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成珠+吳李香
[摘要] 目的 對結腸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實施圍術期護理干預措施的效果進行分析及判定。方法 選取該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結腸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將其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兩組患者各50例,對照組行圍術期傳統護理,觀察組行圍術期優質護理,并觀察兩組患者經護理后的焦慮自評量量表(SAS)評分、抑郁自評量量表(SDS)評分、切口愈合時間、住院時間、視覺模擬疼痛評分、護理滿意度評分及生活質量情況。 結果 觀察組結腸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經護理后的SAS評分為(39.45±6.13)分,SDS評分為(38.79±5.58)分,切口愈合時間為(7.11±2.02)d,住院時間為(11.25±3.63)d,視覺模擬疼痛評分為(3.25±0.69)分及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0.25±9.29)分,均較對照組具有顯著優勢(P<0.05)。結論 圍術期護理干預于結直腸癌合并糖尿病的作用效果顯著,可改善患者負面情緒,緩解疼痛,促進身體康復,提高生活質量,值得實施。
[關鍵詞] 糖尿病;結腸癌;圍術期;護理干預;優質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5(b)-0132-02
結腸癌為臨床常見消化系統惡性腫瘤,當合并糖尿病時,其對生命造成的威脅增大,二者的作用機制存在交互性,增大了臨床中治療及護理的難度,延長了治療時間[1]。相關研究表明為結腸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實施圍術期的優質護理可提高其生活質量,促進病情康復,該研究對該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部分結直腸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行圍術期優質護理獲得了較為顯著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100例結腸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將其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兩組患者各50例,具體如下:觀察組男、女性患者各為28例、22例,年齡范圍上限值:70歲,下限值45歲,年齡平均值(53.44±10.28)歲,其中升結腸癌17例,橫結腸癌10例,降結腸癌13例及乙狀結腸癌10例;I型糖尿病10例,2型糖尿病40例;依據文化程度對其進行劃分,其中高中文化程度者16例,初中文化程度者13例,小學文化程度者21例。對照組男、女性患者各為26例、24例,年齡范圍上限值:72歲,下限值47歲,年齡平均值(52.13±10.40)歲,其中升結腸癌18例,橫結腸癌12例,降結腸癌12例及乙狀結腸癌8例;I型糖尿病12例,2型糖尿病38例;依據文化程度對其進行劃分,其中高中文化程度者15例,初中文化程度者14例,小學文化程度者21例。對比兩組結腸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性別、年齡、病情及文化程度等各項資料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方法:實施圍術期傳統護理,包括術前腸道清潔,體征監測,術中配合及術后相關并發癥護理等。
觀察組方法:實施圍術期優質護理,主要措施為以下幾個方面:(1)術前護理:①心理護理:由于患者對于疾病不了解,易產生不安、焦慮及抑郁的負面情緒,為此醫護人員需告知患者手術治療的方法、目的及相關配合事項,向患者分享手術成功案例,使之建立面對手術的信心。②腸道準備,清除患者腸腔內的異物,維持腸腔通暢、清潔,于術前1天采取肥皂水予以灌腸清潔處理。③血糖控制:于術前對患者的血糖指標進行嚴密監測,并依據具體情況予以降血糖藥物的維持治療,控制患者空腹血糖為6.0~8.0 mmol/L間,餐后2 h血糖為10.0 mmol/L左右,待血糖處于最佳值時行手術治療。④飲食干預:盡量為其攝入半流質的少渣食品,避免難消化、堅硬的辛辣食物攝入,及時補充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提高免疫力。
(2)術后護理:①切口護理:由于患者機體內血糖水平過高,故受感染的概率較常人高,醫護人員需嚴格依據無菌換藥規程對患者進行干預,加強傷口周圍的清潔,依據患者的血常規指標予以有效的抗感染藥物治療,可降低感染率,于此基礎上嚴密監控患者的血糖指標,并維持降血糖藥物的治療,消除誘發感染的因素。②營養干預:于術后早期應予以外源性熱量,依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予以靜脈營養輸注或半流質食品的攝入,以此促進患者術后恢復。③術后心理干預:告知患者手術的成功性,并將恢復期間的注意事項向患者仔細講解,使得患者對于自身疾病有一定的了解,避免不規范的術后行為對恢復情況造成影響,并依據患者的疼痛情況予以科學的鎮痛治療,可通過鎮痛泵輸注或鎮痛藥物的攝入治療,還可播放輕音樂,主動與患者交流,分散其注意力,緩解疼痛。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結腸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經護理后的焦慮自評量量表(SAS)評分、抑郁自評量量表(SDS)評分、切口愈合時間、住院時間、視覺模擬疼痛評分、護理滿意度評分。
1.4 統計方法
用均數±標準差(x±s)的形式,表示兩組結腸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經護理后的焦慮自評量量表(SAS)評分、抑郁自評量量表(SDS)評分、切口愈合時間、住院時間、視覺模擬疼痛評分、護理滿意度評分為均數,并用t值檢驗,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核對,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結腸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經護理后的SAS評分為(39.45±6.13)分,SDS評分為(38.79±5.58)分,切口愈合時間為(7.11±2.02)d,住院時間為(11.25±3.63)d,視覺模擬疼痛評分為(3.25±0.69)分及護理滿意度評分為(90.25±9.29)分,均較對照組具有顯著優勢(P<0.05),見表1。
3 討論
當結腸癌合并糖尿病時,使得疾病進展更為惡劣,由于結腸癌患者機體內血糖常處于高值,導致內環境發生改變,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結腸惡性腫瘤的病情發展,于術后延緩了切口愈合,加重了患者的焦慮、不安感,故延緩了身體康復進程,延長了住院時間[2]。
該文研究數據顯示, 觀察組結腸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經護理后的SAS評分、SDS評分、切口愈合時間為、住院時間、視覺模擬疼痛評分及護理滿意度評分均優于對照組(P<0.05),表明通過圍術期優質護理,改善了患者的負面情緒,促進切口愈合,緩解其疼痛以此提高了護理滿意度。該文研究中,通過術前的護理干預,使得患者對于疾病具有一定的認知,改善了患者術前的生理、心理狀態,以此建立患者的最佳狀態以面對手術治療,于術后對患者行切口護理,營養護理及心理干預,緩解了患者的疼痛,降低了術后切口感染的概率,以此促進切口愈合,促進身體康復,縮短了住院時間,對提高護理滿意度具有積極意義[3-4]。
綜上所述,圍術期護理干預于結直腸癌合并糖尿病的作用效果顯著,可改善患者負面情緒,緩解疼痛,促進身體康復,提高生活質量,值得實施。
[參考文獻]
[1] 尹彩蘭.結腸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應用胰島素方式的觀察[J].天津護理,2011,19(4):195-196.
[2] 朱玉姣.結腸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措施及效果觀察[J].中國醫療前沿,2012,7(9):75,53.
[3] 馬慧萍.老年結腸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0,2(13):16.
[4] 王健,陸艷紅,孫光瑞,等.結腸癌合并糖尿病患者86例圍手術期護理策略[J].糖尿病新世界,2014(14):43.
(收稿日期:2017-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