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屹然
[摘要]農業股權眾籌模式自進入我國以來,一直以P2P的模式飛速發展。然而,在近幾年的發展過程中,相關行業領投人及跟投人對其發展模式及風險程度產生一定質疑,認為其投資回報慢,生產周期長,眾籌風險整體較高。文章通過對相關農業眾籌行業的整體分析,得出了細分化的農業股權眾籌能夠降低其眾籌風險,提高收益水平,并提出符合地域飲食習慣的農業產品眾籌是未來農業股權眾籌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股權眾籌;風險控制;農業發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0066
1引言
自2006年美國首個眾籌投資在Fundavlog上發布以來,“眾籌”這個概念飛速發展,如今已經和各個領域產生了共鳴。這種特殊的融資模式,也迅速被世界所接受,“農業眾籌”概念也在其后隨之孕育而生。其基本的核心概念是通過集體大范圍的融資行為,開展包括農場股權眾籌、農產品眾籌,以及農業技術眾籌等項目。
我國眾籌平臺目前的業務模式主要分為三種類型,分別是股權眾籌、產品類眾籌和公益類眾籌。其中,產品類眾籌項目是最重要的眾籌方式,占到了所有眾籌項目的584%,其實際融資金額占到了眾籌市場總融資額的613%。本文通過對農產品股權眾籌優缺點的對比分析,希望通過針對農業生產的特殊性提出相關農業眾籌項目的發展意見,達到促進農業眾籌行業發展的目的。
2農產品股權眾籌的優勢
21農業眾籌模式融資風險更低,成功率更高
在眾多農業眾籌案例中,眾籌資金一般有固定的時間限制,必須在固定的時間內完成融資工作,否則已湊資金會如數退回。對比普通融資方案,當融資金融較大,融資方案就伴隨著較大的投資風險及相對較低的融資成功率。而眾籌模式可明顯降低個體融資風險,并且提高融資成功率。
22農業眾籌模式可減低項目誤判風險
眾籌的形式決定了它是一個大眾審核的項目,并且包含了領頭人和跟投人的綜合意見。領導人一般由一些經驗較為豐富的行業從業人員擔任,一般具備一定的經濟實力,要求沒有不良的財務記錄,并且要求參與過一些相關的項目投資。因此領頭人對項目整體工作起到關鍵性的跟進工作,其有義務對項目發起人進行仔細的調查和監督,在項目初期對風險進行預評估。
對于項目跟投人而言,大眾審核會大大降低對項目進行初始判斷所產生的誤差。籌資項目在進行預熱的過程中,將面臨群眾的審核。同時,對于廣大跟投人而言,眾籌模式公開的財務運轉方式,以及第三方及會計師事務所的加入也降低了項目過程中的風險。
3農產品股權眾籌的風險
農產品在具體的眾籌過程中,會遇到其本身所具有的一些風險。農業在生產過程中具有一定的獨特性。部分眾籌產品未能真實測算出生產過程中所遇到的風險性,導致產品與消費者之間未能達到統一。在生產過程中,常見風險如下。
31自然災害風險
對于眾籌產品而言,自然災害會造成更大的市場風險。眾籌雙方在生產過程中,產品針對消費者而言是“定量生產”,自然災害所造成的減產會直接導致無法達到眾籌目的。
32信任及安全問題
食品等級差別較大,產品在生產到銷售過程中,產品等級無法達到預期水平,甚至出現食品安全問題。
33物流及ERP問題
農業產品保質期普遍比較短,完善的物流是可以保證產銷符合預想的重要保證。因此,雖然農業眾籌是一片藍海,然而我們發現了很多現實的問題,這些問題歸根到底是農業眾籌將產銷流程設想得過于完美,而沒有給自己留下足夠的誤差空間。
4眾籌產品的選擇
針對農產品眾籌市場的優點及風險,我們可以看到農業眾籌雖然設想比較完美,但是由于對生產環節風險的管理不夠,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反而產生了更多的風險因素,其根本原因在于眾籌產品的選擇。
41細分產品市場
農業產品眾籌,若需考慮農業本身的特殊風險屬性,則需要更大的生產能力來進行風險對沖,保證在低產量的收獲季節仍然擁有足夠的產品來完成訂單。提高容錯率的生產方式必然會導致在高產量年份,部分產品不能全部售出。因此,細分產品市場,專注于單一產品的眾籌方式能有效降低成本。
42趨向于生產穩定性較高的農產品
不同的農產品其風險性是完全不同的,部分農產品受天氣影響因素特別巨大,此類產品并不符合農業眾籌相關思路。而選擇在生產過程中,產量方差較小的農產品,能夠明顯降低其在生產環節的風險因素。
