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安
[摘要] 目的 復方丹參注射液在2型糖尿病病患用藥治療中的應用療效分析。 方法 在該院內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病患中抽出100例開展用藥治療研究,其中50例2型糖尿病病患劃入常規降糖組,主要行一般的降糖用藥治療,另外50例2型糖尿病病患劃入復方丹參組,主要行復方丹參注射液用藥治療,比較常規降糖組和復方丹參組病患頸動脈內的中膜厚度(IMT)情況、內徑比率、血清指標(ET-1、EDVD以及NO)情況、餐前餐后血糖值情況。結果 復方丹參組病患的IMT值、內徑比率、血清指標(ET-1、EDVD以及NO)和餐前餐后血糖值都優于常規降糖組,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對2型糖尿病病患行復方丹參注射液用藥治療可改善其內皮功能,降血糖效果較好。
[關鍵詞] 復方丹參注射液;2型糖尿病;內皮功能;血糖值
[中圖分類號] R2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5(b)-0087-02
2型糖尿病屬于代謝性的疾病,疾病好發人群是中老年人群,肥胖者發病率較高,2型糖尿病在發病的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癥狀,部分病患僅僅存在輕度的乏力口渴情況,血糖值上升并不明顯,只有進行糖耐量檢測才能夠有效確診,血清胰島素的水平在發病早期較正常,或有增高情況,在晚期降低。2型糖尿病疾病特征是機體一直處于高血糖狀態下,高血糖的引發原因是病患機體中的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島素生物作用受損所致,在長期高血糖狀態下,容易導致心臟、腎臟、眼部以及神經等發生慢性損傷,極大危害病患的身體健康[1]。故該文嘗試對2型糖尿病病患采取一般的降糖用藥治療和復方丹參注射液用藥治療,觀察這兩種藥物對于病患內皮功能的影響,以期提升糖尿病病患的臨床用藥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該院內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病患中抽出100例開展用藥治療研究,其中50例2型糖尿病病患劃入常規降糖組,主要行一般的降糖用藥治療,男性2型糖尿病病患有27例,女性2型糖尿病病患有23例,年齡跨度是35~70歲,均齡(52.5±1.4)歲,另外50例2型糖尿病病患劃入復方丹參組,主要行復方丹參注射液用藥治療,男性2型糖尿病病患有28例,女性2型糖尿病病患有22例,年齡跨度是34~71歲,均齡(52.5±1.5)歲,所有選取的病患均符合WHO公布的相關糖尿病臨床診斷標準,排除患有精神疾病、嚴重心臟、腎臟功能疾病、藥物過敏和不配合治療用藥病患。常規降糖組和復方丹參組病患的基礎材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1.2.1 常規降糖組 常規降糖組主要行一般的降糖用藥治療,即二甲雙胍用藥治療,二甲雙胍(國藥準字H20023370)用藥3次/d,進餐時候服用,0.5~2 g/d左右,具體服用劑量根據病患的血糖值進行個體化的給藥[2]。
1.2.2 復方丹參組 復方丹參組主要行復方丹參注射液用藥治療,復方丹參注射液(國藥準字251021303)16 g融入12.5 g的葡萄糖中事實靜脈滴注,滴注1次/d,同時配合3 U的胰島素進行治療。
1.3 觀察及研究指標
比較常規降糖組和復方丹參組病患頸動脈內的中膜厚度(IMT)情況、內徑比率、血清指標(ET-1、EDVD以及NO)情況、餐前餐后血糖值情況。其中IMT主要采用全數字的多普勒超聲進行測定,探頭頻率是7 MHz,在患者取仰臥體位后,于其右頸動脈的分叉血管處(1 cm)沿著長軸進行測量,從管腔的內膜一直到中膜和外膜交界處距離就是IMT具體厚度,一共測量3次取平均的厚度值。內徑主要以前壁和后壁的內膜間距作為標準,然后測量病患心室收縮期的具體末內徑,然后計算出IMT和內徑比率。血清指標的測定中,ET-1主要采取放射免疫法進行檢測,EDVD主要采取超聲進行檢測,NO主要采取硝酸還原法進行檢測。病患餐前餐后的血糖值主要采取血糖檢測儀進行檢測。
