想象樂譜的能力就越強。這種根據內心的樂感進行演唱的行為就是旋律模唱。它在視唱練耳訓練中起著重要作用。所以,在演唱者應當充分認識到模唱訓練的重要性,并明確模唱訓練的基本要求,進而有計劃的開展模唱訓練。
一、旋律模唱的基本類型
(一)音高模唱
演唱者在日常訓練過程中應當將音準和音高放在首要位置,唱名則應當放在次要位置,有的演唱者唱不出音高,只能說唱名,花費大量時間找音名,忽視音高訓練,這種做法顯然是不可取的。音高模唱訓練過程中可以采用多種多樣的方法,并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由少到多的方法進行訓練。比如,可以先聽相同音高的單音,在經過一段時間訓練之后,再聽不同音高的單音。然后采用一人一音的方式,在單音的基礎上增加音組。訓練過程中可以先聽大小六度、純八度、大小三度、純五度、純四度這些協和音程,然后再聽減五度、大小二度、增四度、大小七度這些不協和音程。此外,指導者也應當為訓練者講解其中涉及到的曲式、樂理、和聲分析等知識。總而言之,采用多樣化的訓練方法,可以激發訓練者的參與熱情,提升他們的理論分析能力,促使他們更加敏銳、準確的把握音高。
(二)分解模唱
視唱練耳訓練中的模唱要求訓練者在全面分析音樂結構和性質的基礎上加以還原。且要將和弦與和聲音程進行分解模唱。加強和弦模唱訓練便于階段性訓練之后進入多聲部聽覺訓練,從而提升訓練者的多聲部聽覺思維能力。而和聲音程訓練則可以幫助訓練者正確辨別各種和弦,為立體聽覺訓練和多聲部聽覺訓練做好準備。所以,教師在視唱練耳訓練中要親自彈奏和弦、音程,訓練者在聆聽和分析的基礎上,準確把握并嘗試分解唱出和音。經過一系列科學、合理的模唱訓練,訓練者就能夠逐漸掌握其演唱技巧,并對這些音響產生深刻印象,慢慢脫離教師的示范和引導進行自主模唱訓練。需要強調的是,每個訓練者在分解模唱中的領悟能力和音樂感知能力都存在差別,因此,應當注意因材施教,通過循序漸進的模唱訓練,促使訓練者自主掌握和弦模唱、和聲音程模唱的技巧。
(三)節奏模唱
調查顯示,當前,許多訓練者都習慣于“三下長、兩下短、五下長”的記憶方式,但卻不清楚三下與兩下之間的間隔長度。所以,這種記憶方式很難準確把握音樂的長短關系。若要提升節奏模唱訓練的效率。就必須正確認識節奏對音樂演唱者和演奏者的重要性,它是音樂的基礎構成元素。因此,在視唱練耳旋律模唱訓練中同樣必須重視節奏。教師可以預先演唱或者演奏一些較為簡短的節奏,訓練者在認真聆聽和分析這些節奏的基礎上,用擊打或者歌唱的形式展現聽到的節奏。只有在演唱過程中加強節奏訓練,才可以將聽到的節奏準確保存在腦海中,并通過聲音重現。反復的節奏模唱訓練能夠促使訓練者對節奏型形成正確、系統的認知。
二、在視唱練耳訓練中進行模唱訓練應注意的問題
首先,應當選取合理的模唱訓練教材。教材在任何學習中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模唱訓練同樣離不開教材。若要提升模唱訓練的效率,就必須根據學生的特點,選取針對性的教材,只有這樣才能夠充分挖掘學生的歌唱潛力。第一,應當注意模唱訓練教材的豐富性,其內容應當包含不同地區、不同風格、不同民族的音樂作品,這一方面可以促使訓練者在模唱過程中不斷拓展自身的專業視野,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訓練者了解和掌握更多的演唱風格、表現手法、音樂形式等,豐富他們的專業知識儲備,為提升他們的演唱水平奠定基礎。第二,還應當注意模唱教材的典型性,前文提到的豐富性提倡廣泛收錄多樣化音樂作品,但這并非盲目整理,而是有選擇性的總結。教師可以從優秀音樂作品中摘錄片段,當然,在摘錄過程中要關注原著的強弱和速度等要素。此外,教師還可以收錄一些自己創作的旋律,或生活中接觸到的優秀旋律片段。需要強調的是,無論是摘錄還是自創素材都應當具備鮮明的旋律特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可以促使訓練者在學習過程中逐漸探究和掌握這種風格作品的總體模唱技巧。其次,訓練者要全面分析音樂的旋律結構特點,只有這樣才能夠形成良好的音樂結構感,并更加深刻、全面的把握音樂曲調。例如,一般八小節的樂句多為對比關系、平行關系,無論是何種關系大都分為上句和下句。若細致分析這兩種關系上下句的音樂結構,就不難發現,平行關系的上下句變化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復,這顯然就降低了訓練者的記憶難度。再次,在模唱訓練中還應當追求準確性。若訓練者無法準確的模唱聽到的旋律,就很難開展進一步的分析。例如,在模唱柱立式和弦的時候,高音最先出現,且時間較短,低音延續時間較長,最后出現。若要唱好其他音就必須唱準低音,否則就會在模唱過程中出現跑音的情況。
綜上所述,模唱訓練作為視唱練耳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升演唱者的聽覺能力和整體音樂素養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日常訓練中應當充分認識到模唱訓練的重要性,并遵循循序漸進的學習規律,選取合理的模唱教材,制定有效的模唱訓練計劃。訓練者通過模唱訓練體悟音樂旋律的結構、節奏、音高等要素,進而提升自身的音樂把控能力。
參考文獻
[1]陳雅先.視唱練耳中的旋律模唱訓練法[J].福建藝術,2005(03):55.
作者簡介:楊頌慶(1971—),女,漢族,廣西省柳州市人,本科,廣西柳州市第二職業技術學校專職音樂教師,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