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大環境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不斷推動下,聲樂教學改革也在越來越多的高校中得到重視,并且在科學,穩定的原則下逐步的調整和完善,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還是存在許多不足之處,不能完全擺脫傳統聲樂教學的束縛,例如教學觀念的陳舊,怠于現有教學水平,教學模式的單一等,從而使學生像模板一樣畢業,缺乏個性與音樂生活的創造力,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所以聲樂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在不忘傳統文化的初心下,以研究,創新的意識引導聲樂教學從單一性的形式不斷走向多元化的立體形式,培養綜合性、實用性人才。
【關鍵詞】聲樂教學改革;創新;傳統教學;綜合性人才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識碼】A
一、創新在改革中的重要性
創新是推動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不竭動力。當代社會高科技的迅猛發展,知識經濟的快速蔓延,培養創新性人才和實踐型人才成為我們實施素質教育的重點,是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一次質的飛躍,是把教育引導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又一里程碑。基于教學改革具有的長期性特點,創新也是一個不斷發展的課題,傳統的“應試教育”一直是我國教育的主要形式,雖然某種意義上對完成教學任務有一定的成效,但對學生的能力發展和創新意識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聲樂教學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創造空間。所以說創新教學在聲樂教學改革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1],這就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深刻總結教學規律,不斷的進行聲樂教學的多樣化創新與改革。筆者將會從授課內容,多媒體結合,以及提高聲樂教師綜合能力三方面談一下想法。
二、聲樂教學改革中的創新
(一)授課內容的創新
多年來,聲樂教學形式都還是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唱,學生模仿的講授式教學,這種形式使學生怠于思考,分神狀況頻出,課堂的效率降低,久而久之就會養成只接受不主動思考的習慣,形成老師帶不起來,學生動不起來的僵尸課堂。這樣說并不是要完全摒棄傳統教學形式,而是要進行模式多樣化改革。在傳統講授式教學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給學生更大的思考空間,對于傳統的“一對一”教學模式也可以發展成大課小課穿插進行,堅持因材施教,發現每個學生的特點和問題,使基礎差的學生可以在大課上有個輕松自由的學習環境,對于天賦高能力強的學生可以在小課上得到針對性的訓練,這樣秉承著集體課以理論為主,個別課以技能為主的方式,既保持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優勢[2],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重視學生主動學習精神的培養,增強學習樂趣,也是因材施教的目的。
新課標中音樂課程強調的是音樂的審美體驗。音樂需要豐富的情感和審美,一個好的音樂作品更是包括表演,音樂的體裁形式,風格流派的感受等等多方面的因素,所以在聲樂教學中不能一味的重視理論,片面的追求聲樂表演的技巧,而是要引導學生進入聲樂作品的內部,進行情感體驗,從文化層面去理解和認識作品,要知道什么樣的音樂風格用什么樣的心境來詮釋,留給學生更大的思維空間。音樂本身帶有的自由性、模糊性也給人提供了廣闊的想象和聯想的空間,可以培養學生的再創造能力。所以說情感的引導和培養,傳統文化的滲透,中西文化的結合都是對音樂作品進行二次創作的靈感和源泉。
然而理論終歸是要延伸到實踐中去,二者是辯證統一的,所以除了傳統正常教學外,還要增強藝術實踐,在課程設置上進行多元化考慮,以綜合性為目標,增強聲樂實踐、音樂欣賞、音樂觀摩、演出實踐等多種藝術實踐機會,鍛煉學生的舞臺表現力和應變能力,培養全方位的音樂人才。
(二)多媒體的結合
傳統的聲樂教學與多媒體的結合是當下全新教學手段,運用幻燈片,多媒體視聽等常規的技術,可以實現視覺和聽覺全面感受,可以使課堂更直觀,形象,生動,增強了趣味性,提高了教學效率。利用多媒體可以使學生對自己上課時的聲音和影像進行保存,課后反復觀看練習,直觀感受自己的狀態,尋找不足,并加以改正。而在聲樂教學中單憑老師的指導會有一定的局限性和資源浪費,老師在對某一學生進行音準的訓練時,其他學生就需要等待。如果利用多媒體實現人機互動,一是防止了資源浪費,二是提高學生們的熱情和自主學習的條件,并且多媒體在音準和節奏感上有著很大的優勢,還可以進行聲樂演唱分析,所以傳統聲樂教學與多媒體的融合是未來改革創新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
(三)提高聲樂教師綜合能力
聲樂教學改革中我們會面臨很多的問題,但不管怎么創新,力量的源泉一定要強有力,所以在創新改革的同時對聲樂教師的綜合能力要有一定的要求。聲樂教師的教育水平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聲樂教育的質量。首先是教師的人格塑造,“為人師表”要貫穿于課堂內外,端正的品格和人格魅力會吸引感染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對真善美的認知。然后是聲樂教師要有正確的歌唱藝術觀念,準確的歌唱方法,可以生動形象簡潔明了的傳達給學生,精準的判斷學生的音準,發掘聲音特色。最后作為一名聲樂教師要有較強的專業能力,扎實的理論基礎,鋼琴伴奏能力,舞臺演唱能力等,這也是聲樂教師需要具備的最基本的能力。學生的創新能力需要老師去引導和培養,教育的創新制度需要教育工作者去探索研究,所以聲樂教師在聲樂改革創新中貫穿上下,不再是簡單的傳道、授業、解惑,而是由傳遞者轉化為促進者,由管理者轉化為引導者,這對聲樂教師也是一個挑戰。
三、結語
聲樂教學改革是應時代而生,而創新改革更是這個時代的要求,聲樂教師隊伍是改革大船上的搖櫓人,只有齊心協力順應時代潮流的方向,研究探索多樣化的聲樂教學,培養創新性,綜合性的人才,才能使改革的大船揚帆起航,達到未來發展的彼岸。
參考文獻
[1]陳曉麗,李秀喜.淺談創新教學的重要性[J].中國體衛藝教育,2009(05).
[2]李敏.有關聲樂教學改革與創新的幾個問題[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6(03).
作者簡介:周悅(1983—),女,吉林省舒蘭人,沈陽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