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敏媛+張海林+張桂玲
[摘要] 目的 探究分析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護理體會。方法 選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該院收治的小兒糖尿病患兒83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選擇常規病情監控、臥床休息等護理措施的對照組(41例),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選擇該院針對性護理措施的觀察組(42例),比較分析兩組患兒的護理前后的空腹血糖水平和患者家屬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與對照組護理前患兒的空腹血糖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護理后,觀察組患兒的空腹血糖水平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患者家屬滿意度為95.24%,明顯優于對照組患兒家屬的滿意度85.3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兒選擇針對性護理方式,通過心理護理、血糖監測和生命體征、飲食護理等護理方式,有效改善患兒的癥狀,促使患兒的空腹血糖水平恢復正常,提升家屬滿意度,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實踐。
[關鍵詞] 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護理體會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5(b)-0155-02
小兒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疾病類型,且近年來,受到人們生活方式的影響,小兒糖尿病的發病幾率逐年升高,而且由于小兒的身體抵抗能力較差,受到糖尿病的影響,誘發小兒血糖波動較大,容易造成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產生,嚴重影響小兒的身體健康。針對小兒糖尿病酮癥需在積極的治療措施基礎上,選擇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方式。該次研究隨機選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該院收治的小兒糖尿病患兒83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選擇常規病情監控、血糖監測等護理措施的對照組(41例),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選擇該院針對性護理措施的觀察組(42例),比較分析兩組患兒的護理前后的空腹血糖水平和患者家屬滿意度,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小兒糖尿病患兒83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選擇常規病情監控、血糖監測等護理措施的對照組(41例),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選擇該院針對性護理措施的觀察組(42例)。觀察組患者男患者20例,女患者22例,年齡1~12歲,平均年齡(6.34±2.15)歲,病程2~10個月,平均病程(4.38±0.85)個月,對照組患兒男21例,女20例,年齡1~12歲,平均年齡(6.47±2.54)歲,病程2~11個月,平均(4.47±1.04)個月。且兩組患兒主要以I型糖尿病為主,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兒選擇常規護理方式,包括常規的病情監控、臥床休息等護理措施。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選擇該院針對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針對性護理措施,具體內容如下:①按照醫囑進行護理。首先,護理人員需要在醫生醫囑的基礎上展開護理,酮癥酸中毒后,患兒可能會出現休克的情況,護理人員需及時的展開患者的補液,促進患兒的血液循環正常。在醫生的醫囑下合理的對胰島素進行滴注。如果患兒發生心力衰竭的情況,需輸入500~1 000 mL/h的補液。補液過程中,需要嚴格控制補液的速度,避免速度過快造成肺水腫的產生,還需要詳細的對補液量進行分階段記錄,從而了解患者補液的全過程[1]。②嚴格的病情監控。針對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兒,需要密切關注患兒的生命體征。運用有效的生命體征監控設備,對患兒的呼吸、體溫和血壓等。記錄患兒補液的全過程,并與主治醫師協作,實現對補液的控制。為保障患兒體內的電解質平衡,需要對患兒體內的鉀、鈉、鈣、氯等元素的檢測檢驗。定期展開對患兒的血糖的檢測,具體的檢測周期為1次/h,從而護理人員能夠切實掌握患兒的血糖情況,如果出現低血糖,需要及時向醫生報告[2]。③臥床休息。護理人員結合患兒病情狀況,護理患兒進行臥床休息,從而達到降低患兒體內能量的消耗。臥床休息后,護理人員輔助患兒選擇仰臥位、側臥位等,并定時幫助患兒翻身和按摩。④心理護理。糖尿病是一種長期性的慢性病,對患兒生活質量具有顯著影響,而且受到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護理,需要做好患兒的心理護理。護理人員需要加強與患兒的交流,并使得患兒能夠體會到護理人員的關懷,緩解患兒心理波動的情況。另外,還要想患兒及其家屬普及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相關知識,推動患兒康復信心的提升,改善小兒糖尿病的康復效果[3]。⑤飲食護理。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護理工作,需要強化的飲食護理。由于小兒處于生長發育期間,營養消耗快,再加上糖尿病的影響,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護理過程中,必須重視對患兒的營養支持,在記錄患兒體重和所需營養的基礎上。幫助患兒制定完善的飲食食譜,促使患兒的營養均衡。⑥出院指導。患兒好轉出院,護理人員需要展開相關出院指導工作,促使患兒及其家屬能夠充分了解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相關知識,并囑咐患兒家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事項,合理控制飲食和影響,在保障小兒營養均衡攝入的基礎上,降低營養不良的發生可能性。再通過介紹相關血糖自我監測放射和感染控制等方法,促使患兒正常生活[4]。
1.3 觀察指標
比較分析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兒護理前后的空腹血糖水平,調查患兒家屬的滿意度。
1.4 統計方法
該次實驗利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中的計量資料使用t檢驗的方式進行計算,并使用(x±s)進行表示,數據中的計數資料[n(%)]使用χ2檢驗的方式進行計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空腹血糖水平比較
觀察組與對照組護理前患兒的空腹血糖水平沒有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護理后,觀察組患兒的空腹血糖水平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家屬滿意度為95.24%,明顯優于對照組患兒家屬的滿意度85.3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