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優化課程體系已經成為中外合作辦學中非常重要的環節,也是人才培養質量高低的基礎。文章結合廣西民族大學中外合作辦學會計學專業的實際情況,在分析現有課程體系現狀的基礎上,利用高等教育市場化理論分析了當前合作辦學中課程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優化對策:協商人才培養方案,適當調整引進課程體系,獲取更多優質資源;合理設置課程學分,適當減少英方課程;營造良好的英語語言學習氛圍,英語課堂教學與素質拓展相結合;進一步優化國內課程體系。
[關鍵詞]課程體系;高等教育市場化理論;優化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0214
1引言
目前,國內外學者研究中外合作辦學課程體系問題,主要圍繞如下視角展開:一是研究中外合作辦學的課程體系設置。例如,熊靜漪(2011)[1]對中外合作辦學課程體系設置的現狀進行了梳理,并提出課程設置建議。張蓉(2014)[2]對課程體系設置提出減少通識類課程、專業方向必修課和選修課互補、加強實踐環節的建議。二是研究不同層次中外合作辦學現存各類問題。崔春(2014)[3]認為,專業課程設置不科學是高等農林院校中外合作辦學存在的主要問題。范富春等(2011)[4]調查發現,中外合作辦學存在引進的教學資源規劃不足,課程模塊體系嵌入不夠靈活等問題。三是對引進中外合作辦學課程體系進行對接探究。劉昌輝等(2015)[5]認為,中外合作辦學人才培養觀念的對接、師資隊伍水平的對接與課程教學模塊的對接,有助于提高中外合作辦學質量。楊堅(2014)[6]認為,高職中外合作辦學應構建國際多樣化課程體系。廣西民族大學的中外合作辦學會計學專業本科教育項目已經運行了5年,從實際運行來看,課程體系存在較為嚴峻的現實問題:一是引進課程體系不夠合理,優質資源不足;二是課程學分設置不合理,外方課程多影響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三是語言環境不足,語言課程教學效果需要提高;四是國內課程亟待精簡和優化。針對這些現實問題,本文利用高等教育市場化理論,探究中外合作辦學中課程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進行優化。
2高等教育市場化理論
OECD(1997)給高等教育市場化做了如下定義:“把市場機制引入高等教育中,使高等教育運營至少具有如下顯著的市場特征:競爭、選擇、價格、分散決策、金錢刺激等。”漢斯·沃森斯塔則認為,“高等教育市場化是高等教育走向分權化、增強競爭性和引入經營方法的一種趨勢”??梢?,高等教育的市場化主要是將市場競爭機制引入高等教育領域,將原來的政府主導高等教育,改為高校、政府、社會共同協調管理,將原來的國家掌控高等教育大權,下放到各高等教育機構,以便有效實現課程設置的市場化、資金籌集的多元化、高等教育的競爭化、科研成果的社會化,從而提高教育資源的有效利用。中外合作辦學離不開教育市場化,本文基于高等教育市場化理論,緊密結合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圍繞廣西民族大學中外合作辦學中的課程體系這一核心點,全面探究課程體系之不足,并提出切實可行的優化措施,為項目的可持續發展做貢獻。
3課程體系現狀
在中外合作辦學中,教育部明文要求:“引進的外方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應當占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全部課程和核心課程的三分之一以上,外國教育機構教師擔負的專業核心課程的門數和教學時數應當占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全部課程和全部教學時數的三分之一以上。以該外國教育機構名義在國際上招聘的教師,其水平應當獲得外國教育機構和中國教育機構的認可。”(見“教育部關于當前中外合作辦學若干問題的意見(外綜〔2006〕5號)”。)廣西民族大學中外合作辦學實質性引進外國教育資源,遠遠超出國家關于中外合作辦學要求的“四個三分之一”標準。
具體來看:一是引進的外方課程占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全部課程的三分之一以上。全部課程共69門,引進外方課程33門(其中,英語語言課5門、專業課28門),占全部課程的4783%。二是專業核心課程的門數占擬舉辦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全部課程門數的三分之一以上,引進的專業核心課程占該項目核心課程的三分之一以上。專業核心課程共38門,引進專業核心課程28門(專業必修課7門、專業選修課21門),占專業核心課程的7368%,引進專業核心課程均由對方高校教師主講。三是專業核心課程的教學時數占擬舉辦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全部教學時數的三分之一以上。全部教學時數:2842節,英方高校承擔專業核心課程課時1274節,占總學時的4483%,占專業核心課程學時的6383%。四是外籍專任教師占全部專任教師三分之一以上。專業核心課程承擔教師全由外籍教師組成,本院專任教師中英方專任教師14人,承擔課程教師占全部專任教師778%。
4存在問題分析
41引進課程體系不夠合理,優質資源不足
從目前廣西民族大學中外合作辦學所引進的實際課程體系來看,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引進課程體系不夠合理;二是優質資源不足。引進的外方課程共33門,專業課程28門。盡管門數已經超過1/3的規定,但專業核心課程并未完全包括英國ACCA的全部課程,如尚未涉及“業績管理”、“高級業績管理”、“高級財務管理”等課程。在優質資源方面,也存在明顯不足,尤其體現在師資力量不足,競爭力不強,沒能通過教學充分將英方優質教育資源引進。高等教育市場化理論的核心點在于競爭,在課程體系和優質資源方面存在的不足,表明競爭不足,一家獨大的結果造成無法改變現有課程體系的優化,無法充分引進英方優質資源。
