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超利/文
互聯網共享單車的現狀及對策分析
■楊超利/文
(一)互聯網技術的的發展
中國手機網民的增長,智能手機的普及以及用戶移動消費習慣的形成是互聯網共享單車得以發展的條件和基礎。
1.移動網民成為互聯網共享單車用戶發展的基礎
圖1 中國手機網民規模及同比增長率(單位:億元)
從2011年以來,中國手機網民規模不斷擴大,連年增長。2016年中國移動網民數高達6.8億人,同比增長8.7%。移動網民無疑為互聯網共享單車用戶的發展提供廣泛的基礎。
2.智能手機的普及為互聯網共享單車的發展提供設備支撐
從2011年到2016年短短六年間,中國的智能手機保有量增加了8.6億部,2016年中國智能手機的保有量是2011年的5.3倍。由于互聯網單車的使用依托于智能手機,中國智能手機的普及給互聯網共享單車的普及提供硬件支撐。
3.用戶移動消費習慣的形成為互聯網共享單車的發展提供必要條件
隨著支付寶、微信、QQ錢包等APP使用的普及,由于移動支付的方便、快捷,移動支付日益成為人們消費的主要方式。截止到2016年底,中國移動手機網絡支付占比突破了70%,互聯共享單車的使用方式與人們的移動消費習慣相吻合。中國用戶的移動消費習慣的形成為互聯網共享單車的發展提供了必要條件。
圖2 中國智能手機保有量(單位:億)及同比增長率
圖3 2013-2016手機網絡支付使用比例
(二)公共自行車的不足為共享單車的興起留下空間
不少城市都有有樁的公共自行車,并且費用很低,且一般半小時內免費,比共享單車有價格優勢。但是,公共自行車的不足在于網點太少,一方面,老城區缺乏規劃和建設,道路擁擠,沒有預留的空間設置停車樁,甚至很多道路沒有自行車道。另一方面,公共自行車的投入較大,后續維護費用比較高。城市公共自行車一輛車價格普遍在2000元以上,加上樁就更貴了,從而造成公共自行車網點區域有限。正是因為公共自行車的數量和投放不足,以及運營效率較低,市場化的共享單車才有了機會。
(三)互聯網共享單車的創新設計解決了傳統痛點
首先,互聯網共享單車取消了固定停車樁,用戶可以在公共區域隨意停放,解決了停車的痛點與最后500米的接駁問題。以摩拜單車為例,用戶使用手機可以衛星定位自行車,找到車后掃描車身上的二維碼即可自動解鎖,騎行結束后停放在路邊政府畫白線的停放區域或者公共區域,合上車鎖,即可離開。其次,互聯網共享單車使用創新科技,大大減少了人工維護費用。互聯網共享單車車身鎖內集成了嵌入式芯片,GPS模塊和SIM卡,使用實心輪胎、無鏈條的軸傳動、全鋁不銹車身,整個單車可達到4年高頻次使用條件下無需人工維護的標準。
(四)共享單車得到政府的支持
一方面,國家大力倡導綠色出行,環保出行,互聯網共享單車的出現正好迎合了政府的意愿。另一方面,互聯網共享單車的發展減輕了政府的財政負擔。公共自行車由政府來運作管理,消耗了政府大量財政資金。以全國公共自行車系統運轉情況最好的杭州市公共自行車系統為例,其服務點超過3500個,5年的車亭(棚)廣告費收入約2億元,廣告營收增長率約為2-3%,而運營成本的增速卻高達10%,導致每年存在資金缺口數百萬元。高居不下的人工成本和車輛損耗不斷加重政府財政負擔,而諸如摩拜、OFO等共享單車公司的出現,有效地減少了政府大量財政支出。因此,互聯網共享單車受到了政府的支持。
(一)互聯網共享單車行業快速擴張
1.參與企業迅速增加
多方入局共享單車市場。自行車廠商、公共自行車運營商、騰訊、阿里以及滴滴出行、小米科技與小米生態鏈公司騎記都進入互聯網共享單車的大軍行列。其中,自行車廠商永久母公司中路集團投資優拜單車,飛鴿研發共享快兔出行、Joybike,凱路仕孵化小鳴單車,野獸騎行孵化小藍單車;公共自行車永安行、凡騎綠暢、金通科技分別入局永安行、Funbike、GTS;騰訊投資摩拜單車,芝麻信用與ofo共享單車以及永安行合作;滴滴出行與小米科技投資ofo共享單車,小米生態鏈公司騎記投資小白單車。
2.資金投入量較大
