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欣朔
【摘要】深度學習提倡主動性學習,是一種對學習本質的認識,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在培養學生音樂感受力、提高教學實效性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文章從深度學習概念入手,梳理當前音樂課程淺層教學與學習的表現形式,并在深度學習背景下,探討提高音樂課堂實效性策略。
【關鍵詞】深度學習;音樂課堂;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J60 【文獻標識碼】A
素質教育背景下,美育成為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憑借自身優勢成為美育的有效載體。但是音樂是聽覺藝術,看不見、摸不到,僅能夠通過聽來感知,并在心靈上產生共鳴,留下深刻印象。以往單一、灌輸式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導致音樂課程教學缺乏實效性。而深度學習強調透過現象看本質,引導學生探索音樂規律,在此背景下開展音樂教學,能夠引導學生走進音樂當中,感受音樂的魅力。
一、深度學習概念
所謂深度學習,即深層學習,是指一種建立在理解學習基礎之上,推動學生以高級思維發展、解決實際問題為目標,積極主動、批判地學習新知識和思想,并將其融入到原有知識結構當中的一種學習方式。與深度學習相對立的是淺層學習,即將信息作為獨立、不相關的事實被動接受、機械記憶,無法實現知識建構、遷移應用目標。深度學習注重批判理解、引導學生能夠對信息進行整合、促進知識建構。深度學習立足于學習目標,具體分類為“知道、領會、應用、分析、綜合及評價”,淺層學習停留在前面兩個層次,而后四個則是高級的認知層次,由知識積累上升到學以致用層面。顯然,深度學習的實現與高水平思維活動存在密切聯系,其中高階思維是推動深度學習的重要力量。
二、音樂課堂淺層教學與學習的表現
目前,高中音樂課堂教學存在很多淺層教學與學習現象。一方面,從教學角度來看,多數教師采用的是教師教、學生跟唱方式,極少關注學生需求,使得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消極學習音樂,對音樂無感。如教師在教授音樂基本知識時,常常照本宣科,直接告訴學生曲子的形象、感情是什么,將歌曲教會便完成了教學任務,沒有引導學生參與其中,極大程度上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加之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高中教學普遍重視考試科目,忽略了音樂、美術等藝術類科目,忽略師資力量的培養,造成音樂師資薄弱,無法開展深層教學。另一方面,高中學生面臨著巨大的高考壓力,由于音樂并非必考科目,學校不重視音樂教學,使得學生缺少音樂學習和欣賞意識,很多學生在教師的影響下認為上音樂課不如做數學題[1]。除此之外,學校對音樂課課時安排也較少,在有限的時間內,教師直接講授,使得學生停留在知道認知層面,缺少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學生無法在現有知識結構基礎之上構建新的知識體系,因而學生思維始終停留在低級思維上,無法從“機械學習”陰影走出來。
三、深度學習背景下提高音樂課堂實效性的策略
(一)樹立高階思維,引導學生深度理解
教師應將高階思維發展作為教學目標,無論是知識傳授,還是情感態度教育,都要將分析、評價及創造作為教學的重點。音樂感覺是個人音樂修養的直接表現,建立在音樂規律了解基礎之上。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對于學生的引導要跨越淺層學習,朝著深層學習發展,透過簡單的音符等知識挖掘音樂發展規律。對于音樂語言而言,密集的節奏變化,使得人們的心情激動和緊張,而大調式音樂能夠給人們一種舒緩的感受等。教師不能一味要求學生死記硬背,而是結合具體的音樂片段,讓學生猜想、探索及感受,然后借助多媒體手段展現音樂表演場景,喚醒學生深層感知力,逐漸培養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二)重視知識整合,引導學生批判建構
從本質上來看,深度學習是對復雜信息的加工工程,需要對已學知識與新知識進行精細化加工,將知識整合到一起,避免知識以一種孤立、分散化的形式存在于記憶當中。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音樂知識進行重組,使得教學內容更具彈性,從而引導學生實現對音樂知識的建構。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主題的形式開展教學,如在教授學生《檳榔樹下搖網床》這首歌時,其中樂曲主題部分是“A1-A2”變奏,對此教師要對該部分內容進行重點講解,然后通過節奏旋律學習,使學生能夠感受到樂曲的關鍵所在,更好地理解作者創作意圖[2]。在主題音樂欣賞和學習中,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自主權,使其能夠對音樂節奏變化進行分析,并模仿這種形式對樂曲進行改編,以此來創作出與眾不同的音樂,從而促進學生能夠利用音樂語言豐富自身的未來生活。
(三)創設真實情境,引導學生聯想
深度學習強調知識的遷移和應用,要求學生不僅要學習基礎知識,還要深入理解學習情境,為知識應用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創設相關教學情境,培養學生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教師可以創造聯想情境,如對于《獵人的送葬行列》,應先讓學生了解劇情,然后傾聽這段音樂,與音樂情節相聯系,充分想象,最后教師再深入講解,提高音樂教學時效性。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繪畫、投影等視覺手段,增強音樂作品形象化,通過形象的畫面啟發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以此來增強學生對音樂知識的應用能力。不僅如此,通過音樂欣賞,學生能夠放松身心,緩解高中學習壓力,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深度學習作為一種嶄新的教學理念,強調知識能力與素養共同培養。在高中音樂教學中,尚存在很多淺層教學和學習現象,不利于學生音樂素養的形成。對此本文結合深度學習內涵與高中音樂特點,從創設情境、知識整合等角度提出了提高音樂教學的實效性措施,通過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引導其能夠參與到音樂語言、主題分析當中,實現知識遷移,不斷提高音樂教學質量,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音樂表現力,豐富學生日后的學習與生活。
參考文獻
[1]張浩,吳秀娟.深度學習的內涵及認知理論基礎探析[J].中國電化教育,2012(10):7-11.
[2]婁小明,徐玲.深度目標設計——深度學習的起點[J].教學研究,2015(04):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