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松
[摘要] 目的 觀察腹腔鏡下胃轉流術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該院42例2型糖尿病患者(2016年3月—2017年3月),隨機分為對照組(開腹治療)、觀察組(腹腔鏡治療),各21例;對比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治療前后血糖值變化。結果 采用腹腔鏡輔助胃轉流術的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短(134.2±23.9)min、術中出血量少(100.4±26.7)mL且術后患者的血糖指標也逐漸趨于穩定,與對照組患者的各項指標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采用腹腔鏡下胃轉流術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不僅創口小、出血量少、手術時間短,且患者的血糖也得到了明顯的控制,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2型糖尿病;腹腔鏡;胃轉流術;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5(b)-0037-02
在糖尿病患者當中,常見的代謝性疾病之一即為2型糖尿病[1-2],多在35歲以后發病,發病率達90%以上。2型糖尿病多由于生活方式不均衡導致的肥胖,胰島素抵抗負擔加重,從而導致患者胰島素分泌缺陷甚至完全喪失,血糖升高;傳統治療多給予患者體內胰島素的補充或服用降糖藥,為了從根本上解決患者體內胰島素缺失的現象,臨床多采用胃轉流手術,即在不切除任何組織和器官的情況下改變食物的生理流向,減輕患者胃代謝負擔,使之停止分泌胰島素抵抗因子,胰島細胞增殖,從而恢復患者的糖代謝[3-4]。在轉變食物生理流向有腹腔鏡和開腹兩種手術方法。為了探究何種手術方法對治療2型糖尿病效果更好,幫助患者早日康復;該文當中,對該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2例展開研究,尋求適宜的治療方案,見正文描述,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該院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共收集42例),將這4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隨機分為觀察組、對照組2組,21例為一組。觀察組:男、女性患者占比為11、10例;年齡范圍上限值:61歲,下限值28歲,年齡平均值(43.68±3.32)歲。對照組: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9例;年齡29~63歲,平均年齡(44.82±2.97)歲。對比2組2型糖尿病患者的各項資料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由于其對比性不強,則2組可以實施比對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開腹的方式進行胃轉流手術,在患者腹直肌旁切口(長約12~14 cm),沿患者胃小彎在胃左靜脈第2和第3分支處垂直至胃大彎一側聯合線橫行閉合胃體部,在一定部位離斷空腸,遠端空腸和近側胃腔大小相同,近端空腸和距胃腸吻合口100 cm處的遠端小腸行吻合器吻合,重建消化道,關閉小腸系膜。觀察組則采用腹腔鏡輔助胃轉流手術,在患者左肋緣下切開5~7 cm的切口,具體手術同對照組。
1.3 觀察指標
利用血糖儀測量患者術前空腹以及餐后2 h血糖值和24 h尿C肽測定,記錄兩組2型糖尿病患者術前空腹血糖等指標,并在手術時安排1名醫護人員及時記錄患者的出血量和手術時間;術后血糖穩定期患者血糖等值測量方法同術前一樣,將兩組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前后的空腹血糖、2 h口服耐糖含量等指標進行測量對比。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P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行t檢驗,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2組患者手術情況
觀察組2型糖尿病患者術后的住院時間(15.31±1.95)d低于對照組(17.84±3.16)d,兩組數據存在高度的對比性(P<0.05)。如表1。
2.2 血糖值變化
觀察組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后的血糖值變化均優于對照組的各項指標情況(P<0.05)。如表2。
3 討論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人疏于對飲食的控制和運動鍛煉,肥胖已成為很正常的情況,故而2型糖尿病發病率也大大提高,臨床傳統對2型糖尿病患者均采用藥物治療配合飲食和運動療法,但由于糖尿病患者的上消化道胃遠端、十二指腸以及空腸的K細胞在受到食物的刺激之后會產生大量的胰島素抵抗因子,從而導致患者體內胰島素的缺失,僅僅給予患者胰島素藥物治療效果并不是很好[5-6]。目前外科治療研究表明采用胃轉流手術能更好的幫助患者恢復胰島素細胞的生成,主要是使患者的食物通道轉移方向,使之不再刺激胃消化道,胰島素的抵抗因子也就不會產生,有利于患者胰島素細胞的增生[7]。
臨床中胃轉流手術可以采用腹腔鏡和開腹兩種手術方式,均是沿患者胃小彎在胃左靜脈第2和第3分支處垂直至胃大彎一側聯合線橫行閉合胃體部,在一定部位離斷空腸,遠端空腸和近側胃腔大小相同,近端空腸和距胃腸吻合口100 cm處的遠端小腸行吻合器吻合,重建消化道,關閉小腸系膜;這兩種手術方法主要區別在于切口的大小和方法[8]。該院關于腹腔鏡輔助胃轉流手術治療和開腹胃轉流手術治療展開了研究,數據記錄顯示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時用時(134.2±23.9)min,而開腹手術治療用時(161.7±32.8)min;且患者術中出血量分別為(100.4±26.7)mL和(131.5±22.4)mL;患者住院時間分別為(15.31±1.95)d和(17.84±3.16)d;對比數據可以了解采用腹腔鏡治療用時短、出血量少且恢復較快。
對比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前后的血糖值變化,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以及C肽值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值得進行對比試驗;根據2組患者治療后的空腹血液檢查對比發現開腹手術的對照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為(6.79±1.56)mmoL高于腹腔鏡輔助治療的觀察組患者(5.54±1.76)mmoL,餐后2 h血糖值分別為(8.85±2.13)mmoL和(6.93±1.21)mmoL,兩組患者的血糖值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作為檢測胰島細胞釋放量[3]的C肽測得含量分別為(0.98±0.43)、(0.95±0.63)mmol/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糖化血紅蛋白在糖尿病檢測中也有很大的意義,血糖值越高,糖化血紅蛋白就會越高,且其能反映2~3個月內血糖控制情況,經腹腔治療后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均值為(5.62±0.37)%,開腹治療的患者糖化血紅蛋白值為(6.47±1.74)%,雖然兩組均將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了7%以內,但腹腔鏡手術控制情況明顯優于開腹手術的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采用腹腔鏡下胃轉流術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不僅減少手術時間、手術中的出血量且對比患者治療前換血糖值變化較大,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和控制患者的血糖值,具有很好的臨床發展前景,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劉乃青,孫淑香,孫欽立.腹腔鏡輔助下胃轉流術對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壓的影響[J].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2015,18(9):746-748.
[2] 童衛東,高羽,陳靜,等.腹腔鏡Roux-en-Y胃轉流術治療2型糖尿病近期療效分析[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13,35(9):816-819.
[3] 賀愛軍.腹腔鏡輔助下胃轉流術對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壓的影響[J].川北醫學院學報,2016,31(6):857-859.
[4] 常緒生,鄭成竹,王鑫,等.腹腔鏡袖狀胃切除術治療肥胖性2型糖尿病的療效分析[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4,17(7):658-662.
[5] 韓輝.腹腔鏡胃轉流術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NF-α、IL-6變化與糖代謝改善的關系[J].中國醫藥科學,2016,6(12):7-10.
[6] 劉軼群,熊靜,何紅暉,等.2型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鏡Roux-en-Y胃旁路手術后內脂素水平變化[J].中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38(3):258-261.
[7] 白日星,李有國,秦超,等.腹腔鏡胃旁路手術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15,30(12):957-960.
[8] 王玉杰,王朝陽.不同腹腔鏡下手術治療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J].醫學綜述,2016,22(24):4972-4975.
(收稿日期:2017-04-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