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勝 張斌
摘要:隨著互聯網絡和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利用互聯網實施傳銷、非法集資、制假販假等經濟犯罪案件逐年增多,呈現出犯罪手段智能性、犯罪過程隱蔽性、偵查取證的難度性和犯罪后果的廣泛性等特點,危害程度越來越大、危害區域越來越廣,嚴重危害社會經濟秩序和經濟安全。公安機關經偵部門必須加強對網絡經濟犯罪的分析研究,不斷轉變工作思路,嚴密防范、嚴厲打擊網絡經濟犯罪案件。
關鍵詞:網絡 經濟犯罪 特點 打防對策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網絡經濟犯罪日益突出,發案數量快速增長、犯罪手段層出不窮、涉及領域不斷擴散;特別是網絡傳銷、非法集資、網上售假、合同詐騙等違法犯罪案件稱逐年爆發式增長,危害程度越來越大、危害區域越來越廣,對社會穩定的影響也日益凸顯,嚴重危害社會經濟秩序和經濟安全。
一、網絡經濟犯罪的幾種常見類型
(一)網絡傳銷案件。犯罪分子以“投資少、見效快、零風險”為幌子,利用少數人不勞而獲的貪婪心理,以及極大的欺騙性,進行設局坑害群眾,嚴重侵害了人民群眾的經濟利益。網絡傳銷犯罪分子通常采用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在互聯網上建立專門網站,以“虛擬貨幣”、“原始股權投資”、“國際金融”、“網絡購物”,這種將傳統型傳銷的拉人頭方式與網絡傳銷的名稱虛擬化手段進行結合,犯罪方法更具迷惑性,犯罪手段更為狡猾。
(二)網絡非法集資案件。一些不法人員往往注冊與知名大公司相似的名稱,在互聯網上許以高額回報為誘餌,進行虛假宣傳,迷惑廣大群眾,騙取網民以投資名義進行非法集資,前期如約兌現利潤,后期網斷人跑。特別是“E租寶”、“泛亞等網絡集資案件爆發以來,全國類似案件呈集約化爆發式增長,千余家網絡集資平臺關閉,許多受害群眾資金血本無歸,危害正常地金融秩序和侵害投資者合法利益。
(三)網絡售假案件。隨著互聯網電子商務平臺的快速發展,網上商品交易如火如荼,不法分子通過“淘寶網”、“京東商城”等網絡購物網站實施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活動,以低價向不明真相的消費者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不僅成本低、手段便捷、輻射范圍廣,而且方式隱蔽,便于逃避打擊。例如,去年以來我市查處的多個制售假冒“羅萊”、“恒源祥”等知名家紡品牌產品的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通過互聯網購物網站將仿冒商品銷往全國各地。
(四)網絡非法經營案件。隨著我國互聯網飛速發展,涉網非法經營犯罪也呈逐步增加態勢,且表現形式多樣,手段新,迷惑性強,涉案金額巨大,影響危害日趨嚴重。主要形式有:一是利用網店非法買賣外匯。二是非法經營第三方支付業務。三是網絡非法經營證券期貨業務。四是網絡非法經營國家專賣和管制商品。從“淘寶網”等網站,可以搜索到很多銷售“香煙”、“食鹽”、各類刀具等國家執行專賣制的商品。相對實體店而言,網店經營費用低、風險小,而且不容易被執法部門發現、查處。2015-2016年,穎東分局破獲的“偽基站”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大部分“偽基站”零部件都購自網絡,在網絡上搜索就能看到海量的“偽基站”設備買賣信息,網上議價、物流送貨。
(五)網絡詐騙案件。網絡詐騙的作案方式多種多樣,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通過在互聯網上設置網站兜售一些非法或欺騙性的投資產品,以高額回報為誘餌,利用群眾的投機心理騙取錢財;二是在網絡上刊登啟事要求應征者花大筆的錢買回某種生產資料,生產出商品后,公司負責回收,卻又以“質量不達標”等理由拒絕回收,從而使許多投資者損失慘重。三是在互聯網上制作虛假網頁,發布無息貸款、無抵押貸款等信息,同時利用短信息群發無抵押貸款廣告,被害人聯系網站和短信上的客服后,一般會以種種借口在放貸之前找貸款人要錢,比如手續費、保證金、考察費等等,從而導致貸款人被騙。2016年5月16日、5月21日,阜陽市王某、孫某在家中上網時搜索到某小額貸款公司網址,后主動與網站客服聯系貸款事宜,分別被以繳納季度利息、保證金、保險費為由騙取匯款12000元和8000元。
二、網絡經濟犯罪案件偵辦難點
(一)管轄難以確定。根據刑事訴訟法、《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刑事案件由犯罪行為發生地和犯罪結果發生地的公安機關管轄;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關于辦理網絡犯罪案件適用刑事訴訟程序若干問題的意見》(公通字(2014)10號)規定:“網絡犯罪案件由犯罪地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必要時,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網絡犯罪案件的犯罪地包括用于實施犯罪行為的網站服務器所在地,網絡接入地,網站建立者、管理者所在地,被侵害的計算機信息系統或其管理者所在地,犯罪嫌疑人、被害人使用的計算機信息系統所在地,被害人被侵害時所在地,以及被害人財產遭受損失地等。”由于法律法規對管轄權的確定相對寬泛,在實踐中極易造成案件的多地管轄,乃至無人管轄等現象的發生。特別是近期高發的“虛擬貨幣”類網絡傳銷、P2P網絡借貸平臺非法集資案件中,一些公安機關往往以犯罪地不在本轄區為由,將受害群眾“拒之門外”,導致受害群眾求助無門。
