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香梅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急性闌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護理措施。方法 選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96例急性闌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據患者入院時間先后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展開圍手術期護理。統計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效率。 結果 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分別為81.3%和97.9%,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優于對照組(P<0.05);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觀察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急性闌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手術治療期間,給予圍手術期護理模式,將顯著提高臨床護理滿意度,且有利于提高臨床治療效率,降低不良反應發生,對改善治療效果,具有非常高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 急性闌尾炎;糖尿病;圍手術期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5(b)-0130-02
急性闌尾炎是常見的急腹癥,此種疾病發展速度非常快[1]。在病情進展中,并發癥發生率非常高,患者需通過手術方式治療。而糖尿病是常見的代謝性病癥。糖尿病患者臨床癥狀主要是長時間維持高血糖癥狀。關于糖尿病的產生機制,至今仍無明確定論。急性闌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手術治療期間如沒有有效控制血糖,將會給患者生命安全帶來威脅。為預防出現不良事件,可在圍手術期給予護理措施[2]。該文研究分析急性闌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護理措施,選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的96例患者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96例急性闌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據患者入院時間先后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48例,男26例,女22例,患者年齡為40~78歲,平均年齡為(54.3±6.8)歲。糖尿病病程為2~14年,平均病程為(7.3±2.4)年。單純性闌尾炎24例,壞疽性闌尾炎8例,化膿性闌尾炎16例。觀察組48例,男25例,女23例,患者年齡為41~78歲,平均年齡為(54.6±6.7)歲。糖尿病病程為1~14年,平均病程為(7.4±2.3)年。單純性闌尾炎23例,壞疽性闌尾炎7例,化膿性闌尾炎18例。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一般性資料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對比性。
1.2 方法
在充分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礎上,采取闌尾炎切除手術、切開闌尾周圍膿腫引流術、闌尾炎切除術聯合腹腔引流展開治療。對照組患者展開常規性護理方法,觀察組患者則在圍手術期實行護理操作。具體操作模式如下:①術前護理。一般情況下,糖尿病發病缺乏典型性。如不能有效控制血糖,將容易引發不同類型并發癥。因此,急性闌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入院時應展開血糖檢查。同時依據患者實際情況制定系統化的護理方案。通過衛生宣傳,促使患者自覺戒煙酒,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產生,促進患者康復。多數患者病情較長,在急性闌尾炎與糖尿病同時存在中,患者的心理負擔相對較重,耐受能力相對削弱,心理抵御能力下降。而患者需接受手術治療,就會擔心手術的安全性與有效性和術后不良反應[3]。為預防出現不良事件,護理人員細心觀察,了解患者心理狀態變化,加強心理疏導。可舉例說明手術的安全性與有效性。關心、愛護患者,緩解患者恐懼與焦慮情緒,促使患者能夠維持相對良好的心理狀態。與此同時,護理人員應注意,糖尿病患者的抵抗能力較差,很容易出現闌尾壞死或穿孔的現象,降低疼痛敏感性,很難定位手術。對此,術前醫護人員需密切觀察患者腹部情況,并加強X線檢查,盡可能減少并發癥的產生[4]。②圍術期血糖控制護理。在手術操作前,護理人員應檢查其血糖。如超過13.8 mmol/L,應采取降糖措施,使用低劑量靜脈滴注胰島素,促使血糖在6~12 mmol/L。如患者需展開緊急手術,需在術前4 h糾正酸中毒和電解質紊亂現象,手術與降糖措施同時進行。手術操作中,如血糖調節功能出現紊亂的時候進行手術,可能出現低血糖或高血糖的現象。而輸液補糖容易升高血糖。對此,手術操作時應建立單獨靜脈通路,維持胰島素持續性滴注。并按照相應比例加入適宜的葡萄糖。靜脈滴注胰島素后,患者容易出現低血糖。護理人員需不時測定患者血糖,必要時可每隔30 min測定,以免出現低血糖。糖尿病患者手術后3 d,仍然需要小劑量注射胰島素,促使血糖保持緩慢上升趨勢,或給予降糖藥讓患者口服[5]。急性闌尾炎伴糖尿病患者有飲食不良和電解質紊亂的現象。護理人員需注意觀察使用胰島素期間觀察低血糖、低血鉀的情況。部分患者出現酮癥酸中毒現象,有著較高死亡率。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定時測定血糖濃度,監測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預防并發癥的產生。③術后護理。糖尿病患者在細胞功能出現減退、機體抵抗力不斷降低的情況下,容易產生各類并發癥。而急性闌尾炎手術是感染性非常強的治療措施,增加患者術后感染的風險。因而,護理人員展開護理措施期間,需聯合使用、早期大量使用敏感抗菌素,預防感染現象的出現。患者手術后,需依據心肺功能確定補液量的多少。引流量過多,會引起患者丟失水分和電解質。因此,可引導患者使用相應的抗菌素治療,或在平衡液中增加定量抗菌素。結合患者血糖水平,調整胰島素的使用量。護理人員還需時刻監測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④術后預防感染護理。急性闌尾炎合并糖尿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較大。為促進患者康復,護理人員需做好相應的護理。鼓勵患者盡早下床活動,進行深呼吸,為其翻身拍背,預防出現肺部感染。與此同時,還需對患者展開皮膚護理,盡可能維持床單整齊和清潔,預防引發褥瘡[6]。如患者術后出現感染,手術切口很難愈合,護理人員需定期消毒病房,控制探視人員的流動,降低交叉感染率。
1.3 統計方法
該次研究活動產生的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并經t檢驗,計數資料利用χ2檢驗,以判斷兩組數據差異性,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比較
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分別為81.3%和97.9%,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觀察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是臨床中非常常見的代謝性疾病。從病癥的性質了解到,急性闌尾炎屬于急腹癥,術后并發癥較多,同時病情發展的速度非常快。在患者合并這兩種情況的時候,兩者就會相互影響,加大治療難度[7]。為提高臨床治療效率,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在手術治療此類患者的時候,護理人員可提供相應的護理措施。圍手術期的護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并且還能夠提高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在臨床上具有非常高的應用價值。圍手術期護理操作中,護理人員遵循治療的原則,依據患者病情特點,從心理、生理、手術操作等各方面出發,加強整個治療周期血糖的監測,促使患者在圍手術期內能夠維持相對較好的狀態,順利完成手術治療[8]。有效的護理措施可控制患者治療期間血糖變化,促使患者在治療周期內均能夠維持相對穩定的血糖水平。圍手術期護理措施的展開,可根據患者手術進展情況,提供針對性的護理內容,以此有效降低各類并發癥的產生,這對患者康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急性闌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手術治療期間,給予圍手術期護理模式,將顯著提高臨床護理滿意度,且有利于提高臨床治療效率,降低不良反應發生,具有非常高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車莉,邢春紅.觀察急性闌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效果[J].中國農村衛生,2017,15(4):64.
[2] 朱梅,林莉,李建英,等.急性闌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觀察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1):180-181.
[3] 王繼芳.中老年糖尿病行闌尾切除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效果的臨床觀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5,16(14):156-158.
[4] 劉志靜,張悅茹.高齡闌尾炎伴糖尿病病人圍手術期整體護理的效果觀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3):147-148.
[5] 張艷華.護理干預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骨科臨床與研究雜志,2016,19(7):61-62.
[6] 賴瓊.急性化膿性膽管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15(25):21-22.
[7] 劉玉珍.探析胃腸外科合并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15(43):213.
[8] 吳曉莉.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闌尾炎圍手術期的護理[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3,34(7):1058-1059.
(收稿日期:2017-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