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娟
摘要:本文從企業存貨管理的作用、傳統存貨管理的缺陷及“互聯網+”商業模式下存貨管理改進三個重要方面,進行了詳細闡述,以完善存貨管理模式,達到降低平均資金占用水平、提高存貨管理效率、優化企業發展路徑的目的。
關鍵詞:存貨管理 存貨管理缺陷 “互聯網+” 改進措施
現代社會中,市場競爭環境越來越激烈,企業生存壓力越來越大。這意味著企業間競爭已經從盲目擴大銷量搶占更多市場轉變為加強企業的內部管理制度方面。存貨管理關系企業資金占用水平以及資產運作,所以,存貨管理制度是內部管理重要組成部分。不斷提高企業存貨管理水平有助于提升企業競爭優勢,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企業將獲得更好的發展。
一、存貨管理的作用
適量的原材料存貨和在產品、半成品存貨是企業生產正常穩定開展的和保障,生產管理中保有適量存貨可以避免由于客觀原因導致的停工待產情況發生。加強存貨的日常管理,可以降低存貨的采購、儲存和銷售成本及存貨占用資金量,提高企業資金的利用效率,使企業存貨既能適應市場變化,又能保持均衡生產,對保持企盈利能力和持久力有重要意義。
然而存貨管理部門目標又與其他部門目標存在沖突。例如采購部門、生產部門希望增加庫存量從而實現優惠采購或大批量生產降低單位成本;銷售部門希望增加存貨盡量避免缺貨以提高顧客滿意度;然而存貨管理部門希望保持最低的庫存數量,減少資金積壓。為了協調各部門間關系,提高企業整體效益,需要控制庫存。
二、傳統存貨管理的不足
傳統存貨管理模式主體一般是單個企業,通過優化存儲成本和訂貨成本確定經濟訂貨批量,忽略了企業間的協作效應。如果只依靠單個企業歷史數據預測分析會造成信息獲取時間長、不準確,一旦市場發生變化或者預測失誤,會對企業的經營造成致命打擊。所以,傳統存貨管理模式存在很多缺陷:
(一)主體間協調性差
傳統模式下,企業作為一個個體,以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為發展目標。企業之間溝通少,相互間缺乏信任和合作,純粹的競爭關系使企業存貨管理效率較低。
(二)績效考評維度單一
傳統模式下,考評績效時不考慮上下游企業整體績效,企業以自身或存貨管理部門管理效果作為唯一考核標準。通常,存貨管理優劣評價指標使用存貨周轉率,不考慮存貨訂貨周轉、提前和延遲交貨時間等指標。同時,企業用倉儲費用評價存貨管理水平高低,忽略采購運費,這兩項費用反向相關,只考慮一項指標,不能說明存貨管理是否有效。
(三)控制策略單一
確保企業運行的順暢以及滿足不確定的需求是存貨控制的目標。傳統存貨控制對象是企業個體,對各種存貨使用相同存貨控制策略,不能反映需求波動與存貨供應間關系。
(四)信息傳遞效率低
存貨管理必須依靠強有力的信息系統支持,該系統可以對存貨信息進行預測、分析,滿足企業快速應對市場及客戶需求的管理目標。但傳統存貨控制,信息系統提供的信息是不準確的延遲信息,企業也不能很好進行信息集成,造成了企業存貨過量,資金占用多,流動性差。
三、“互聯網+”商業模式下企業存貨管理模式改進措施
“互聯網+”是知識社會創新2.0推動下的互聯網形態演進及其催生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它提出了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模式。
在此背景下,很多企業緊隨“互聯網+”創新商業模式,借助互聯網平臺增加自身利益。如何有效結合互聯網技術和存貨管理,改善傳統存貨管理缺陷顯得尤為重要。結合目前我國經濟技術及經濟實體發展實踐過程,企業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改進企業存貨管理現狀:
(一)企業流程優化,重塑核心業務流程
不少企業花費大量資金實現了硬件化存貨管理信息系統,認為信息技術應用,可以在管理及流程上解決所有問題,但企業距離提高企業競爭力目標甚遠。所以,企業想在存貨管理上效果良好不能簡單依賴信息技術實施,還需要對所有相關流程進行優化,重塑核心業務流程,比如持續優化并推進財務流程,能真正實現存貨管理價值。
業務流程優化可以根據信息技術來構造業務流程走向在設計初期就充分考慮信息技術的作用。所以,業務流程重組可以大幅提高存貨管理的效率。
(二)加強并完善供應鏈管理
供應鏈管理把供應商、制造商、倉庫、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組織整合降低整個供應鏈系統成本的管理方法。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間從競爭轉變為競合,互利共贏,共享信息,采取聯合采購管理策略降低存貨存量、資金占用、存貨成本。概況而言,供應鏈管理包括企業內部及企業間管理,特別是供應鏈存貨管理環節,設計供應鏈整體存貨管理框架構建,加強供需信息溝通、共享,是“互聯網+”模式對存貨管理模式提出的新要求。
四、結語
存貨管理作為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擁有良好的存貨管理制度是企業得以持續發展的前提保障。本文著重闡述了存貨管理的作用、傳統存貨管理存在的種種缺陷和“互聯網+”商業模式下企業存貨管理模式改進措施,希望能夠解決存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促進企業健康有序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