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仙珠
[摘要]文章運用協整分析、Granger因果檢驗方法,對福州2000—2016年農村金融與縣域經濟的相關數據進行整理,并對這兩者的相關性進行了實證分析。從協整分析來看,福州農村金融與縣域經濟的發展存在著較為穩定的均衡關系。從Granger因果檢驗得出:福州農村金融發展規模和福州農村金融發展效率都是福州縣域經濟發展的格蘭杰原因的研究結果。最后對構建適合福州縣域經濟與農村金融體系發展戰略提出有針對性、可操作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農村金融;縣域經濟;相關性;福州市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9049
1引言
我國目前的金融結構并不完善,金融業作為經濟增長的動力之一,目前并沒有發揮令人滿意的作用,尤其在廣大的農村地區沒有發揮推動地區經濟發展、縮小城鄉發展差距的作用。不僅如此在當前的金融制度與金融機構布局下,金融業自身甚至是拉大城鄉經濟差距的不可忽視因素之一,而農村金融與城市金融的供給與需求差異,金融供求的錯位又是導致目前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同時農村金融和縣域經濟發展的特點及城鄉產業結構又存在異質性,因此研究農村金融與縣域經濟發展這兩者關系有著重要的意義。
2文獻綜述
20世紀60年代以后,在經濟發展中金融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金融發展理論的先驅麥金農就指出金融的發展對經濟增長起到積極的作用,因此發展中國家要破除金融抑制,實行金融自由化才是至關重要的。Demetriades和Hussein通過對16個國家的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間的因果關系進行分析,得出金融發展在部分國家會導致經濟增長,而在其他國家卻是經濟增長帶動了金融發展的結論。Rousseau和Vuthipadadom則基于向量自回歸模型和向量誤差修正模型,在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中引進對投資行為的分析,他們發現金融發展對投資的促進作用很顯著,對產出的影響卻很小。Jeanneney和Kpodar研究了金融的發展和支持貧閑地區經濟發展的關系,結果表明,金融系統能夠為窮人提供投資的平臺,從而獲得資本收益,進而改善了窮人的福利狀況。從整體看,在我國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起到促進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如果考慮在局部地區,尤其是中國城鄉的二元結構存在,人們更關心金融發展對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以及對縮小城鄉差距方面的作用。吳曉靈強調要支持縣域經濟發展重構農村金融體系是最重要的一環。林毅夫認為,在我國的金融改革中,農村金融改革應當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而中小金融機構在農村產業調整及農村勞動力轉移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從我國農村的發展角度來看,應當積極地發展中小金融機構,要放棄那種認為越正式的或越發達的金融制度安排就越好的觀點。鄧莉、冉光和則是提出鄉鎮企業的發展對農業經濟增長和農民增收的重要性。
因此,從目前的研究現狀來看,學者們研究的重心基本上都還是偏向于從宏觀的角度來分析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村經濟增長的關系,但目前對農村金融和縣域經濟的相關性進行系統、量化研究還是比較缺乏的,對福州市農村金融與縣域經濟相關性的研究更鮮有涉及。因此,本文擬以福州市為研究對象,立足于福州市經濟發展的實情,探尋福州市農村金融與縣域經濟兩者之間的關系,這對于構建福州市縣域經濟和農村金融體系發展戰略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和應用價值。
3指標與數據的選取
31指標選取
為了研究福州農村金融與縣域經濟的相關性,本文選取兩組指標來衡量,其中,選取農村經濟增長指標(RPGDP)作為縣域經濟增長的度量指標,農村金融發展規模(RLG)和農村金融發展效率(RDL)作為農村金融發展的指標。
311農村經濟增長指標(RPGDP)
采用農村GDP/農業人口,來計算農村經濟增長指標,(僅計算縣域內從事農林牧漁業生產的各類基層單位),簡記為RPGDP。該指標所有的數據通過查閱《福州統計年鑒》《福建農村經濟年鑒》獲得。
312農村金融發展規模指標(RLG)
國際上常用金融資產規模是否擴大來判斷金融的發展,本文參考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采用RL(農村貸款余額)/農村GDP作為福州農村金融發展規模的指標,簡記為RLG。
313農村金融發展效率指標(RDL)
