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貴虹
摘要: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中小企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目前在企業數量、年產值、上交稅收、就業人數等方面占全國所有企業的比重已超過了50%。而由于中小企業規模小、管理不夠規范等原因,其在財務管理上存在著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已嚴重影響了中小企業的發展。
關鍵詞:中小企業;財務管理;解決措施
在現代社會經濟中,中小企業已經發展成為主要的實體經濟單位之一,在我國的國民經濟中,中小企業在企業數量、年產值、上交稅收、就業人數等方面占全國所有企業的比重均已超過了50%。然而由于中小企業規模小、管理不夠規范等原因,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現狀并不容樂觀。
一、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管理基礎薄弱
財務管理基礎工作是指為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提供資料依據、行為規范、基本手段和保證條件的必不可少的先行性工作。多數中小企業在管理中主要工作放在對產品的研發、新業務的開拓、公司組織流程的重新構造等領域,對于財務管理的基礎工作涉及不多,因此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基礎工作存在著一系列問題,主要包括:計量基礎工作不到位,計量設施、手段落后;財務管理對象不明確,企業對于財務管理的相關記錄不健全;企業內部沒有形成有效的成本核算標準、業務流程標準;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成本核算制度存在較大漏洞,成本管理中的責任制度沒有確立,成本考核制度沒建立,成本評價體系不健全;財務管理信息基礎普遍薄弱,財務信息都是由各部門分別統計的,因而比較分散,而且由于人為控制的影響,中小企業的成本信息也容易失真。
(二)內部控制制度薄弱
在我國中小企業中,多數為民營企業,這部分企業的所有者往往為一人或少數人,因此在決策和經營管理上存在著一定的隨意性,這些企業管理者也很難真正落實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來限制自身經營權力,很多企業還處于“人治”狀態,不靠制度,而主要靠領導。另外,目前大部分的中小企業都沒有設立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或者是在財務管理部門中選擇特定的財務人員兼任審計人員,從而導致內部審計缺乏應有的獨立性,不能起到監督的作用。
(三)資產管理水平差
在現金管理上,許多中小企業都沒有制定嚴格的收支計劃,而是存在著很大的隨意性,一旦市場發生變化,將難以獲得足夠的現金以供周轉,如大量購置不動產,而在財務狀況惡化時,難以支付經營所需的資金,還有些中小企業又認為現金持有越多越好,卻忽略了利潤的最大化。在應收賬款的周轉上,隨著信用銷售的發展,企業為更好的應對競爭,會采取更多的信用促銷,但由于中小企業的應收賬款管理水平不高,缺乏相應的信用標準和收賬政策,從而造成經營中許多應收賬款沉淀,企業資金周轉不寧,甚至還存在著較大的壞賬風險。在存貨控制上,中小企業缺乏對存貨的有效管理,不能估計存貨的價格變化,提前采取措施,從而有時出現較大虧損。在成本管理上,有的中小企業一味的強調降低成本,而忽略了經濟成本的作用,使得企業很少進行必要的投資,影響了企業技術的進步。
(四)融資能力差
在我國,中小企業正處于蓬勃發展的階段,對于資金的需求量很大,因此資金的短缺,已成為困擾中小企業壯大的一個重要因素。縱觀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可以發現一方面中小企業注冊資本少,土地使用權、房屋、設備等銀行認可的可抵押物數量較小,與大型企業相比,中小企業負債過多,財務風險較大,并且其信用等級較低,因此在同等條件下,中小企業相對更難獲得融資;另一方面,由于銀行等金融機構信貸風險的不斷加大,許多銀行都收緊了信貸,或者對借款企業有了更高的標準,在這種情況下,風險較大的中小企業更難從銀行獲得貸款。在直接融資方面,中小企業規模小,經營業績沒有大型企業突出,很難獲得上市機會,并且上市企業數量也極少,難以在證券市場中獲得融資。
二、解決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的措施
(一)加強制度建設,完善財務管理體系
在提高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過程中,應堅持制度先行的原則,而在財務制度建設時,要針對問題,體現可操作性和強制性,來制定符合企業發展的財務管理制度。首先,中小企業應在內部機構中設立專門的財務機構,來負責企業的現金出納、工資核算、預算編制、資金融通等工作;其次,要制定和完善相應的財務管理制度,如稽核、報銷、采購等制度,促進財務管理工作的制度化;此外,還要針對財務管理工作制定相應的考核制度,根據財務管理崗位權利和責任的不同,考核其工作質量,杜絕不規范的財務行為發生;最后,中小企業還應設立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加強內部審計監督,確保財務信息的真實性。通過制度的建設,將中小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與財務管理相結合,促進財務管理效用的發揮,為企業的經營發展提供參考。
(二)加強資產管理,強化財務控制
在中小企業的資產管理中,資金管理是一個重要方面,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對于企業利潤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要提高中小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應明確其資金來源,根據其來源的不同,而進行合理的搭配,如按照借款的期限來安排其用途,如長期借款用來購買固定資產,而短期借款用于日常經營,使資金的運用達到最好的效果。從企業財務管理來看,有關現金、應收賬款、存貨等營運資金管理是其重要內容,加快企業資金的流動,提高資金周轉率,能夠提高企業利潤,因此在企業的財務管理中,應按照中小企業的類型,保持合理的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現金比率,在控制企業財務風險的基礎上,讓企業的資金得到充分的運用。此外,要合理的控制存貨周期,應收應付賬款周期,對于存貨,要盡量縮短存貨在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停留時間,加速產品銷售,減少資金占用,同時強化應收賬款的管理,制定相應的收款政策,縮短賬款回收期。而對于企業財產的管理上,中小企業應健全財產物資管理的內部控制制度,在物資采購、領用和管理上,加強控制,定期安排人員進行盤點保證財產物資的安全。
(三)拓寬融資渠道
中小企業在日常的財務管理中,應根據其融資難的原因,進行相應的改變,以拓寬融資渠道,為企業的發展爭取資金。一方面,中小企業要逐步樹立信用意識,認識到在當前社會,信用等級事關企業生死存亡,良好的信用等級,能夠讓企業不僅在銀行獲得貸款,同時也能夠在供應商處進行賒購。因此,中小企業在日常經營活動中,要誠實守信,規范經營,及時繳納稅收,及時付清借款利息;另一方面,中小企業在經營中,加強與大企業客戶之間的聯系,借助其優良的信用等級,來獲得銀行貸款。此外,中小企業還應積極參與各地方政府組織的銀企對接會,向銀行通報企業經營情況,讓銀行把握企業資金流向,爭取貸款。而在提升信用等級之余,中小企業在經營中,應穩健經營,降低資產負債率,控制財務風險,從而起到降低融資成本的作用。
(四)加強財務管理隊伍建設
要做好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還需要加強財務管理隊伍建設,以適應管理需要。一方面,中小企業要嚴格按照企業會計制度等相關要求,配置一定數量的財務管理人員,使其能夠適應財務管理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加強對財務管理人員的培養,通過繼續教育等方式,強化專業學習,了解當前大型企業財務管理的新動向和新方法,提高應變能力和執業能力,以更好的適應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
三、結語
與大型企業相比,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上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而這方面的問題,如果不加以解決,將會影響其繼續發展,因此有必要根據其現存問題,結合中小企業的經營特點,采取對應的解決措施,不斷提高其財務管理水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