(二)偵查取證困難。一是犯罪分子反偵查能力較強。網絡經濟犯罪特別是網絡傳銷犯罪、非法經營現貨交易犯罪中,實施犯罪的網站或軟件一般實行注冊會員制,只允許注冊會員登陸瀏覽網站內部信息;有的只允許付費用戶或已經投資的用戶瀏覽或操作,甚至采取資格審查和內容分級的方式,只有經常訪問、登陸次數超過規定標準的用戶才可以瀏覽操作,增加了公安機關調查取證的難度。如阜陽市阜南縣公安局經偵大隊偵辦的“美國富達復利理財”網絡傳銷案中,用戶注冊成為會員后,需投資至少1600元,才能激活賬號,瀏覽網站內部信息,發展會員,查看上線人員等。二是獲取網站后臺數據難。在偵辦網絡經濟犯罪案件時,辦案單位一般通過追查網站lP地址查找服務器進而獲取網站后臺數據,然而犯罪分子通常采用動態網址、跳轉域名、租用境外服務器等方法逃避偵查。如我省宿州經偵支隊偵辦的“互助興邦”網絡傳銷案件中,犯罪團伙即租用境外服務器用于儲存網站數據。三是涉案地分布廣、涉案群眾眾多,給調查取證帶來諸多困難。endprint
(三)協作配合機制需進一步健全完善。一是在區域警務協作方面還需進一步密切。近年來,集群戰役越來越成為經偵部門的主戰模式,為更加精確、高效、便捷的打擊跨地域的網絡經濟犯罪提供了有效路徑,但一些戰役發起地的領導看問題片面,全局意識缺失,單純從本地區、本部門利益出發,狹隘的認為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行了,只要發起了集群戰役并認定了戰果,就對后續線索涉及的其他省市案件協查請求不配合或消極配合,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兄弟經偵部門的工作積極性并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例如一起通過網絡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集群戰役為例,阜陽市經偵部門按照上級統一部署對涉及本地的線索立案偵查。此案中涉及的25張增值稅專用發票需要戰役發起地公安機關提供相關證據,派員到當地提取證據,發起地公安機關不配合,后又通過經偵跨區域協作平臺及去函的形式請求協查,當地公安機關均未回函,最終導致上游犯罪證據無法查實,案件被存疑不訴。二是在外部協作方面還需進一步強化。偵辦網絡經濟犯罪案件過程中需要尋求網絡運營單位、提供服務單位的協作配合,但由于種種原因,有時會出現消極配合甚至不予配合,提供數據不規范,影響案件調查取證。如滁州天長市公安經偵部門在偵辦“博邦商城”網絡傳銷案件時,辦案人員赴深圳騰訊公司調取相關數據,騰訊公司反饋的材料中沒有能夠形成層級關系的關鍵數據,致使無法對該網絡傳銷組織開展全面的打擊。三是在國際協作方面還需進一步拓展。
(四)追贓挽損難,引發涉穩問題。由于網絡經濟犯罪案件相對隱蔽,潛伏周期長,涉及人員多,案件賬目混亂,查明資金去向、追繳贓款工作困難很大。涉案贓款大部分被揮霍,很難全部追回,追贓清欠難度很大,從而引起受害群眾的不滿從而引發上訪集會等事件頻頻發生。
三、防范打擊網絡經濟犯罪的建議
由于網絡經濟犯罪具有高科技性、高智能性等特點,所以網絡經濟犯罪偵查觀念較傳統偵查觀念應有所轉變,并以科技、智能等手段作為支撐點。
(一)情報道偵,提高精確打擊能力。圍繞網絡經濟犯罪發展的新動向,從公開和秘密兩個信息層面加強情報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研判工作,著力揭示犯罪的特點、手法、規律和趨勢,掌握應對網絡經濟犯罪的主動權。
(二)合成作戰,增強整體作戰能力。網絡經濟犯罪的跨時空性、技術性等特征,要求偵查工作必須加強協作,形成合力。首先,經偵部門要加強與公安機關內部刑偵、技偵、網監、治安等部門的協作配合,擴大和增強發現偵查所需線索和獲取證據的途徑和能力,并獲取各種有效的技術支撐。其次,要加強與相關管理部門、企業單位之間的信息共享和打防協作,從全社會控制、打壓網絡經濟犯罪分子藏身、作案的生存活動空間。
(三)規范取證,確保持續打擊到位。偵辦網絡經濟犯罪案件的重點是收集、調取相關犯罪證據材料。一是要轉變傳統經濟犯罪案件通常無需勘查原始案發現場的思維定勢,認識到現場勘查是網絡經濟犯罪偵查獲取證據、突破案件的關鍵。要依據案情,制定周密的勘查計劃,并隨著勘查工作的逐步深入,予以適時靈活的調整。二是嚴格依法取證。偵查人員要嚴格依照刑訴法等法律法規的要求收集證據,尤其是依法收集、固定和轉化電子證據,并在收集證據過程中始終做到程序合法。注意對電子證據內容的現場固定,通過現場錄像、現場打印等方式將電子證據轉化成書證、視聽資料等其它證據形式。
(四)加強培訓,提高打擊防范能力。網絡經濟犯罪具有高智能性。偵查人員除了要具備敏銳的洞察力、準確的分析判斷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之外,還必須擁有良好的專業素質。因此,必須將網絡應用、金融證券、現代通訊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操作能力納入各級經偵部門民警日常培訓課程之中。要盡快建立一支懂法律、懂偵查、掌握信息技術的專兼職網絡經濟犯罪偵查隊伍,對新出現的網絡經濟犯罪予以精確有效地打擊,震懾犯罪分子,避免網絡經濟犯罪形成蔓延之勢。endprint