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志華
金融危機之后,隨著國內資本市場不斷發展和完善,金融領域的競爭也愈發激烈。作為資金融通的關鍵性中介機構,商業銀行在維護我國經濟穩健上行的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在逐利性的激勵下,表外業務發展迅速,并沖擊著銀行信貸。
發達國家銀行表外業務發展迅速,而我國尚處于剛剛起步階段,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體系尚未形成,表外業務就像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表外業務能夠提高效益、擴展市場,使以傳統信貸業務為支柱的商業銀行運營模式得到了突破;而另一方面,由于各類創新型理財產品的不斷推陳出新,大量的“影子銀行”也隨之產生。為了追求更高的效益,“影子銀行”利用了國家監管機構的監管盲區和法律法規的空白,利用當下對相應領域監管的缺失,進行大量高風險的金融交易以牟利,給我國金融業帶來了潛在的危險和隱患。
表外業務的發展,是商業銀行業務種類和功能不斷擴充的結果,其本質是商業銀行業務創新,而創新的根本動力就是尋求更大的利潤空間。
無論是銀行自身還是市場監管者,都應該對這一塊蛋糕抱有足夠的警惕,并采取適當的措施來控制風。
一、我國商業銀行表外業務會計信息披露的現狀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會計信息披露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我國商業銀行迫于法律的明文規定或因監管部門的強制性要求而披露,另一種是銀行出于社會聲譽、吸引投資等方面考量而自愿做出的信息披露。盡管目前我國已經頒布大量關于商業銀行表外業務會計信息披露有關的規范性文件,但具體的數據標準卻不夠詳盡準確,尚存著監管缺陷和空白,甚至部分法規已經無法跟上銀行表外業務創新的腳步。
商業銀行表外業務雖然能夠謀取大量利潤,但表外業務中需要動用資本金的業務部分風險往往較高,特別是以金融衍生工具為代表的一系列業務,其杠桿作用極為顯著,商業銀行本身難以控制風險,而為客戶提供非資金性的中介服務卻又不列入資產負債表內,導致透明度低,披露信息少,監控難度大,使得許多業務在財務報表上得不到真實的體現。
二、我國商業銀行表外業務的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
與國際同行相比,我國商業銀行表外業務在運營和監管上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披露內容不完整
盡管目前已經出臺了相應的會計信息披露準則,但是沒有對表外業務披露的具體內容進行詳細明確的規定,導致對銀行表外業務的會計信息披露起不到更大作用。
另外,對新興的業務表外業務的認識依舊不夠透徹是我國商業銀行的通病,大多數銀行著眼于表外業務豐厚的收益報酬,而忽略了其伴隨的同樣客觀存在的風險。
(二)披露法規不完善
首先,我國對商業銀行表外業務的業務范圍仍然缺乏一個清晰明確的界定,銀行在對其表外業務進行披露時就有了更多的主觀因素;其次,相關的會計業務處理法規仍然處于空白的狀態,會計監管部門對以銀行為代表的一系列金融機構在會計制度上的運作關注不夠,不同的行業間會計規則有不同的體現,老舊的會計制度無法支撐其快速變革的腳步。
(三)相應監管機構體系不健全
我國目前 “一行三會”的行業監管體制在金融監管體系中弊端日顯。雖然目前采取了銀、證、保三方監管機構的聯席會議制度,但始終只能作為權宜之計,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重復監管不僅是行政監管資源的浪費,也會造成對商業銀行日常經營的干擾。
(四)缺乏對相應權利監管機構的制約
由于對監管部門缺乏明確的法律法規進行制約,所以對相關行政監管人員的約束也僅僅體現在其自身的道德約束和社會責任感上。
(五)利益相關者對信息的需求不同
不同的利益相關者注重信息的側重點不同,比如銀行投資人最重視銀行的盈利能力,而社會公眾和銀行監管機構則最重視銀行的安全性,商業銀行難以做到滿足各方面需求的充分披露。
三、完善商業銀行表外業務會計信息披露的對策
本人認為我國商業銀行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完善表外業務的會計信息披露。
(一)盡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適當借鑒發達國家商業銀行監管措施,取長補短,制定出一套與我國國情相適應的商業銀行監管體系,同時也要考慮到個別商業銀行的創新業務。
(二)完善商業銀行公司內部控制體系
加強銀行內部審計與會計的結合,確保商業銀行財務報告信息的完整性、可靠性、真實性,保護資產的完整性與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同時以不相容職務分離為原則,明確各個部門相應的責任和權力,形成各部門之間的相互協調、相互制約的機制。
(三)加強相關監管體系的建設
目前引入國際統一的行業會計制度是能最迅速規范商業銀行會計行為的可行辦法,應當吸收國際先進經驗,以其銀行業監管條例為基礎,結合我國國情,制定出最適合的監管法規和體系,讓商業銀行表外業務步入一個良性循環的發展之路。
(四)細化表外業務的會計處理方法
首先,需要明確表外業務中金融衍生工具等大宗商品的會計處理辦法,規范金融衍生品的會計確認和計量問題;其次,科學全面監管會計信息系統,以會計電算化為基礎發展會計信息化,讓會計核算不局限在單獨的部門,而成為一個企業信息資源的集合體;然后,對表外業務進行會計監督,強調對表外業務的事前、事中,事后監督,防范風險于未然。
在對商業銀行進行調查分析之后,本文揭露了目前商業銀行表外業務及會計信息披露中出現的主要問題,為信息揭露工作提出合理的建議,在規范其表外業務及會計信息披露中,朝著國際標準靠攏,吸收國外先進經驗,實現國際接軌,與此同時明確監督部門的權限,增加業務透明度,控制風險,避免危機是對銀行表外業務進行審慎監管的前提和關鍵。透明度可以激勵銀行改善其風險管理系統,便于市場參與者更好的相互評估.避免和減少誤導決策的財務信息風險,從而提高金融市場的分配效率。我國商業銀行表外業務仍處于一個初級發展階段,控制風險、避免危機的關鍵在于銀行的管理者和市場的監管者如何做出選擇,以怎樣的手段方式來權衡表外業務帶來的收益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