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東亞 黃維華 吳迪 童繼鳳
摘要:網絡給軍校學員思想政治工作帶來的影響和變化啟示我們,必須站在時代發展的高度,重視網絡化條件下的軍校思想政治工作,自覺順應信息社會的發展,積極借助網絡技術這一現代科技力量,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貼近時代要求,更具強大感召力。
關鍵詞:網絡 軍校學員 思想政治工作 對策
以國際互聯網為代表的各種網絡的出現,給我軍發展建設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對軍隊思想政治工作來說,既是嚴峻的挑戰,也是難得的機遇。如何借助網絡的技術優勢,積極開展網絡技術條件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已成為加強軍校思想政治建設需要面臨的重要課題。
一、網絡發展現狀分析
(一)中國網民數量世界第一
據統計,截止2013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到6.18億,居世界第一,互聯網普及率為45.8%。其中,使用手機上網的人群占比由2012年年底的74.5%提升至81%,達到5億。
(二)軍校學員入學前普遍已是網民
根據本單位2013年10月10日對2013級學員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100%的學員在入校前通過電腦或手機使用過互聯網,其中每天上網時長半小時以上的占45%,半小時至一小時的占20%,一小時至三小時的占20%,三小時以上的占15%。
(三)軍校學員上網目的多元
根據調查,軍校學員入伍前上網目的比較多元:上網查閱資料的占46%,聊天交友的占16%,看新聞的占16%,玩網游的占13%,其它的占9%,80%的學員擁有社交平臺。入伍后,雖然進入了軍事化管理,日常學習訓練任務也較為繁重,上網條件比較受限,但“上網”已融入學員的生活和思維之中。在周末或自由活動時間,多用手機聯接互聯網。上網的目的與入伍前基本相同:查資料、交友、看新聞、娛樂、投稿。
(四)軍網發展迅速
近些年,軍隊網絡發展迅速,各軍校也建立了校園網,“上網”成為軍校學員學習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軍網就是一個縮小版的、軍事化版的互聯網。在這個網絡上,學員同樣能找到各種所需要的東西:新聞、聊天、游戲、娛樂、電影,樣樣不少,甚至有些內容和互聯網沒什么區別。
二、網絡給軍校學員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新活力
(一)網上教育資源豐富
網絡上有海量的信息和資源可供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者使用,并且這些信息都能夠及時更新。教育者可以及時了解、領會、掌握黨中央、中央軍委以及上級機關的指示精神,查閱大量教育資料,開拓視野,可通過網上問卷等方式及時了解學員思想變化情況,從而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同時,受教育者也可以通過網絡了解各方面的信息,學習掌握課堂、書本、報刊中所沒有的知識,豐富內心世界,強化思想意識,更好地樹立正確的政治觀念。
(二)網絡教育形式新穎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托課堂、教案與粉筆,形式單一。通過網絡,可以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內容,拓展教育的空間。比如,開設“熱點論壇”,對當前熱點問題進行分析解讀;開設“思想輔導站”,化解官兵思想、心理矛盾;通過網絡進行書法比賽、繪畫比賽,豐富第二課堂活動;甚至當學員比較分散時,還可以發揮網絡信息傳送距離遠、速度快的技術優勢,實施遠程教育。這些新穎的教育形式,綜合利用的網絡資源,必將增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網上調查真實有效
學員的思想政治工作應基于學員的真實思想狀況,只有充分及時了解學員的思想動態,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的放矢。由于網絡可以“匿名”進入,這樣人人都可以敞開心扉說實話、道實情,自由發表意見和見解。通過合理的運用,網絡這個橋梁使教育者得以更迅速、更廣泛、更確切地了解學員的思想情緒、思想動態和利益要求,把握其思想脈搏,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影響和行為引導,調控教育節奏和進度。
網絡化給軍校學員思想政治工作所帶來的優勢遠遠不止這些,它的運用為軍隊思想政治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是我軍政治工作發展的必然趨勢。
三、網絡給軍校學員思想政治工作帶來的負面影響
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處在逐步發展豐富中的網絡文化也具備這種特點,其在給我們創造無窮魅力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新的“病毒”,我們應清醒的看到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一)網絡信息良莠不齊
互聯網是一個信息寶庫,同時也是一個信息垃圾場,各種各樣的負面、黃色、暴力信息混雜在學術信息、娛樂信息中間。軍網環境相對純凈,但也非100%正面信息。軍校學員正值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成形期和人生的青春期,可塑性強,但政治敏感性不高。這種情況下,自制力較弱的人往往會刻意去找一些色情、暴力甚至反動信息,這種信息垃圾會弱化他們的道德意識,干擾我黨正確的思想政治教育,混亂了政治輿論導向,不可避免會給思想政治教育帶來負面效果,嚴重情況下甚至使學員走入歧途。
(二)網絡空間的自由性與軍校生活的規范性形成矛盾
