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月
心理健康課是當前中職學校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種有效途徑和載體,其作為中職學校的課程形式已經在我校推廣多年。中學階段是學生個體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所以心理健康課對中職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可想而知。因此,教師應從學生實際出發,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為突破點,讓學生在課堂中獲得心理知識,樹立心理健康意識,掌握心理調節方法,形成良好心理品質,促進人格的全面發展。
作為一名多年從事心理健康課教學工作的一線教師,針對如何上好心理健康課,我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進行摸索、思考和總結,以提高學生的知、情、意。下面我對自己在近幾年的心理健康課堂中的一些教學感悟,做一概述。
一、 課堂導入最關鍵,以趣促學
心理學上講,同樣的內容,采用學生感興趣且能夠切入主題的方式,學生接受起來會更加容易和有效,所以課程的導入很關鍵。引入課程的方法有很多,面對從未真正接觸過心理方面知識的中職學生,我給學生創設了很大的發揮空間。
例如,在《我有潛能我開發》課程導入部分,我和學生們一起做了一個小游戲“掌聲響起來”,以當下最受觀眾矚目的音樂節目《中國好聲音》做提問,我問同學們“都有自己喜歡的歌手吧?”“當你最喜歡的歌手出現時,你的心情怎樣?”同學們說會拼命鼓掌來表達自己的熱情和歡迎,然后我讓同學們估計一下,當他喜歡的歌手向他走來,他拼命地以最快的速度雙手鼓掌,10秒鐘能鼓掌多少次,然后實際試一下,最后證明大多數同學實際的鼓掌次數都比估計次數多很多,從而指出存在差距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潛能。“那么潛能到底是什么?”“我們的潛能到底有多大?”“我們都有哪些潛能?”“我們如何開發潛能?”這些問題就順而被提出,正式進入課堂,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創設心理情境,引發體驗
心理健康教育課的重點在于活動中的體驗,但絕不能為了活動而活動,活動應該有主題,要通過創設一定的心理情境,開展具有豐富意義的活動,來達成個體內心的認知沖突,喚醒學生潛意識的心理體驗,以達到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目的。對于個體心理來說,再豐富精彩的授課都無法替代個人的親身感悟和直接體驗,哪怕只是一丁點的啟迪,也能留下深刻的記憶。
例如,在《柳暗花明又一村》課程中的學以致用部分,我創設了三個情境,即“爸爸送給你的新鋼筆弄丟了,你會怎么想?”“你的好朋友要轉學了,分別的時候你會怎么想?”“你的一個異性同學打電話給你,你媽媽對此問個不停,你會怎么想?”讓學生進行想象和體驗,以達到深化課堂的目的。
此外,為了更好地創設課堂情境,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將符號、文字、聲音、圖片和視頻等信息呈現于課堂中,使課堂豐富生動有趣。
三、遵守課堂紀律,重視課堂效果
中職學生自律性不強,還不懂得尊重別人和主動遵守紀律和規則,他們有時發言過于隨意,只顧自己大聲說話,不傾聽其他同學的講話;有時又封閉自己,嘲笑講出真心話的同學。這些不良的雙向互動使課堂缺乏溫馨的氛圍,容易亂作一團,最終導致學生不敢吐露真心,班級內無法形成真實情感的交流,教師不得不暫時維持紀律,積極性也受到打擊,一堂精心準備的課程可能就此功虧一簣。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課應該根據需要,創設相應的氛圍來達到課程目標,但必須以學生遵守課堂紀律為基礎,其本身也是一種心理健康教育。
例如,在《陽光之心》課堂中,我給學生講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故事后,讓學生們分組討論這則故事對他們的啟發,但是在討論和發言的環節,課堂比較混亂,有些學生大聲說話,不能認真傾聽其他同學的發言,我及時進行了有效提示和制止,最后學生們比較配合,做到了遵守課堂紀律,課堂教學也有序進行了。
四、適當自我開放,樹立榜樣
自我開放又稱為自我暴露,意思是指把自己個人的有關信息講出來,使別人知道這樣一個過程。心理教師在心理課堂上,能夠在適當和必要的時候,公開地暴露自己的某些人生經歷和感受,包括自己曾有過的負向體驗或經歷,與班里學生一同分享。教師的自我開放能夠為學生樹立了一個真誠、坦率的榜樣,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學生也會減輕自我防御心理,從而真實地表達自己,安全地探索自己。
例如,在《挫折—人生的必修課》課堂中的經歷共享環節,我首先和學生們分享了我在求學過程中的挫折事件,之后學生們都能夠分小組互相交流自己曾經遭遇過的印象最為深刻的一次挫折,并與全班同學分享。之后我做了小結:看來生活中挫折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人都無法避免,我們應該樹立正確的挫折觀,并組織了學生討論該如何面對挫折。
五、引導糾正舊我,尋找新我
心理健康課中,教師最重要的任務是傾聽和引導,學生最重要的任務是傾訴和交流,它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說心理話和宣泄情緒情感的契機。在感知和體驗之后,我引導學生對自己過去的行為和經歷進行反思、檢查和評價,從而糾正舊我,尋找新我,使問題得到初步的解決。
六、總結反饋促行動,強化效果
精彩的結束是整節課程的總結升華,同時也對學生寄予無限期望與啟迪。教師應該總結課堂的主要內容、感受與收獲,對學生的表現給予反饋,激發學生改變的動機,展望未來的生活,將課堂學到的知識和體驗到的情感擴展到實際生活中去,鞏固教學效果。
例如,在《柳暗花明又一村—換個角度看問題》課程的學以致用部分,我讓學生聯系實際,想想在他們的生活中有沒有讓他們煩惱的事,自己慢慢地靜下來,換個角度考慮一下,他們會發現結果截然不同,并讓學生們互相分享,很多學生豁然開朗。
以上是我多年在心理健康課堂教學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反思。當然,我的心理健康課還不成熟,仍存在許多問題,如對于中職學生的具體實際來說,我在課堂教學中有些操之過急;有時不能有效帶動學生情緒,學生們處于茫然的狀態,使得學生發言不夠積極等,這些都是我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應該努力避免的。我會繼續努力,不斷充實自己,勇于向有經驗的教師求教,永遠做一個努力的,進步的心理健康課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