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長偉
摘 要: 政產學研協同創新是當今共享經濟時代教育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民辦高職院校如何參與政產學研協同創新提升自身師資科研能力是一個難題。本文通過剖析目前區域政產學研協同創新的主要問題,以昆山登云科技職業學院實證研究為例,以地方政府政策咨詢服務為突破口,提出民辦高職利用其靈活辦學機制與校企合作基礎,在政產學研協同創新的地位與作用。對于民辦高職實現可持續發展、提升區域政產學研協同創新能力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與推廣價值。
關鍵詞: 民辦高職;政產學研協同創新;地位與作用
政產學研協同創新是國家創新體系有效運作的重要環節,是國家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助推器。2014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提出,“專科高等職業院校要密切產學研合作,培養服務區域發展的技術技能人才。”這從政策上回答了“為什么要發展高職院校”和“怎么發展高職院校”這兩個關鍵問題。民辦高職院校作為我國職業教育體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基于其靈活辦學機制、先進教育理念及新穎的方式在政產學研協同創新中的地位與作用研究,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與推廣價值。
一、制約區域政產學研協同創新的主要問題
政產學研協同創新作為產學研合作的深化與發展,最早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彼得格洛博士提出的,政產學研協同創新主要是依托高校、企業、科研院所等協同創新主體,發揮比較優勢,在政府部門、中介組織、金融機構和其他社會組織的輔助作用下,開展科技創新、技術轉移和科研成果轉化以及產業化的過程。協同創新主體建立在密切合作、優勢互補、資源共享、風險共擔基礎上的為實現共同目標和利益追求的創新活動。隨著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市場以用戶為導向的形態轉變,政府在面向新知識經濟時代愈發顯示了其在產學研綜合系統中的宏觀調控功能的重要性,政府在推動法律法規政策制定、筑巢引鳳、創新信息平臺的搭建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比擬的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制約區域政產學研協同創新的主要問題在于:
1. 政產學研協同創新忽視了中小型企業的技術應用和技術改造難題
以政府為主導的合作開發創新以及聯合開發或共建技術創新聯盟的創新模式均集中于大型企業,昆山登云科技職業學院(以下簡稱“登云學院”)在承接昆山市人社局《重點產業緊缺人才需求及政策調整專項調研》項目數據顯示,在昆山區域企業分布上看,四分之三以上為中小型企業,均為大型企業的配套廠商,同時也是帶動區域經濟產業轉型升級成功與否的關鍵力量,然而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小型企業往往集中精力于眼前產品的維持,無暇且也無能力對接政府政策引導方向、科研院所,缺乏科技需求的內在動力和活力。同時研究型高校教師和科研人員面向中小企業、面向實際技術應用和改造來做研發動力不足,以及改革力度不夠、分配機制不完善、利益分配不公現象的存在,也使得研究型高校、科研院所主動尋求與中小型企業合作的活力不強。
2. 政產學研協同創新缺乏切實有效的政策與資金保障
面對科技的飛速發展以及國際競爭的日益激烈,我國現有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專項基金等項目的設定遠遠不能滿足技術創新發展的實際需求。由于體制機制等多種因素的制約,目前我國還沒建立政產學研協同創新專項基金,缺乏有效的可持續的資金政策扶持。高校和企業作為合作創新的主體,校企雙方責任明確,高校、科研院所負責提供技術支持、人才和智力資源,企業負責提供科研設備的資金支持。但在政產學研合作進程中,由于技術創新的潛在風險性,因此無形之中增加了政產學研合作的不確定性和可持續性,進而對技術創新進程、創新結果等都產生了不利影響。潛在的市場風險不僅可能會使得協同創新主體得不到應有的回報,也很有可能使得創新主體投入的大量的資金、精力付之東流。隨著政產學研協同創新的深入開展,政府部門應充分發揮主導協調作用,制定強而有力、切合實際的政策,降低企業成本和投資風險,促進政產學研協同創新的順利開展。
3. 政產學研協同創新主體之間仍然存在脫節現象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大背景下,區域性協同創新中心風起云涌,在推動區域經濟發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三多三少”現象。即各地為“科、企”搭橋的科技交流會、科技成果發布會多,而最終成交的項目少;科研院所、大專院校提供的科研成果、專利項目多,滿足企業需求的項目少;在科技交流會上簽訂意向合同的多,會后達成協議實施的少。大多數高校實驗設備和檢測設備游離于企業之外,利用率偏低。企業需求尤其是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的共性需求無法切實整合,目前仍集中于高校、科研院所將技術成果轉移到企業或企業委托高校開發的階段,不僅使得技術創新的成本增加,同時還不利于推動區域經濟的轉型升級創新發展。
二、民辦高職在政產學研協同創新中的地位與作用
在我國民辦高職院校蓬勃發展的背景下,政府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高等教育,許多企業集團投身于民辦高職院校,其靈活的辦學機制、市場化資源配置,有利于快速因應大環境的變化,實現“優勝劣汰”的轉變,成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有效補充,參與政產學研協同創新有著得天獨厚、不可替代的作用。
