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芳
[摘要] 目的 分析藥物治療聯合飲食、運動治療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響。方法 將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分別23例。對照組采用單純藥物治療,綜合療法組采用藥物治療聯合飲食、運動治療。比較兩組2型糖尿病治療總有效率;血糖水平達到正常范圍時間;干預前后患者血糖水平、生活質量水平。結果 綜合療法組2型糖尿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綜合療法組血糖水平達到正常范圍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干預前兩組血糖水平、生活質量水平相近(P>0.05);干預后綜合療法組血糖水平、生活質量水平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藥物治療聯合飲食、運動治療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具有降低作用,可促使血糖達標,改善患者預后和生活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藥物治療;飲食;運動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影響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5(b)-0049-02
糖尿病是常見慢性病,在老年人中具有高發病率,以多食、多飲、多尿和消瘦為主要癥狀,其發生和胰島素不足所致蛋白質、脂肪和血糖代謝紊亂相關,可誘發糖尿病腎病和糖尿病足等并發癥,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1]。2015年1月—2016年12月該研究探討了藥物治療聯合飲食、運動治療對46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4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分別23例。綜合療法組男11例,女12例;年齡41~73歲,平均(57.76±2.63)歲。發病時間1~15年,平均(5.51±1.23)年。對照組男12例,女11例;年齡38~75歲,平均(60.71±2.95)歲。發病時間1~15年,平均(5.49±1.26)年。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單純藥物治療,包括皮下注射胰島素,或給予口服降糖藥物治療,治療周期1~2個星期[2]。綜合療法組采用藥物治療聯合飲食、運動治療。①藥物治療。同對照組。②飲食指導。根據患者情況給予飲食指導,多進食維生素、纖維素豐富的食物,少進食高鹽、高脂和高糖食物,戒煙戒酒,營養均衡,少食多餐,適當進食山藥、綠豆和蓮子等保健食品,嚴格控制熱量和脂肪攝入。③運動指導。根據患者體重、病情和運動習慣等制定合理運動方案,包括慢跑、游泳和打太極拳等,可多種方式輪換,一般在飯后0.5~1 h運動,每次運動0.5 h左右,注意控制運動頻率和強度,每天堅持。肥胖者可適當增加運動次數,運動以肌肉稍微酸痛、運動后出汗且有舒暢感為宜[3]。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2型糖尿病治療總有效率;血糖水平達到正常范圍時間;干預前后患者血糖水平、生活質量水平(數據越小生活質量越好)。顯效:癥狀消失,血糖水平恢復正常;有效:癥狀好轉,血糖水平有所降低,但未達到正常水平;無效:癥狀無改善,血糖水平無改善。2型糖尿病治療總有效率為顯效、有效百分率之和[4]。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2型糖尿病治療總有效率相比較
綜合療法組2型糖尿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如表1。
2.2 干預前后血糖水平、生活質量水平相比較
干預前兩組血糖水平、生活質量水平相近(P>0.05);干預后綜合療法組血糖水平、生活質量水平優于對照組(P<0.05)。如表2、表3。
2.3 兩組血糖水平達到正常范圍時間相比較
綜合療法組血糖水平達到正常范圍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4。
3 討論
目前治療糖尿病多采用降糖藥物,但長期用藥治療容易導致肝細胞損傷,引起消化道反應,需配合飲食控制和運動指導等綜合措施。飲食控制可緩解胰島β細胞負荷,維持胰島β細胞正常功能,維持血糖水平穩定[5-6];運動鍛煉可促進靶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的增強,加速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率,達到降低血糖的目的,還可促進肌肉組織脂蛋白水平的提高,加速脂質分解,促進膽固醇和游離脂肪酸利用率的提高,在改善血糖的同時還可有效調節脂質代謝,降低脂質水平。除此之外,運動療法還可增強患者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7-9]。
該研究中,對照組采用單純藥物治療,綜合療法組采用藥物治療聯合飲食、運動治療。結果顯示,綜合療法組2型糖尿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綜合療法組血糖水平達到正常范圍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干預前兩組血糖水平、生活質量水平相近(P>0.05);干預后綜合療法組血糖水平、生活質量水平優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藥物治療聯合飲食、運動治療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具有降低作用,可促使血糖達標,改善患者預后和生活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徐靈莉,蔣娟,蘭花,等.個性化綜合飲食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效果研究[J].重慶醫學,2015,44(13):1784-1787.
[2] 易湘嬋,龍良,鄒東華,等.連續飲食護理干預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32(z1):1-2.
[3] 王邦書.循證護理干預在糖尿病患者飲食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23):5,7.
[4] Awad H,Alghadir A.Valida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core set for diabetes mellitus: Physical therapists' perspectives[J].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2013,92(11):968-979.
[5] 季淑.探討飲食及生活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響[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6):167-168.
[6] 高少波,徐美玲,李欣,等.個性化飲食和運動療法對妊娠期糖尿病母嬰結局影響[J].青島大學醫學院學報,2012,48(6):533-535.
[7] 劉迎軍,付建英,曹淑新,等.運動療法對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療效果觀察[J].河北醫藥,2011,33(6):853-854.
[8] Deschamps K,Matricali GA,Roosen P,et al.Comparison of foot segmental mobility and coupling during gait betwee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with and without neuropathy and adults without diabetes[J].Clinical biomechanics,2013,28(7):813-819.
[9] 許愛華.運動療法對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結局的影響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0):517-518.
(收稿日期:2017-02-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