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波
摘要:首先分析ZD6轉轍機接點反彈的特征,接著對其產生的原因加以闡述,最后提出解決策略并得出自己的觀點。
關鍵詞:ZD6轉轍機;接點反彈;問題;對策
ZD6系列電動轉轍機廣泛應用于國家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地方鐵路,ZD6系列電動轉轍機適用于時速120km/h以下的普通單開道岔和復式交分道岔,根據對道岔的保護方式分為可擠和不可擠型兩種;根據對道岔的鎖閉方式又可分為單鎖閉和雙鎖閉。它可以單機牽引道岔,也可以通過系列中不同型號轉轍機的相互匹配實現雙機牽引道岔,從而滿足不同道岔的需要。接點反彈是指道岔轉換到位,轉轍機在自動開閉器切斷電源后,新的表示剛剛接通,忽然又斷開。問題的出現嚴重威脅運輸安全,探究該現象產生的緣由,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逆轉退鎖,非常必要。
1 ZD6轉轍機接點反彈的特征
通過對2008—2011年35件接點反彈的測試、統計、分析,發現該現象有以下幾個共同特征。(1)轉轍機動作電流一般較小,只有0.5~0.6A左右,甚至低到0.45A,動作電流一般不超過0.7A。動作電流小表明道岔負載輕。(6)故障電流較高,一般雙機牽引在2.8~2.9A,單機牽引在2.9~ 3.0A之間.(3)金屬摩擦帶居多。(4)轉轍機上道時間:主要集中在2007 年以后上道運用的轉轍機。(5)氣溫或高或低,變化大時易發生。(6)雙機牽引多,單機較少,雙機牽引中,副機又顯著多于主機。
2 原因分析
現場檢修時,為了增大道岔轉換動能,經常把摩擦電流調整過大,造成摩擦聯接器抱死內齒輪,與內齒輪的連接由軟連接變為硬連接,失去摩擦制動作用,致使內齒輪反轉,導致發生動接點反彈。《鐵路信號維護規則》(技術標準)要求摩擦聯接器應滿足:道岔在正常轉動時,摩擦聯接器不空轉;道岔轉換完成時,電動機應稍有空轉;道岔尖軌因故不能轉換到位時,摩擦聯接器應空轉。摩擦聯接器的作用:①當摩擦電流調整適度時,摩擦聯接器的摩擦帶通過與減速器內齒輪的軟連接,把由電動機傳遞的動力通過輸出軸傳遞到尖軌,轉換道岔;②當道岔尖軌因故不能轉換到位時,摩擦聯接器應空轉,消耗多余動能,保護電機,以免燒毀電機;③道岔轉換完成后,道岔被鎖閉,電動機應稍有空轉,剩余的動能應該被摩擦聯接器通過微量打滑、稍有空轉方式吸收。如摩擦電流調整過大,摩擦帶緊緊抱住內齒輪,導致與減速器內齒輪由軟連接變成硬連接,道岔轉換完成時,摩擦聯接器不能空轉,失去摩擦制動作用,這時輸出軸只有被迫反轉,方可吸收電動機剩余的動能。而輸出軸反轉的后果是,與其連接的啟動片反轉,用啟動片自身斜坡推動滾輪,使與滾輪連接的速動爪被強行抬起,與速動爪相連的動接點移動,嚴重時動接點與靜接點片分離,最終造成表示電路斷路故障。摩擦帶與內齒輪配合不佳,也是導致摩擦聯接器作用發揮不良的原因之一。摩擦帶與內齒輪是弧面軟配合,配合要求是:摩擦帶與減速器內齒輪伸出部分,應經常保持清潔,不得銹蝕或粘油;摩擦帶的配合摩擦面不小于摩擦帶表面積的4/5。如果裝配時弧面配合達不到要求,摩擦聯接器的作用發揮不良,導致制動效果不佳,就會出現動接點反彈,造成表示電路斷路故障。
此外,現場信號工為了提高道岔的安全系數,誤認為摩擦電流越大越好,往往調到標準上限,甚至超過標準上限,也是導致動接點反彈現象發生的重要原因。
3 防止接點反彈的對策建議