1.民辦高職產學合作著力于中小型行業代表型企業,成為政產學研協同創新的基石
生源急劇下降使得民辦高職院校生存和發展面臨“高天滾滾寒流急”的嚴峻態勢。“培養企業所需要的人”倒逼學院自發進行全面改革。將企業崗位需求與學生技能學習規律相結合,設置“三階段崗位”,即基礎技能崗位、專業技能崗位及綜合能力提升崗位“,激發高職學生實踐學習積極性與動手能力,調動企業育人積極性;同時將完善企業內訓體系與學院課程體系相結合,形成雙師互聘型師資隊伍,既加強了民辦高職師資隊伍建設又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關系。而大型企業科學系統的管理與培訓體系不會因民辦高職教改需要而改變,著力于中小型企行業代表性企業的產學合作,使其獲得連續穩定的合作企業資源,推動為企業員工為主的技能培訓項目及學歷提升項目的開展,以昆山登云科技職業學院(以下簡稱“登云學院”)為例,截止成為2017年6月,連續多年成為昆山人社局技能人才培訓人數最多院校,成為北京理工大學校外學歷提升機構中企業員工數最多院校,現學院累計在校生人數達9000余人。企業一線主管、專班實踐教師、學院繼續教育學生及培訓學員的多重身份,使得民辦高職快、精、準的捕捉到合作企業的技術應用和改造難題,這些行業代表型企業的技術難題同時也是產業共性問題,因此民辦高職產學合作也為政產學研協同創新的發展奠定深厚的基礎。
2.民辦高職政府咨詢服務是政產學研協同創新的加速器
國內外研究成果均表明,政府引導及政策扶持下的產學研協同創新,有助于加快支柱產業、優勢產業開展核心技術研究和集成創新,從而支撐、引領和推動產業整體優化升級和行業競爭力的提升。穩固的產學合作企業基礎,使其成為地方政府科技政策、人才政策、金融政策的專業推廣者,地方政府政策得以落地;企業尤其是中小型行業代表性企業不僅從高職院校得到技術技能型人才,而且通過這些人才獲得政府的政策、資金扶持;民辦高職多元化服務企業的同時,通過政府政策產業化推廣項目捕捉到專業發展方向,推動學院教育教學改革的提升,三者之間找到協同共同點。以登云學院為例,2016年3月承接昆山市人社局《重點產業高技能人才需求及政策調整專項調研項目》,以政府政策調整調研為抓手,專業教師對口深入行業代表型企業,找尋123項企業技術應用及改造項目難題,并通過科技局整合兩岸高校資源,形成產學研項目推動企業升級;同時匯總出40條被納入《昆山市高技能人才政策意見》,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政府行政人員數量及精力有限,無法做到積極跟蹤把握國際產學研合作的最新動態和產業發展走勢的難題,基本做到結合區域經濟發展實際制定科學完善的扶持政策。因此,利用民辦高職穩固的校企合作基礎、臺資辦學優勢及靈活辦學機制,通過地方政府咨詢服務集聚兩岸高校及科研院校服務臺企,加速政府、產業與研究型高校的對接,同時有效提升自身服務區域產業轉型升級能力。
3.民辦高職參與政產學研協同創新是深化區域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推手
如上所述,政產學研協同創新是一種多元合作模式,而這種模式意味著創新過程的多元性。如果高校、企業和政府三個主體的創新過程聯動、合拍,那么可以有“1+1+1>3”的效果。研究型高校與大型企業所進行的產學研合作,是產業高精尖技術的協同創新,推動區域產業研發成果實現“技術頂天”;民辦高職對接中小型企業進行的共性難題的產學研合作,既加速研究型大學技術應用型科研成果轉化,又推動區域產業研發應用在“技術立地”。而在這過程中,民辦高職產學合作穩固基礎上取得企業的信任,所進行的協同創新資源整合作用不容小覷。以昆山登云學院為例,在區域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許多企業尤其以代工為主的臺資企業“對政府政策有所不知,或知而有所不用”,究其原因在于企業以“盲目轉型升級死的早,不轉型升級可能不會死”的心態,因此學院在昆山高新區的支撐下,融合兩岸高校優質資源,實施《臺資企業轉型升級輔導試點項目》,即由高新區政府出資,由登云學院進行企業轉型升級需求調研,融合兩岸高校及轉型升級資源,深入企業實際進行把脈、診斷,協助企業進行產品升級、產線改造、設備自動化提升、管理體系架構等升級轉型,從而促進整個區域中小型企業的轉型升級。由此可見,民辦高職院校參與的政產學研協同創新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推動區域產業轉型升級。
因此,在國家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構建過程中,民辦高職作為公辦高職院校的補充共同組成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體系。在國務院頒布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綱要(2006~2020年)》中提出高校要推進產學研用結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精神下,民辦高職利用其靈活的辦學機制、教師激勵機制、彈性管理機制將其作為特色和發展目標,在推動政產學研協同創新過程中提升自身師資隊伍科研能力,闖出一條以政府咨詢服務為突破口,鏈接政府、高校與產業協同服務服務區域產業轉型升級的道路。■
參考文獻
[1]續總成.我國高職院校產學研協同創新的動力機制與路徑選擇[J],教育管理,2017(10):57-60.
[2]郭詠嘉.政產學研結合推進區域協同創新[J],中國高校科技,2017(01-02):56-58.
[3]王卓亞.政府在促進民辦高職院校政產學研用合作中的角色與地位[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14).18:109-110.
[4]文少保.我國政府向智庫購買決策咨詢服務的價值、困境與路徑選擇[J],社會科學文摘,2016(5):8-10.
[5]嚴雄.產學研協同創新 五大問題亟待破解[M],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2007年3月19日第B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