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市農業機械化管理局 葉新躍
從階段性評估看益陽市植保無人機推廣前景
■益陽市農業機械化管理局 葉新躍
益陽自古是江南富饒的“魚米之鄉”,農業基礎雄厚,優勢比較突出,是環洞庭湖生態經濟圈核心城市之一。近幾年,隨著土地流轉步伐加快,現代農機合作社高速增長,植保無人機已從“星星之火”發展成“燎原之勢”。目前益陽市農藥使用大多仍以傳統的背負式噴桿噴霧器噴霧為主,農藥使用量大、有效利用率低。根據湖南省政府的部署,從2016年起至2017年底,洞庭湖區實施農業機械化提升工程,依托大平原,推進機械化生產,示范帶動全省農業邁向現代化。在國家及省市強農惠農政策拉動下,益陽市植保無人機需求正呈現“井噴”態勢。
根據《關于開展先進適用農機產品省級購置補貼工作階段性評估的函》(湘農機產函〔2017〕5號)、《湖南省農業機械管理局關于開展先進適用農機產品省級購置補貼工作階段性評估的通知》(湘農機產發〔2017〕15號)、《湖南省農業機械管理局關于進一步做好先進適用農機產品省級購置獎補工作的通知》(湘農機產發〔2017〕13號)文件的精神和要求,2017年3月初,湖南省益陽市農業機械化管理局組織精干力量深入到赫山區泥江口鎮、龍光橋鎮、八字哨鎮、筆架山鄉等地,針對湖南綠衛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3種不同型號的機具在益陽市銷售的植保無人機價格、補貼辦理、質量和作業效果等情況進行實地調查評估。
(1)調查評估情況。截止2017年3月9日,今年全市已辦理購置補貼申報手續的遙控飛行植保機共6架。調查評估組對其中5架遙控飛行植保機用戶進行了實地調查(附表1),均已付款購買,并取得機具發票,未購買“機身險”和“三責險”,其中有4家用戶在生產企業及銷售服務網點已完成了機具理論培訓和實踐操作培訓。根據現場調查評估及購機戶對遙控飛行植保機作業的操作體驗,一是遙控飛行植保機解決了農村“請人難、請人貴”的問題,能夠大大提高農藥使用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提高防治效果;二是對其質量及適應性情況還是存在顧慮;三是價格方面。扣除補貼,自己只要花4萬多,只要機具質量沒問題,價格可以接受。接受調查評估的5家農機專業合作社中,其中4家承包水田面積均在1500畝(1畝=667m2,下同)以上,1家承包水田面積為600畝,他們表示如果機具作業質量較好,還想再添置遙控飛行植保機,以滿足生產需要及對外作業服務。

表1 5架遙控飛行植保機調查情況

表2 主要產品參數
(2)經濟效益分析。

表3 作業情況對比
單架電動植保無人機按每天日作業時間5小時計算,作業效率為150畝/天,全年作業90天,則作業總面積為150畝/天×90天=13500畝,每次作業按均價12元/畝計算,可獲得作業收入為13500畝×12元/畝=162000元。使用傳統作業方式全年作業收入為10畝/天×90天×10元/畝=9000元,全年可增加收入162000-9000=153000元。

