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梨
兒童文學是孩子成長的精神食糧,兒童文學閱讀對孩子的發展影響深遠。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不僅能培養孩子們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還能提高孩子們對文學的興趣。最重要的是,對塑造孩子們的健康人格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應當通過提升自己的兒童文學修養,并掌握一定的方法策略,帶領學生走進兒童文學世界,引導學生開展好兒童文學的閱讀,幫助學生拓寬知識面,為孩子的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兒童文學閱讀——兒童成長的精神食糧
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人在中小學年代里讀過哪些書,書籍在他的心靈里留下什么痕跡——這一點決定著人的情感培養,決定著年輕人對待同齡的人,對待長者以及對待生活的態度……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時代,在這個時代里所接觸到的東西會直接影響一個人的成長,而其中閱讀對我們的影響最大。因此,兒童的閱讀應該得到廣大教師和家長的充分重視,我們要為孩子提供輕松而又有內涵的書籍。兒童文學正是專為兒童寫成的適合他們審美接受心理與閱讀經驗的文學,兒童文學為兒童成長提供了優質、優美的精神食糧,使他們感悟到文學之美,母語之美。
二、教師帶領孩子走進兒童文學
(一)小學語文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兒童文學素養
兒童文學是教師了解兒童,走進兒童心靈世界的主要途徑。閱讀兒童文學作品能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兒童的性格、心理、興趣、志向等,理解作品中典型的、有個性的兒童,并學會去發現、熱愛生活中的每一個孩子,從而促使教師更加喜愛兒童、熱愛教育事業,真正成為兒童的良師益友。
小學語文教師的兒童文學素養,可以理解為一種真正理解并熱愛兒童,且主要以言語形象的方式獲得存在的生命狀態。作為小學語文教師,需要練就“童話嘴巴”,它是語言的趣味,它是童話閱讀內化后的外化,它將使教師與孩子之間有親近感,彼此找到了共同的話語,成為樂意分享的共同體。
小學語文教師要提高兒童文學素養需要做出一定的努力。首先,要加強對兒童文學課程的學習,掌握一定的兒童文學理論知識,樹立新的兒童文學教育理念。其次,在教學中,閱讀一定數量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培養兒童文學的審美能力,了解當代兒童文學作家作品,學會分析兒童文學作品,體會其中的美。
(二)帶領學生走向廣闊的兒童文學世界
僅僅閱讀課文中的兒童文學作品是不夠的,教師要有意識地帶領學生走進更廣闊的兒童文學世界。教師在引導學生走進兒童文學世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時,要講求方法。
第一,要幫助學生選擇合適的兒童文學作品。在兒童文學的眾多體裁中,學生的口味不同,有的學生喜歡閱讀兒童小說,有的喜歡閱讀科學文藝作品,有的則喜歡閱讀童話,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選擇,根據學生不同的閱讀興趣,幫助他們選擇合適的兒童文學作品。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教師要注意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為孩子選擇適合他們年齡階段的兒童文學作品。
第二,向學生推薦和介紹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兒童文學的作品種類繁多,浩如煙海,小學生要學習其他多門課程,他們的精力有限,這就要求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讀一些優秀的、有價值的兒童文學作品。因此,教師要創造一切有利時機向學生推薦古今中外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歌德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談話。”小學生求知欲望旺盛,除了課內的兒童文學作品外,還必須有一定的課外兒童文學閱讀相配合,讓學生像雛鷹一樣飛掠知識的海洋。
第三,組織學生對選讀的兒童文學作品進行討論評析。在學生閱讀了一定量的兒童文學作品基礎上,組織一次(或幾次)兒童文學作品討論評析會。這不僅能及時地了解學生閱讀兒童文學作品的情況及存在的問題,而且有助于提高學生鑒賞兒童文學作品的能力,培養他們熱愛閱讀兒童文學作品的思想感情,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兒童文學的效率。
第四,豐富學生的閱讀活動。教師可以在班級中組織多種多樣的閱讀活動。
第五,鞏固學生的閱讀成果。在學生閱讀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寫讀書心得、續寫故事、改編童話,還可以模仿所讀的兒童文學作品進行初步的兒童文學創作。
三、引導學生掌握兒童文學作品閱讀的方法
1.精思法
古人認為,讀書既要“熟練”,又要“精思”,學習語文,必須把閱讀和思考緊密結合起來,這樣才能有收獲。孔子云:“學而不思則罔”,倘若像小和尚念經那樣,有口無心,書讀得再多,恐怕也是沒有多大用處的。
2.要點法
讀書不僅要多讀、熟讀,而且還要抓住要點,領會作者的寫作特點。讀書應抓住主要內容、作品的主要章節、文章的主要特色,特別是篇幅較長或內涵較深的作品,更應抓住重點、難點和疑點。
3.朗讀法
對于抒情性較強的作品,例如詩歌之類,可以采用朗讀法。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反復吟詠,掌握作品的感情基調,便能受到感染和教育。
4.提綱法
用簡要概括的語言將作品的內容要點編排出來,這就是簡要的內容提綱。學寫這種簡要提綱,能幫助小學生們養成閱讀的習慣。編寫提綱,還可以采用標題式和表格式,通過提綱的編寫,可幫助小學生們在閱讀時理清文章的思路。
5.復述法
流暢地復述讀過的文章的內容,講清主要事件的來龍去脈,可以進一步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6.圈點法
在閱讀時,用一些簡單醒目的符號,在詞、句、段上圈點、勾畫,把閱讀中的感受、體會或疑問標記出來。
閱讀的方法很多很多,但最重要的莫過于要多思考,教導小學生讀時,要能對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這是一種最為有效的讀書方法。
四、把兒童文學作品閱讀的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
兒童文學閱讀與生活是密切結合在一起的,讀書與體驗是時刻伴隨著學生的身心發展。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十分強調學生的體驗,關注學生的情感。因此,在指導學生閱讀的時候,我特別注意關注學生的體驗和感悟。
兒童文學閱讀需要教師的精心引導,因此,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兒童文學素養,才能引導學生走進兒童文學世界,展開美好的閱讀歷程,充分感受兒童文學的魅力,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文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