網絡以個人為中心,人們可以隨心所欲,這與軍校學員必須具有的高度的組織紀律觀念和集體意識產生沖突。尤其是那些迷戀上網的學員,自由出入各個網站,聊天、交友,這與軍校學習生活的規范嚴謹不相協調。有些學員入校后,沒能真正完成“兩個轉變”,對軍校生活的不適應,使他們感到無所適從。網絡成為他們“施展才華”的平臺,滿足了他們在現實生活中難以得到的精神寄托,導致上課、訓練時無精打采,嚴重影響軍校的嚴格管理和軍校生活的正常秩序。
(三)網絡傳播的開放性威脅了政治紀律安全
網絡的一個顯著的特點是它的傳播是開放的,任何人只要擁有上網條件,就可以在網上收集或發布信息。在網絡中不需要檢查身份,更不需要各級部門層層把關。這種特性無形中讓網民們對自己所發表的言論無所顧忌,這無疑對我軍強調的政治紀律構成極大威脅。網絡的匿名性使道德行為的靈活性顯著增強,使學員放縱自己的行為,忘卻社會責任成為可能。1998年,我軍某政治學院的學員就因在網上發布關于八九政治風波的反動言論而遭到全軍通報批評。軍校網站中也能看到一些思想偏激、歪曲事實、甚至否定黨和軍隊領導的文章與言論。這些人濫用網絡傳播的開放性,有的甚至在網上泄密,嚴重違反了我黨我軍的政治紀律。endprint
四、對策措施
網絡化給軍校學員思想政治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帶來了負面影響,機遇與挑戰并存,希望與困難同在,面對這一切,退縮與躲避是不行的,我們必須積極尋求對策,興利除弊,使軍校學員政治工作盡快趕上現代化的步伐。
(一)充分利用好軍綜網
對于軍校學員而言,應引導其以上軍網為主,上互聯網為輔。但目前學員營軍網設施距離正常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還很遠,調查顯示有39%的學員認為軍網不能滿足學習、娛樂需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完善相關工作:
1.盡快完善學員營政工網絡室建設。目前大部分軍隊院校學員營都設置了政工網絡室,但電腦數量非常有限,硬件條件也不完善,有的甚至僅是擺設,還沒有開通軍網。營干部的電腦不可能滿足全營學員的使用需求。因此,應盡快完善學員上網的硬件條件。
2.主動向學員推薦優秀的網站和資源。軍網資源豐富多彩,學員在上面漫無目的地沖浪,學習效率極低。應主動向學員推薦一些優秀的網站、論壇和資源庫,提高其上網的導向性和針對性。
3.利用軍網開展問卷調查。由于網絡的“匿名”性,學員向營干部不敢說的話卻可以在網絡上講,這就提供了一種更有效、更真實的問卷調查方式。應設計問卷調查網頁和統計數據庫,開展及時有效的問卷調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性、時效性和影響力。
4.共議熱點話題?,F在的學員思想活躍、知識面廣,對很多問題常會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這對我旅的發展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教育管理者也很愿意聽到學員的心聲??梢蚤_通網上熱點問題討論專區,與學員共同探討理想信念、處世態度和做人道理,就國際、國內的熱點、焦點問題各抒己見,展開討論,通過互相切磋、思想交流,達到明辨是非、提高覺悟的目的。
5.開展互動式咨詢。利用網絡雖然不能面對面、但卻可以心貼心,某種程度上更加便于感情溝通,建立相互信任??梢蚤_設心理咨詢專區,讓學員傾訴平時難以啟齒的心理問題,引導他們走出心理困惑,幫助他們打開“心鎖”,克服心理障礙,從而養成良好的心態、健全的人格。
6.允許軍事游戲,寓教于樂。對軍事和游戲的熱愛是青年學員的天性。目前“90后”的軍校學員是上著網、打著游戲長大的新一代,玩游戲已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味地“禁”或“堵”都是不切合實際的。目前,不少軍事單位已將軍事游戲引入到軍事訓練之中。2014年3月21日,由我軍開發的首款軍事網絡游戲《光榮使命》推出了新版本。應允許學員在規定的課余時間、規定的地點,有限度地玩軍事游戲,以豐富學員的課外生活、調動訓練積極性、增強對科技的興趣。
7.開展豐富多彩的網上活動。積極開發針對性強、有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軟件和具有教育功能的娛樂軟件;開辟網上宣傳板報,在統一要求的基礎上,把板報的創意、設計等創作權交給學員,激發他們的創作熱情和集體榮譽感;組織網上影視文藝欣賞和書評等評論活動,提高學員思想和藝術修養,從而不斷創造創新學員喜聞樂見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二)引導使用好互聯網
互聯網與軍網的關系類似于現實社會與軍隊小環境的關系。軍隊環境下相對純潔,而互聯網則復雜得多。針對軍校學員,使用互聯網要做好引導。
1.應當少量開通互聯網?;ヂ摼W上的部分信息和資源是軍網所不具備的,也是學員學習、生活所需要的,但不應成為主流??稍谝欢ǚ秶鷥乳_通一個互聯網教室,方便學員查詢資料、上網學習。
2.推薦優秀網站和資源。除了通過電腦外,學員還可以通過手機聯接使用互聯網。由于其辨別力差,需要教育者推薦一些優秀的網站供其瀏覽,防止其被不良網站“捕獲”。
3.加強教育引導。對網絡等新媒體上一些消極的、反動的言論決不能視而不見或在教育時“繞著走”,而應進行有理、有力地批判,可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用網絡上的積極的、正面的言論來激勵學員,讓學員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進而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同時,要不斷加強學員的安全保密意識,樹立“保密就是保命硯念。
4.利用互聯網交友平臺開展思想調查和疏導、引導活動。如,利用微信平臺,開通全營群聊功能,一方面了解學員思想動態,并針對出現的苗頭進行疏導,另一方面轉發傳播正能量文章,用新穎的形式起潛移默化的效果。
五、結束語
在網絡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實現思想政治工作網絡化將是我軍政治工作一次歷史性的飛躍,只要軍校廣大官兵特別是每一位政工干部更新觀念,努力創新,網絡化必將為我軍政治工作增添一道亮麗的風景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