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音樂是我國文化瑰寶,需要得到繼承和發揚。但是分析如今的高校音樂專業教育,不但沒有和傳統音樂進行結合,甚至以西方的音樂理論知識為主,使得中國傳統音樂逐漸走向衰退。筆者針對高校音樂教育與中國傳統音樂的傳承進行了分析,希望能為廣大的相關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依據。
【關鍵詞】高校;音樂;教育;傳統;課程;分析
【中圖分類號】J60 【文獻標識碼】A
一、高校音樂教育和傳統音樂的傳承現狀
(一)過分崇尚西方音樂文化
這里所說的音樂教育,指的是高校音樂專業教育,接受教育的人將來會從事和音樂相關的工作。這些音樂學習者的音樂知識、音樂水平都受到學校音樂教育方式的影響,不但決定了我國傳統音樂未來的發展,同時也決定了我國傳統音樂能否在世界上發揚廣大。因為西方流行音樂傳入中國,很多學生非常喜歡西方音樂,所以高校也以西方的樂理知識為主。這樣一來,使得學生不再喜歡我國傳統音樂,我國文化也得不到發揚。
(二)我國傳統音樂得不到傳承
我國大部分傳統音樂文化正在逐漸的消失,對傳統音樂進行傳承的民間藝人,年齡也越來越大。高校音樂專業的學生對我國傳統音樂普遍缺乏興趣,不愿意學習和繼承這門藝術。此外,學校也不重視傳統音樂教育,沒有很好的實施傳統音樂教育,使得我國傳統音樂在世界上得不到宣傳和推廣,傳承之路也非常艱辛。
二、高校音樂教育與中國傳統音樂的傳承
(一)開設傳統音樂的相關課程
第一,高校可以采取新的教學形式,借助民族樂器來進行理論授課。舉個例子,在視唱練耳課程當中,可以采取鋼琴和其他民族樂器,如二胡、馬頭琴等等,使得鋼琴和這種民族樂器相輔相成,兩者發揮出更好的作用。
第二,設立本民族相關的理論必修課。舉個例子,內蒙古地區的音樂學院可以開設《蒙古族音樂史》,適當傳遞這些民族音樂知識,使得學生了解傳統音樂,對傳統音樂產生一定的興趣,并進行更深層次的學習。
第三,盡量選擇民族音樂作品。關于音樂學院的音樂教學,很多都指的是聲樂、器樂、鋼琴等相關的專業課程。為此,可以選擇一些較為優秀的民族音樂作品。使得學生除了能夠加強音樂技巧的學習,也能夠了解傳統音樂,學習到傳統音樂的精華。
第四,加入民族舞蹈。音樂專業的學生也需要學習舞蹈,所以可加入一些民族舞蹈的部分,比如新疆維吾爾族特色舞蹈、云南瑤族舞蹈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學習了民族傳統文化,也提高了自身的專業技能。
第五,增加音樂欣賞課。在大部分院校當中,音樂欣賞課都只是選修課,但是欣賞課非常的重要。在一般的音樂學習當中,很少有學生會去欣賞和聆聽傳統音樂,除非是教學需要,學生才會去欣賞。為此,學校可以增加音樂欣賞課,將一些經典的音樂作為欣賞的重點,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
第六,增加傳統音樂理論課的課時。盡管很多音樂專業開設了關于傳統音樂的課程,但是課時量遠遠不夠,甚至達不到要求。所以需要有一個正確的課程設置安排,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傳統音樂知識,并且對這些知識進行應用。
(二)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學校也需要構建高素質的音樂教師隊伍,勇于創新,對教學方式進行一定的改進。除了要在理論上進行創新,也要在教學方法上進行突破,不能采取過去陳舊的教學方式。比如在上課的時候,教師可以選擇譚盾的《地圖》來作為欣賞曲目,這首音樂作品非常經典,而且影響力也很大。通過讓學生欣賞和聆聽《地圖》,讓學生了解這首曲目的含義,以及什么是多媒體交響樂、民族音樂、風俗等等。讓學生明白,樂器的演奏方法不單單只有一種,還有其他的方法可以進行嘗試。在對音樂技巧進行了分析以后,最重要的是讓學生了解湘西地區民歌、音樂文化,這些文化都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非常寶貴。
因為傳統音樂課程對教師的要求很高,所以教師也需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平時多參加學術交流會,多進行采風和觀察,開闊自身的眼界。這樣一來,才能更好的向學生傳授我國傳統音樂知識,使得學生體會到原汁原味的傳統音樂文化。
(三)傳統音樂和流行音樂進行結合
現在的學生對流行音樂非常喜歡,而流行音樂也因為旋律優美,具有個性,受到大家的喜愛,因此學生很容易忽略對傳統音樂的學習。但很多流行音樂都采用了傳統音樂的曲調以及節奏,都完全吸收了傳統音樂的精髓。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學習,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將傳統音樂和流行音樂進行結合。在學習京劇的時候,教師先讓學生聽流行音樂《忐忑》;為了讓學生學習古典音樂,可以先讓學生聆聽周杰倫的《菊花臺》,王力宏的《十八般武藝》。當學生欣賞了流行音樂以后,再引入傳統音樂,將兩者進行對比分析,可激發學生對傳統音樂的學習興趣。
三、總結與體會
我國的傳統音樂擁有非常厚重的文化內涵,蘊含著一定的民族感情。但是因為經濟大力發展,西方文化涌入我國,使得傳統音樂受到沖擊和影響,大部分年輕人更加喜歡西方的流行音樂。為此,高校必須要在音樂教育中加入傳統音樂,使得民族文化得到傳承和發揚,并且走向世界。
參考文獻
[1]周景春.高校音樂教育與中國傳統音樂的傳承[J].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04):85-89.
[2]婁雪玢.論高校音樂教育在民族傳統音樂文化傳承中的重要作用[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3(02):161-162.
[3]楊海源.少數民族地區高校音樂教育與傳統音樂資源[J].民族教育研究,2005(01):72-76.
作者簡介:張璐(1989—),女,遼寧沈陽人,碩士,沈陽大學音樂與傳媒學院,鋼琴教師,主要研究方向:鋼琴演奏、中日鋼琴教育方面對比、音樂對殘疾兒童影響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