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彥平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職責不僅要幫助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還需要開展大量的調研,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以便更好地開展教學,使教學科學化,而教研工作包含多方面的內容,如教研思想建設、組織建設、隊伍建設以及制度建設等。下面,筆者將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進行探討。
一、教研行為自主化研究
在開展教研工作的時候,必須做好教研行為的自主化研究,要使教師認識到自己才是教研工作開展的主體。比如,在開展教研工作時,可以鼓勵教師積極進行教學嘗試,將自己的一些教研想法融入教學中。如同一學科的教師,可以自覺組成教研小組,不定期召開一些教研會議,相互開展說課、評課的活動。實現教研行為的自主化,使教師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教學研究工作中來。教研行為的自主化,要求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認識到教研工作開展的重要性,并且認識到自己才是教研工作的主體,只有做好了教研工作,才能將自己掌握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促進教學的發展。
二、教研活動有效化研究
教研活動是教師在進行教學研究時必不可少的一個項目,在進行教學研究時,教學活動開展得好,往往能夠更好地發揮教學研究的作用,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知識,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在教學研究的過程中,又該如何使教學活動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呢?
筆者認為,在開展教學研究的時候,可從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教師必須將學生放在首位,要認識到一切教學活動開展的本意是為了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取更多的知識,所以一切教研活動都應當緊緊圍繞學生。比如,在進行教學作業設計的時候,相關學科的教師可以在一起探討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更喜歡哪種類型的作業、教師布置哪些作業學生的完成度高,而不同年級的學生在完成作業的時候,又有什么樣的特點。教師在進行教學研究的時候,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二是,教師在開展教研活動時,除了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來開展教學活動,還需要提升自己的能力,更好地為學生服務,體現自己的教學價值。三是,教師在開展教研活動的時候,教師還需要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來開展,不能盲目地照抄、照搬其他學校的經驗,這樣不但無法做好教研工作,反而會使自己的學校失去教學特色。
三、教研組織專業化研究
一般教研工作的開展都是由教育部門的相關人員聯合當地學校的教師一起開展的,但在具體開展過程中,部分教師對教研工作的認識還存在較多的不足,認為自己只需要在課堂上將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傳遞給學生,做好本職工作,至于教研工作,學校讓自己參與時才參與。教師如果始終以這種消極心態來面對教研工作,顯然是不利于教研工作的順利開展。
因此,筆者認為在開展教研工作的時候,還需要建立專業化的教研組織機構,激發教師的教研參與積極性,提升教研質量。比如,學校可以在校本理論的基礎下,建立專業的教研組織,建立說課、評課、集體備課、作業設計、命題、論文撰寫一條龍的新校本培訓模式。在開展教研工作的時候,為了更好地鼓勵教師參與其中,學校還可以適當地給予積極參與的教師一些獎勵,將其與教師的業績掛鉤,如在說課、評課以及論文撰寫等方面表現積極的教師,在年終考核的時候,可以給予他們一定的教學獎金,在評職稱的時候,學校也優先考慮這些教師。而且,在開展教研工作的時候,教師一旦參與其中之后,就必須遵守相關的規章制度,以便更好地分配相關的工作。
四、利益最優化研究
所謂的教研利益指的是教研成果,教師所開展的所有教學活動,最終是為了獲取更好的教學成果,更好地幫助學生提升成績。但在教研過程中,要想實現教研利益的最優化并非易事,無論是在教研行為的自主化,還是在教研活動的有效化以及教研組織的專業化中,教師和相關的工作者都必須慎重對待,這樣才有可能實現教研利益的最優化。此外,教師在進行教研的時候,需要時時進行反思,如在教學中反思,同樣的一篇課文或者一個章節的內容,是否還可以運用其他更好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這些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要學會時時反思,根據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實際上也是教研利益最優化的一種表現。
總之,要做好教研工作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教師要做好這項工作,必須從多個方面入手,進行多種嘗試,提升自己的能力,多進行教學反思,提升課堂教學能力。而且,教研工作是一項不斷發展和創新的工作,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學會虛心求教,不斷學習和借鑒其他教師優秀的教學經驗,以提升自己的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