表4 施藥用水情況對比
單架電動植保無人機作業每畝施藥費用可節省農藥6元/畝,一年可節省資金13500畝×6元/畝=81000元。從實驗對比來看,植保飛機噴灑農藥因采用噴霧噴灑技術,其霧化度高、下壓力強,每畝施藥量較常規噴灑大大減少,可以大量節約農藥使用量和用水量。
(3)社會效益分析。①有利于緩解勞動力短缺。一是傳統背負作業方式,田間農作物的病蟲防治勞動強度大,由于人機不分,易發生農藥中毒事故。二是隨著我國人口正日益老齡化,農村勞動力短缺,勞動成本不斷增加,植保無人機的推廣有利于減少勞力投入,提高作業效率。②有利于保證糧食安全。植保無人機采用的噴霧噴灑方式可節約50%的農藥使用量,提高了農藥的有效利用率,減少了農藥使用量。農業部提出“到2020年實現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以期解決我國化學農藥使用量大卻有效利用率低的問題。這也是近年來植保無人機得以飛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保護作物生態環境、有效保護糧食安全,對促使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有利于向現代農業轉型。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題,突出“優”“綠”“新”,向追求綠色生態可持續轉變。植保無人機作業省工節藥節水增效,通過規?;?、社會化經營模式,實現植保、農機等多部門的聯動,構筑技術培訓、推廣等新型的服務體系網絡。
(1)監管問題。一是植保無人機涉足技術廣泛,涵蓋電子、機械、農技、材料、農化和自動控制等眾多領域,對各部件的精準度要求高,易出現漏噴或重噴。從這五家用戶使用的反饋信息來看,他們關心最多的還是機具的質量問題,如控制精準、噴灑效果、機具故障等?,F較多植保無人機企業都是從航模企業轉型而來,各級農機部門一定要加強對遙控飛行植保機的質量監管,提高企業準入門檻,堅決杜絕無質量和維護的機具進入市場。二是市場存在機具價格虛高、補貼虛高等不正常現象。要密切跟蹤植保無人機的市場價格變化,規范補貼新機具市場行為,嚴格按照機具補貼配置要求,認真把好補貼機具的質量關,讓農機產品省補資金更好地助推湖南省農業械化的提升。
(2)載藥量及電池問題。參加此次評估機型的載藥量都是10升,滿載荷的飛行時間為7分鐘左右,需要準備多組后備電池更換。載藥量小、續航能力低致使植保無人機起降頻繁,其飛行成本增加、風險加大、實際作業效率下降。建議企業深挖技術潛力,加強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研制更先進機型以滿足植保無人機低成本、長時效作業需求。
(3)培訓問題。在評估機具的過程中,少數企業存在著培訓不到位的情況。如:只重視對機具的操控,忽視對藥劑配比、飛行方向與風力的關系、農田狀況、氣象條件等情況的學習,這不僅會帶來噴灑作業防治病蟲害效果不佳(如:漏噴、重噴等),還會帶來一系列嚴重安全隱患。建議實行持證上崗。由行業牽頭,整合現有的培訓資源,成立專業的培訓機構,通過系統的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經考核合格后,統一發放飛手資格證書。
(4)服務問題。目前,由于植保無人機還未廣泛普及,售后服務、“機具保險”等配套工作尚未及時跟進。如遇到機具部件損壞等問題,不能得到及時修復,加之機具保險服務還未配套,維修成本較高,用戶使用機具較為謹慎,實際作業效率不高。建議企業建立類似汽車行業的“4S”店服務機構,解決用戶的后顧之憂。
(1)從政策層面上來看。早在2013年,湖南率先全國制定了《超低空遙控飛行植保機》標準,2014年,率先對植保飛機進行省級補貼。2017年,為推進農業現代化,湖南省決定在洞庭湖區實施農業機械化提升工程,在洞庭湖區(岳陽、益陽、常德三市及長沙市望城區)投入2億元引導資金,重點扶持1000家現代農機合作社,新扶持454家現代農機合作社,省級和地方財政對每家合作社補助30萬元;擇優扶持建設9個糧油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市區,建成率先實現糧油生產全程機械化樣板;對糧油烘干機械、大型自動化育秧設備、遙控飛行植保機、水稻插秧同步精量施肥機等先進適用農機具實行財政獎補,力促該區域率先實現糧油生產全程機械化,進一步夯實了“魚米之鄉”的農業基礎。
(2)從使用群體來看。隨著我國土地流轉、土地集約化管理趨勢加快,農機合作組織、種糧大戶等經營主體正快速增長,為植保飛機作業的推廣提供了有利條件。到2016年底,益陽市農機總動力達到525萬千瓦;農業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達69.5%。全年共發放農機購置補貼資金6953萬元,4865戶農戶(或農民合作組織)共6492臺(套)機具受益。農機專業合作組織社會化服務水平快速提升,全市工商登記注冊合作社達314家,其中新增省級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32家,14家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被評為省級示范社。新型經營主體和專業化農機服務組織是先進農機具使用的主力軍。
(3)從市場需求來看。截至2016年底,全市糧食種植面積428.99千公頃,承租30畝以上種糧大戶1.65萬戶,流轉耕地186.7萬畝。油料種植面積141.34千公頃,棉花種植面積14.35千公頃,蔬菜121.57千公頃,茶園面積29.28千公頃。現有植保飛機約100多架,市場需求約為600架,需求旺盛。
植保無人機作業有效解決了傳統作業勞動力短缺、人員安全等問題,具有安全、高效、環保、節能等獨特優勢,推廣應用市場廣闊。目前,植保無人機應用在益陽市尚處于試驗示范階段,關鍵技術及服務尚需進一步改善和增強。相信在國家惠農政策的支持下、在新型經營主體和專業化農機服務組織帶動下,植保無人機將會得到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