2016年,中國共享單車市場快速發展,資本迅速涌入,大量創業者、創業公司進入此領域。據公開信息顯示,截至2017年初,共享單車融資輪次僅ofo和摩拜分別進入D輪及以上,ofo共享單車D輪融資額達4.5億美元。資本市場的大量投入迅速推動共享單車市場的發展。
(二)布局區域性強
“北上廣深”成共享單車主要舞臺。2016年下半年,各共享單車平臺為提升用戶數量,在全國多城市進行共享單車投放。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3月中旬,全國共享單車投放總量已超400萬輛,北上廣深四座城市作為經濟發展快、樂于嘗試新事物的重要一線城市,進駐的共享單車平臺較多,四座城市投放量占比已超70%。
各平臺投放數目中,ofo共享單車和摩拜不相上下。摩拜公開宣稱以每座城市10萬輛為目標進行投放;ofo市場占有率51.2%,城市覆蓋數排名第一。截至2017年3月底,ofo共享單車已覆蓋國內城市43座,海外城市3座;摩拜單車覆蓋全國城市超30個。
注:數據來源艾媒北極星
數據來源:艾媒北極星注:以上為部分共享單車平臺,數據截至2017年3月
(二)政府部門介入
政府部門的介入,并與單車公司合作。2016年11月,Hellobike正式進入寧波,并與國家高新區簽署戰略合作;2017年1月,ofo與重慶沙坪壩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逐步完善城市慢行交通系統;2017年3月,上海交通委約談摩拜、ofo等6家共享自行車企業,意在共同規范共享單車市場運行;2017年3月福州市、區兩級市容部門聯合共享單車企業共同約束共享單車規范化,政府與企業合作推出“虛擬車車樁”等新技術。
圖3 2016年我國共享單車行業市場占有率分布
(一)互聯網共享單車存在的問題
1.市場競爭激烈,缺乏可持續的盈利及運營模式
2016年,大量資本涌入共享單車市場,據不完全統計,在摩拜單車引領下,目前有逾30家創業公司殺入共享單車市場,帶來了超過40億元融資,為迅速占領市場,部分企業大量投放自行車。
目前共享單車的盈利主要來自于租金費用,有的公司甚至沒有盈利模式。因共享單車多需繳納押金,客觀上提升用戶遷移成本,行業目前頭部公司占據一定優勢。在未來一年,共享單車市場競爭將愈發激烈,資金積累不夠充足的創業公司將面臨一定危機。很多人通過使用頻率等測算未來的財務狀況,在很多計算中都依靠租金和押金盈利。但是單車公司主要的成本并不是車輛,而是運營成本,運營成本并非APP等固定成本,而是車輛的調度、損毀折舊、維修等。目前各家共享單車用戶需支付99元到299元不等的押金,有業內人士估計,這些企業擁有的總押金量在60億元左右。對于這些押金,很多用戶遭遇了“充值容易退費難”的問題。資金與運營壓力問題可能會推動市場洗牌,共享單車平臺將迎來倒閉、整合浪潮。
2.單車破壞、亂停放現象突出
作為國內共享單車的先行者,摩拜單車公司研發人員針對自行車輪胎易爆胎、會掉鏈子、容易生銹等問題,通過技術創新進行了規避。然而,自行車之外的亂象,卻令摩拜等企業始料未及:隨意停放、加裝私鎖、推車下河、大卸八塊等。據摩拜方面統計,近期投放的共享單車損耗率達到10%;ofo工作人員稱,近期ofo的損耗率至少為20%。在如山的自行車中,用戶想找出一輛能騎的越來越難。在北京、上海的一些重要路段,共享單車占領盲道、停在路口轉彎位置等現象十分常見。上海市消費者保護委員會調查發現,37%的共享單車是在有明確標識公共停車區域之外找到的,在早晚高峰時段內的亂停放問題尤為嚴重。
3.共享單車安全問題突顯
隨著共享單車大量增加,租車人在參與公共交通時發生不測的慘劇也時有發生。如廣東中山大學女生李某因摩拜單車剎車失靈,從下坡栽下,人當時摔暈過去,甚至“破了相”。李某經醫生診斷,左眼眶、額弓多發骨折,左眉弓軟組織破損,傷處一共縫了30余針,然而她至今沒有得到摩拜任何妥善處理;又如武漢江岸區的魏女士當天送完兒子打籃球,騎著摩拜單車返程途中,因為路面濕滑摔倒,造成左腳腳踝骨折,需要住院治療,后續還需要手術,耽誤功夫不說,單醫療費用預計就要花費三四萬。雖然魏女士第一時間聯系摩拜客戶,工作人員稱會匯報,讓魏女士等待答復,之后便杳無音信,之后數次撥打摩拜客服電話,卻再也沒有接通過。再如上海發生一起男童騎行共享單車被大巴碾壓、送醫后不治身亡的事件。這是上海首例不滿12周歲未成年人使用共享單車致死案例。