42課程學分設置不合理,外方課程多影響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從總體上來看,33門課程的總學分達到99個學分,占總學分的5893%,英方課程學分占比偏重。由于英方課程多,加上目前英方課程授課基本采用課堂理論教學方式,忽視實踐教學,且對中方實踐教學及組織的各種項目活動都采取限制措施,造成學生綜合能力無法得到提升。由于高等教育市場化理論突出競爭這一核心點,需要科學合理設置學分,減輕課程負擔,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才是解決之道,但從目前的現實狀況來看,這些問題較為嚴重。endprint
43語言環境不足,語言課程教學效果需要提高
語言環境不足,學生真正融入英語語言學習環境較難。目前,廣西民族大學采取的教學模式為“4+0”,即4年都在我校學習而不用前往英方合作院校學習。由于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相對較差,純正歐美國家的外教不足,學習環境又不能真實體現英語語言環境,導致語言課程教學效果不理想,學生英語語言能力提高較慢。加上英方實行淘汰制,語言這一關非常重要,將會影響后續是否能夠升學,否則將會被淘汰。實際上,現有英語語言環境學習的競爭性不強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如果能適當引入高質量的IELTS學習培訓機構而非現有語言培訓模式,將更能提升語言科學化教學效果。
44國內課程亟待精簡和優化
廣西民族大學中外合作辦學國內課程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在于教學實踐環節的不足。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較為注重的是如何完成教育部規定的課程以及人才培養方案的學分,過于注重理論教學而忽視了實踐教學環節。人才培養較為注重英語能力方面的競爭,加大英方教學力度,而弱化中方教學環節,尤其是實踐教學環節。因此,針對國內課程而言,需要適當減少一些通識通選課程的學分和學時,適當加大專業課程的實踐教學環節,更為適合。
5優化對策
51協商人才培養方案,適當調整引進課程體系,獲取更多優質資源
為了提升廣西民族大學中外合作辦學會計學專業的學生能力,為其后續開展自主學習或者考ACCA、CPA證書留下空間,需要與英方協商人才培養方案,在課程設置中全部引入ACCA課程,同時兼顧CPA課程,讓學生在日常學習中意識到考這些證書的重要性。在優質資源尤其是在外教資源方面,盡量由英方高校安排教師前來授課,或者聘請歐美國家的教師前來。在網絡資源方面,也需要加大經費投入建設遠程網絡,時時監控,同時也便于進入英方學校的圖書館等網站獲取更多教學資源,實現資源共享。
52合理設置課程學分,適當減少英方課程
目前,國家提出的“雙創”是推動我國經濟行穩致遠和提質增效升級的新引擎,能夠豐富大學生創新知識,提高創新能力。廣西民族大學引進的英方課程遠遠超過1/3的基本要求,導致學分也明顯偏多。廣西民族大學在教學過程中,由于英方課程較重,對于真正落實“雙創”目標遠遠不足。因此,適當減少英方課程,多增設實踐類的課程教學及環節,更能夠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其就業能力。
53營造良好的英語語言學習氛圍,英語課堂教學與素質拓展相結合
一是需要多引進歐美國家的外教,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在學院學習中外合作辦學專業是對的,為開展良好的英語語言學習環境奠定基礎。二是英語課堂教學環節需要與素質拓展相結合,強調素質拓展要與日常英語教學緊密相關,而不是純粹游玩。通過設置模擬場景,讓學生有針對性地開展素質拓展,這不僅需要授課教師多花心思,而且需要學生積極配合相應工作,真正在每一次教學與學習中均有進步。
54需要進一步優化國內課程體系
優化國內課程體系,重在適當減少理論教學,增加實踐教學環節。在通識通選課程中,適當減少相應學時,而不是年年增加學時,給學生造成負擔。在實踐教學環節方面,將減少英方課程學時與中方課程學時納入到中方實踐教學環節中。從目前已經畢業的學生實際就業的情況來看,在廣西區內就業仍然是首選,因而結合當前就業的實際情況來優化課程體系,突出實踐教學環節,更接地氣,符合國家培養“雙創”人才的要求。
參考文獻:
[1]熊靜漪中外合作辦學課程體系設置研究[J].教學研究,2011(5):1-2
[2]張蓉中外合作辦學土建類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探討[J].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4(5):33-36
[3]崔春高等農林院校中外合作辦學問題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4
[4]范富春,王金權,祖維,等應用型本科高校中外合作辦學現狀調查研究[J].教學研究,2011(5):22-23,60,91-92
[5]劉昌輝,徐春梅,余武明中外合作辦學課程對接的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4):171-172,188
[6]楊堅高職院校中外合作辦學的國際多元化課程體系構建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3):137-138
[基金項目]2017年度廣西民族大學校級教改項目以及2017年廣西民族大學校級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王義魏(1978—),男,漢族,河南信陽人,碩士,廣西民族大學中英學院辦公室主任,講師,研究方向:行政管理、國際經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