3.1加強工作電流(鎖閉電流)的測試,觀察道岔、轉轍機的運行狀況。
首先嚴格按照《鐵路信號維護規則》(技術標準)要求,調整摩擦電流小于上限0.1~0.2A。結合實際外界氣候條件,比如9-12月份,ZD6-D型轉轍機摩擦電流調整為2.7~2.8A;ZD6-E、J型轉轍機調整為2.2A。對于 ZD6-E、J型轉轍機,最高值是2.5A,檢修時調整到2.3~2.4A。
3.2摩擦聯接器通過其摩擦帶摩擦制動內齒輪的旋轉,運用1個周期后(正線5年),內齒輪平均磨 耗量為0.15mm,小于標準配合面外徑Φ120-0.23。使用一個周期的摩擦帶,如發現其有裂紋,必須更換新的摩擦帶。新摩擦帶是按照圖紙加工的,其配合面外徑(Φ120-0.23),沒有磨耗量。如果直接用一對新摩擦帶與使用了一個周期的內齒輪配合,配合精度不會太高,內齒輪的制動效果很不理想。為了提高摩擦帶與內齒輪配合精度,制作1#摩擦帶研磨機,具體做法:將一臺使用了1個周期的轉轍機減速器內齒輪,其外徑已磨耗0.15mm,用AA0.3網絡滾花刀對其配合面進行滾花處理,處理后的內齒輪相當于一個 “砂輪片”,把它裝配到減速器上,去除主軸、自動開閉器,利用現有的測試臺控制電路控制內齒輪的正、反轉。再制作一個制動器以固定輸出軸。最后,把一對需要更換的新摩擦帶組裝到這個減速器上。通電后,改造后的內齒輪在待磨耗的新摩擦帶的包裹下,強行轉動,進行對新摩擦帶的磨削,目的是使之與舊內齒輪形成良好的弧面配合。等新減速器開始工作后,摩擦聯接器空轉,調整到規定的摩擦電流。這樣,經過滾花處理的內齒輪就會研磨新摩擦帶,工作2min后,停車,反轉2min,取下摩擦帶測量配合面積,如配合面積不達標,可進行二次研磨,直到與內齒輪的配合面積達到技術要求。這樣,經過研磨的摩擦帶與磨耗量相近的使用了1個周期的轉轍機減速器內齒輪配合時,配合精度就能達到配合公差要求。這樣,摩擦帶的摩擦制動效果很理想,就不會出現接點反彈的現象。運用2個周期后(正線10年),內齒輪平均磨耗量為0.30mm。可用一個磨耗量為0.30mm的內齒輪制作2#內齒輪研磨機。這樣,在修配所,可根據入所修摩擦帶的磨耗量,選擇相應的研磨機進行研磨,研磨后的摩擦帶與內齒輪的配合面就會達到最佳狀態。3個周期后,轉轍機已用15年即可報廢。所以,制作2臺研磨機即可。
3.3合理調整道岔密貼力,道岔檢修時采用手搖把搖動道岔,檢驗道岔反彈力和密貼力。副機密貼試驗取決于密貼間隙,即2mm+間隙,4m m+間隙。建議現場工區配備 2/3/4/5mm組合式試驗棒。
4)在2/4mm達標的情況下,可通過刻意調高故障電流,模擬試驗出道岔接點反彈時故障電流,用于指導故障電流的合理標調。淘汰轉轍機金屬摩擦帶,采用石棉橡膠或半金屬摩擦帶。
4.小結
ZD6轉轍機接點反彈,既有本身結構、電機改型、摩擦帶材質的因素,也有道岔密貼調整,轉轍機故障電流調整的原因。目前,在轉轍機結構、電機型號不變的情況,可以通過更換金屬摩擦帶,合理調整道岔密貼力和故障電流加以解決,保證了轉轍機的出所質量和行車安全。
參考文獻:
[1]徐文虎.ZD6轉轍機接點反彈問題的分析與處理[J].鐵路通信信號工程技術,2013,10(2):88-90.
[2]王紅彬.ZD6轉轍機接點反彈問題的分析與處理研究[J].機電一體化,2014(3):121.
[3]史維利,萬書成,石磊.ZD6系列電動轉轍機的防接點反彈裝置[J].鐵道通信信號,2017,5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