43趨向于地域飲食特色的農產品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飲食習慣,受農產品的保存方式以及貨運成本的影響。農業眾籌的產品選擇應該更加符合本地地域特色。早在2005年,中國農業部即將傳統的所謂“土貨”或定義為特色的農產品,并發布了《特色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2006—2015年)》。該計劃共包括了十類特色農業品類,共計114種特色的農業產品。特色的農產品擁有比普通農產品更好的商業屬性,也同時更容易作為眾籌的對象。
431特色農產品更容易體現出品質價值
一般而言,消費者對于本地食材的品質判斷更為準確,也更愿意付出更大的代價來換取此類產品。消費者在購買商品的時候,會將同類產品的價格進行對比和分析,在不了解商品的真實效用的情況下,往往會選擇價格相對較低的產品進行購買。而農業眾籌所展現出的高品質的附加值就不能得到體現,而特色農產品可以較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432特色產品更容易消化過剩產量
由于農業眾籌需要一定的產量容錯率,需要多生產一定數量的產品,來保證眾籌合同不會因為生產環節的客觀因素波動而違約。因此,在正常生產的情況下,就必然存在一定的產品生產過剩的可能性。在此情況下,特色的農產品可以更好也更容易針對超出合同以外的產品進行銷售。因其品質較好,相對同類產品具備一定市場優勢,與此同時,針對此類過量產品可以進行低價處理,從而在整體上使該眾籌項目更加完善。
5結論
農業產品眾籌是未來眾籌領域中的一片新藍海,這種方式分散了投資風險,連接了產銷關系,是未來農業發展的重要方式之一。然后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因為農業的特殊生產方式,導致生產過程中有過多的不可預見性。因此農業眾籌在實際運用中并沒有和想象的一樣得到快速的發展。本文通過對農業眾籌的綜合分析,闡述了農業眾籌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以下改進觀點。
51農業眾籌產品切莫大而廣,產品需要細分
農業眾籌項目雖然包括產品眾籌、項目眾籌、技術眾籌等不同的方式。但任何一種方式都應該聚焦到具體的農業產品中。領頭人需要具備農業知識,在對農產品的市場調研過程中發揮領導作用,降低由于初期市場判斷所造成的風險。
52適當擴大合約產量,降低合約及生產環節風險
農業在生產過程中存在過多的不穩定因素,例如天氣、病蟲害等。這些因素都會嚴重地影響到當年農業生產的產量,從而導致違約的情況發生。適當地擴大生產規模能夠更好地規避因不確定因素導致的違約。
53適應本地飲食結構,擴大產業利潤
不同的農業產品具有不同的等級品質。而本地消費者對于本地特色食品的品質更加看重,因此對于農業眾籌這種小范圍農業生產方式來說,通過適應本地農業經濟體系,能夠有效提升農產品產品利潤。與此同時,當農業產品當年生產力高于合約要求時,也能夠更加快速地銷售出多余的產品,提升產業利潤。與此同時,針對本地市場的特色產品,在物流以及食品保存方面均具備一定的優勢。
參考文獻:
[1]黃欣樂,張小龍,劉飛翔農業眾籌的優勢、風險及發展對策探討[J].福建農業學報,2015(9):914-918
[2]林笑農業眾籌:跨界新模式[J].農經,2014(8):54-57
[3]程宣梅,陳侃翔,林漢川,等以農業眾籌帶動農村包容性創業[J].浙江經濟,2015(1):44-45
[4]周宇燕,時洪洋,時燕君,等我國農業眾籌的風險及對策研究[J].中國內部審計,2017(5):91-93
[5]宮佳林F2F模式下農民對農業眾籌的意愿分析——以湖北孝感地區為例[J].金融經濟:下半月,2017(3):33-36
[6]劉威,王積田互聯網平臺下的農產品眾籌營銷模式[J].農業研究,2016(5)
[基金項目]本文系重慶市教育委員會2016年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股權眾籌融資風險及防范策略研究”(項目編號:16SKGH217)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