4.嚴重影響相關行業的發展
傳統單車行業面臨巨大的生存挑戰。對于單車店而言,共享單車的出現無疑對它們是致命的打擊。共享單車進入市場后,憑借價格便宜、停放方便、支付便利等優點迅速吸引了大批用戶,大街上放眼望去盡是共享單車,黃的橙的藍的綠的,不管學生還是上班族,大家都在忙著掃碼開鎖。共享單車高歌猛進,傳統單車業生意一落千丈。曾經一天賣出去4-5輛單車,如今一輛也很難賣出去。單車店鋪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單車零配件供應商、景區單車服務商亦遭受打擊。
摩的受到影響。在中國的一二線城市,摩的正面臨著“被人趕盡殺絕”的局面。往日摩的橫行各大公交站點,自從共享單車出來后,摩的師傅的收入大不如前。地鐵口放眼望去只有零零散散的幾個摩的司機,除了平時那些不認識路或是趕時間的乘客,現在大部分人都選擇了共享單車。面對巨大的沖擊,許多摩的師傅選擇了轉行。摩的這個曾讓城管部門耗費巨大人力物力仍頑強生長的行業,如今在市場這只無形之手的調節下正迅速退出大城市的舞臺。
(二)促進互聯網共享單車健康發展的對策建議
1.提升進入門檻,建立行業自律準則
一方面,政府要提升行業進入門檻。目前政府對于共享單車企業的進入,還沒有具體的標準。以至于大小企業、相關行業紛紛涌入,造成市場混亂無序,競爭激烈。相關政府部門應該制定具體的準入機制,提升進入門檻,規范市場秩序,促進市場穩定發展;另一方面,參與企業要建立企業自律準則。共享單車企業應該不忘初心,把社會責任和公益意識放在重要位置,共同維護好城市的公共空間、出行環境。
2.優化商業模式,促進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共享單車作為消耗品,生產階段需要較多資金投入,使用過程中的損耗不可避免,還有被故意破壞的風險。目前,根據使用時長、距離收取租金是共享單車主要收入來源,使用費用較為低廉也是其吸引原地鐵、公交用戶的重要原因。若想實現長遠健康發展,企業要積極探索,建立并優化運營模式,除了租金外尋求開發更多的盈利方式。各個企業要從技術創新、加強管理等方面入手,用優質服務、規范管理助推公眾提升文明素質、養成共享文明,從而促進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3.鼓勵多方合作,推動行業規范發展
推動共享單車規范化發展,政府相關部門要充分發揮社會管理職能,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對于那些故意破壞共享單車的違法行為,需要用法律手段予以規范。政府也要履行宣傳教育職責,讓每個公民成為城市共享單車的管理者;單車公司在主動配合同時,也應思考如何提升用戶反饋積極性,對不規范行為進行監督;公眾作為共享單車的使用者和受益者,每個人都應該身體力行地成為共享單車的呵護者和維護者,展現城市公民的文明形象;街道辦和社區要積極發揮自己的作用,讓管理、教育和宣傳從基層做起。
4.采取多種方式,保障公眾安全
對于政府來說,一方面,政府要督促相關共享單車平臺加大監管力度,另一方面,也要歸還自行車路權。政府城市交通道路規劃與設計中,我國所有城市道路均有自行車道,但汽車停車和通行等侵占了自行車的路權。為了保證共享單車騎行安全,歸還自行車的路權,首先要做好汽車道路出行、停車的管理和宣傳工作;其次是要明確劃定自行車等慢行交通系統,保障自行車和行人的路權;最后還要劃定自行車停放點,逐漸規范共享單車使用者的行為。對于企業來說,一方面要加強共享單車的管理,優化涉及,彌補現存的缺陷,另一方面共享單車企業要與保險行業合作,為租車人提供安全保障。例如,在APP涉及保險這一模塊,租車人在交租車押金的同時辦理意外險,從而為租車人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
(作者單位:中共浙江省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