把農村金融機構能否順利將農村存款轉化為農村貸款,并能有效支持農村經濟的增長作為農村金融發展效率的判斷依據,本文用RD(農村存款余額)/RL(農村貸款余額)來表示,簡記為RDL。
32數據來源及說明
本文選取福州市2000—2016年度數據為樣本數據,所有數據均來源于《福州統計年鑒》《福建農村經濟年鑒》和《中國金融年鑒》。其中,RD=農業存款余額+農戶儲蓄存款余額,RL=鄉鎮企業貸款余額+農業貸款余額。各指標的具體數據見表1。
4實證分析
41平穩性檢驗
本文用單位根檢驗的方法對序列進行平穩性檢驗,運算使用Eviews 60軟件完成。
由表2單位根檢驗結果知:GDP的一階差分在10%水平上是平穩的,其余變量的一階差分在1%的水平上就已經平穩,因此所有變量的一階差分在10%的水平上都是平穩的,具有一定的經濟意義,滿足構造向量自回歸模型的前提。
42協整檢驗
本文選取Johansen方法進行驗證,通常來說要分析非平穩經濟變量之間數量關系最有效的辦法Johansen協整,最優滯后階數為3。表3分析結果表明,在95%置信水平下,福州縣域經濟增長與農村金融發展之間的協整關系是長久穩定的,并且lnRLG、lnRDL和lnGDP是同向變動關系。
43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
為了進一步分析福州市農村金融與縣域經濟之間的關系是否形成因果關系,本文采用了平穩序列下的格蘭杰因果檢驗法進行檢驗。檢驗結果如表4所示。endprint
在Grange因果關系上,筆者可以得到如下結論:農村金融發展規模和效率是縣域經濟發展的格蘭杰原因,同時縣域經濟發展是農村金融發展規模的格蘭杰原因,農村金融不斷擴展能夠促進縣域經濟的發展,但縣域經濟卻不是農村金融發展效率的Granger原因,農村金融發展效率則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抑制的作用。
5結論與建議
本文通過對2000—2016年福州相關數據的分析,得知福州市農村金融發展與縣域經濟增的關系是長久均衡的。同時,也得出福州農村金融發展是福州縣域經濟發展的格蘭杰原因的結論。這說明,加快福州農村金融體制改革,改善農村金融發展現狀對福州縣域經濟的發展至關重要。針對上述實證結論,結合福州農村金融和縣域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提出以下建議。
51優化農村金融發展規模
福州農村金融發展對縣域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比較明顯,福州縣域經濟的發展對農村金融投資依賴性較大,福州農村金融投資成長空間仍然很大。因此,福建省政府要加大政策性金融對農村投入力度,繼續引進外資銀行及臺資銀行,通過資金聚集效應,引導社會資本和商業性金融的跟進,進一步拓展農村金融服務領域,保持農村金融對福州縣域經濟的穩定增長。
52培養良好的農村金融環境
繼續優化金融環境,推進農村金融環境建設,加快涉農金融機構農戶信用檔案電子化建設,在福州農村地區不斷推廣企業,并且不斷提高當地農民的素質,普及農村地區對信用觀念和金融知識的認識,同時加大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機構相關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以及建設完善農村信用檔案電子化的水平,不斷推進農村金融環境建設。
53鼓勵農村金融創新
政府應出臺各項有利于農村金融發展創新的措施,為構建多元化、多層次的農村金融體系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此外還要加大信貸投入力度,創新農村金融工具,不斷提高農村金融服務水平,充分滿足福州縣域經濟發展對農村金融服務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吳曉靈重構農村金融體系,支持縣域經濟發展[J].中國金融,2003(10)
[2]劉澤仁,孫從海中國農村金融發展:制度與效率[J].農業經濟問題,2007(1)
[3]王定祥,李伶俐中國農村金融制度演化邏輯與改革啟示[J].上海經濟研究,2010(11)
[4]章婷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的相關性研究——以福建省為例[J].福建金融,2011(8)
[5]牛俊青區域金融發展效率對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分析[D].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2
[6]Mckinnon R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M].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 Institution,1973
[7]Oliver E Williamson The Firm as a Nexus of Treaties [M].London: Sage Publication,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