1.4 統計方法
對該文所得數據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處理,以(x±s)表示計量數據,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IMT值、內徑比率對比
用藥后,復方丹參組病患的IMT值、內徑比率都優于常規降糖組,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兩組血清指標(ET-1、EDVD以及NO)對比
用藥后,復方丹參組病患的各血清指標(ET-1、EDVD以及NO)都優于常規降糖組,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2.3 兩組餐前餐后血糖值對比
用藥后,復方丹參組病患的餐前餐后血糖值都優于常規降糖組,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3 討論
糖尿病發病和遺傳、年齡、種族、生活方式以及環境等有關,主要特征是病患機體一直處于高血糖的狀態下,引起糖代謝紊亂,在疾病發展之后,因病患血管一直受高糖狀態的影響,極易引發血管功能的紊亂,進而使內皮功能出現障礙,內皮功能出現障礙是誘發病患血管粥樣硬化的原因之一,所以及時采取有效治療方法,降低病患血糖,改善其內皮功能十分重要。復方丹參注射液屬于中藥制劑,主要成分是丹參和降香,抗氧化能力較高,因為丹參有效成分里的丹參酮以及丹參素具有較好自由基清除作用,特別是丹參素,其不僅對O2的清除能力較好,還能夠預防控制機體中密度脂蛋白發生氧化反應,從而改善內皮功能,而丹參酮能夠拮抗脂蛋白(低密度)導致的內皮損傷,通過抗氧化對內皮功能進行保護。同時對凝血纖溶相關系統也有較好改善作用,可降低血漿中的凝血酶原相關片段和D二聚體,緩解病患機體血液的高凝狀態。有效激發機體血管內部相關活性物質,降低誘導性的一氧化氮合酶生成,進一步實現擴張血管內皮細胞的作用。此外,該藥物還能夠對血管病變進行控制,降低GHb水平,減緩血管病變的進展,并通過增加血糖濃度來誘導細胞里的葡萄糖濃度上升,增加3-磷酸甘油,逆轉脂代謝相關絮亂癥狀,從而控制血糖。該文結果顯示,行復方丹參注射液用藥治療病患的IMT值為(0.82±0.15)mm,內徑比率是(10.1±2.85)%,而行常規降糖用藥治療病患的IMT值為(1.18±0.16)mm,內徑比率是(11.8±2.96)%。行復方丹參注射液用藥治療病患的IMT值與內徑比率都低于行常規降糖用藥治療病患,可見復方丹參注射液可以降低病患頸動脈內的中膜厚度和內徑比率,改善病患的內皮功能。在血清指標方面,行復方丹參注射液用藥治療病患的ET-1水平低于行常規降糖用藥治療病患,而EDVD以及NO水平高于行常規降糖用藥治療病患,可見復方丹參注射液可以有效改善病患的血清水平,在餐前餐后的血糖值方面,行復方丹參注射液用藥治療病患的餐前和餐后血糖水平都比行常規降糖用藥治療病患要低,可見復方丹參注射液的降糖效果更好。
綜上所述,對2型糖尿病病患行復方丹參注射液用藥治療可改善其內皮功能,降低血糖值,可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榮,馬江衛,賈愛華,等.丹參注射液對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患者血液流變學及相關炎癥指標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5(29):3246-3248.
[2] 史麗,劉俊峰,谷君,等.復方丹參滴丸聯用阿托伐他汀鈣對2型糖尿病伴頸動脈粥樣硬化的干預效果[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6,14(15):1705-1707.
[3] 黃倩,李佳芮,張玲,等.丹參注射液對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患者部分炎性指標的影響[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4, 29(6):2061-2062.
(收稿日期:2017-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